关于苏州古典林园导游词


篇一:《苏州园林导游词100字》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这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

需要提前先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游玩期间,将会经过很多美丽的景点。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请不要乱攀爬假山,也不要乱扔垃圾。顺便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我国建筑中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但苏州园林从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这是为什么呢? 好了,我们先去游览吧。

我们先来到苏州园林的南门。进门后往前走就是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5年,那时候诗人苏舜钦流寓江苏中心,买了这块地,在水旁边建了一个亭子,取名“ 沧浪”。作《沧浪亭记》,自称“沧浪翁” 南宋时变成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住,沧浪亭改名成“韩园” 沧浪亭两侧刻着醒目的对联,上写“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接下来便是拙政园啦!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狮子林同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形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大家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现在我们苏州园林的参观结束了,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那道题的答案啦!那就是因为苏州园林是艺术品,所以它不讲究对称。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了,但是请注意安全和卫生。篇二:苏州园林导游词(0409)

苏州园林导游词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苏州未曾谋面的人总会对苏州产生无限遐思。如果把北京的皇家园林比作大家闺秀,那么苏州园林就堪比小家碧玉,走进苏州园林,边走边看,似乎有品不完的韵味,联想不尽的空间。

苏州园林小巧雅致,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融入山光、水声、月色,集文学、书画、建筑、雕刻、园艺于一体,给人以再现大自然,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它是吴越文化的载体,是苏州的精魄,寄托着古今苏州人诗意地栖居的梦想,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似在赏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这也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古典园林,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于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徜徉在苏州园林其间,处处可感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所以作家王蒙说:“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篇三:苏州园林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苏州游览观光。我是大家的导游员小贾,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将由我和大家共同度过 在游览的过程中,希望各位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尽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此小贾先谢过给位了。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苏州园林,提到它呢我想问一个问题:苏州园林是园林吗?大家会想:小贾你问的问题好没水平啊,如果苏州园林不是园林,那我们去哪游玩啊?各位其实啊,苏州园林真不是园林,它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是一个统称,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在1997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呢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我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始建于1509年,据传它的建造者王献臣在建园之初,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了他人。各位从园门进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的诗句“春风洒兰雪”,厅堂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大家请看,拙政园分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近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 各位走出了兰雪堂,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走到这里我们可能都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是不是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游客朋友们走出了东花园,我们便来到了中园。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体现了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各位请跟我走,我们面前的这座亭子叫作“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是一座方亭,4个圆洞门使人联想到十五的月亮。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看过了东园田园风光,欣赏过了中园的池岛假山胜景,最后我们来到了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卅(sa)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从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从里面看是一个大厅,南北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盛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

游客朋友们,接下来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咱们3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篇二:《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这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

需要提前先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游玩期间,将会经过很多美丽的景点。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请不要乱攀爬假山,也不要乱扔垃圾。顺便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我国建筑中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但苏州园林从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这是为什么呢? 好了,我们先去游览吧。

我们先来到苏州园林的南门。进门后往前走就是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5年,那时候诗人苏舜钦流寓江苏中心,买了这块地,在水旁边建了一个亭子,取名“ 沧浪”。作《沧浪亭记》,自称“沧浪翁” 南宋时变成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住,沧浪亭改名成“韩园” 沧浪亭两侧刻着醒目的对联,上写“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接下来便是拙政园啦!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狮子林同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形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大家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现在我们苏州园林的参观结束了,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那道题的答案啦!那就是因为苏州园林是艺术品,所以它不讲究对称。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了,但是请注意安全和卫生。

篇三:《苏州留园导游词》

苏州留园导游词各位朋友: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 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 凑, 富丽堂皇。 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 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 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 1961 年 3 月 4 日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 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 2 米许,宽不过 1.5 米,很不起 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 年 12 月 4 日,留园又 与拙政园、 网师园、 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 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 2500 块玉石镶嵌而成的。 那么, 为什么要用 2500 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 2500 岁生日的时候,由 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 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 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 30 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 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 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 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 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 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 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 了清代的嘉庆年间, 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 东园的旧址, 改建为“寒碧山庄”, 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 竹色清寒, 波光澄碧, 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 人姓刘, 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 光绪年间, 湖北布政使盛康 (字旭人) 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 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

皮炎, 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台湾海峡的钓鱼岛等三 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 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 枚将“隋园”改为“随园”; 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 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 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 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 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 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 的每一处建筑, 每一个小品. 每一副对联, 每一处题额, 都别有一番用意。 因此, 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 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 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 是一条 50 多米长的“S”形过 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 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 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 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 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 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 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 由小变大, 由暗转明, 随着空间的变化, “放”、 “收”、 “再放”、 “再收”, 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 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 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 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 人写意山水园的典

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 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 的话说: “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 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 图案各异, 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 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 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 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 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 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 丛依绿荫边” 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 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 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 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 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 “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 “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 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 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 植天竺、 爬山虎冲霄而上, 又垂下几缕绿叶, 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楼”, 《水经注》 中有“目对鱼鸟, 水木明瑟”的说法, 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 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 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 踏一梯云”, 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 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片、瓷片 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 俗称“花街”, 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 “莲藕”、 “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 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

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 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 台。 此处, 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 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 黄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国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 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 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田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 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 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 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 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有 300 多米,另外两廊是拙政 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 各有特色。 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 爬山廊、 水廊、 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 顶的通道, 就像文章中的“虚”字, 有连贯的作用。 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 (曲廊) 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 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几个 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 路; 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 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 观赏秋景。 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镌刻的“二王”法帖。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 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 欣赏评点。至今,留园保存了 359 方法帖,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 遍种桂花, 每年仲秋, 丹桂飘香, 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 倒映水中, 随波荡漾。 因此, 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 我们说, 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 此处的“闻 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 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 过了水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 息一下了。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 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 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 子是用灵壁石做成的。灵壁石

产于安徽灵壁县,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 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 夏、秋三季景色的地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 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外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 一个对景。 所谓对景, 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 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 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 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 航行一般。 那么, 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 拙政园有香洲, 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 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 加园林的生活气息; 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 有厅、 有台、 有楼、 有阁„„, 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 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 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 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 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 征, 成为他们来去自由、 无拘无束、 逍遥自在的标志; 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义, 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 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这条花街尽头就是远翠阁,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 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 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 造园中常见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 濮均为水名, 《庄子. 秋水》 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 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 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 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 龟,已经死了 3000 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 堂之中。 那么这只龟是死了

篇四:《苏州园林导游词》

各位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邓XX,为了方便,大家叫我小邓就可以了,希望能与大家相处愉快!谢谢!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苏州园林,那里是世界著名遗产,请大家注意,不要随地吐痰,制造垃圾,还有一点就是进去时必须脚步轻轻哟!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苏州园林和要去的园子:苏州古典园林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房子都是精雕细琢而成的,大家待会儿去细细游览。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据记载,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相信大家对苏州园林已经了解了一些吧!我们现在书归正传讲正题了。我们要去的园林是世界四大名园中的两个园子,知道是哪两个吗?嘻嘻!就是沧浪亭,建于宋朝,狮子林,建于元朝。听了这些,大家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们出发。我们先去沧浪亭吧,去沧浪亭不会太远,一两分钟就到了。好了,这就是沧浪亭,怎么样?不错吧!沧浪亭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前面有一泓绿包围着园子,下前面有一座桥,大家可以从桥内进入沧浪亭。各位请跟我一起进入沧浪亭。大家都进来了吗?好!大家向正前面远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有个宝贝叫沧浪石。大家可以上山,看一看这个在山顶上奇特的宝贝。游客朋友们,集合了!集合了!我们要去狮子林了,我来说一下狮子林,待会儿,大家可以去狮子林玩,还可以去宾馆休息,现在我来说说狮子林吧!狮子林占地十五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狮子湖是水景观的主要景点,那里的石假山别有特色,相当的精美。狮子林的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有一个精美的小方厅。像燕誉堂之类的建筑在狮子林几乎随处可见,有名的有立雪堂。现在各回各家吧!大家再见了,以后请你们的亲朋好友来苏州古典园林,不过,可别忘了我小邓哟!

篇五:《苏州园林-导游词》

各位朋友:

很高兴认识你们,我姓栾,大家可以叫我小栾。今天就由我陪同大家去我国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园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都知道,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这里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设计师和匠师们别出心裁,追求游客无论在那个点上,眼前的一隅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所以以前有游客就说,来到这里,就有“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今天我要重点介绍的是苏州园

林里的门和窗。放眼望去,精妙的图案设计和细致的雕镂映入眼帘,这可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看那窗上刻了一对凤凰。细长的尾羽虽然密集但还是能体现出木匠高超的技艺。一对眼睛虽然只有米粒般大小但却不时的透露出坚定的信念,这可是木匠们心灵的浇灌啊。不少摄影家对这些门和窗情有独钟,他们细心地斟酌着当时的光和影,左瞧瞧,右瞅瞅,“咔哧”一声,美丽的人间天堂就这样显示在屏幕上。

当然,苏州园林的美不是一时就能欣赏完的。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吧,望苏州园林的美景能再您的脑海

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再见!

篇六:《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1~3段)

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类。在私家园林中,多为失意官僚或文人画家命题立意而造的“文人写意式山水园林”。苏州园林多属此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乃“园林之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 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苏州历史上早期著名的私家园林为晋代的辟疆园,之后,历代富商巨贾、退休官僚等在苏州的定居、养老和经商等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吴地与其他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消费经济为发展基础、以“享乐”为文化底色的苏州园林及其他艺术种类的发展。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美的境界。文人园林的造园立意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中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强化、加工、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层次、有主次、有呼应的空间艺术品。{关于苏州古典林园导游词}.

第三个层次是理想美的境界,及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关于我们所熟悉的皇家园林,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关于苏州古典林园导游词}.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篇七:《拙政园导游词范文》{关于苏州古典林园导游词}.

拙政园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位于的是苏州古城东北面最大的名园“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有人说,拙政园酷似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这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还是请大家跟我走进拙政园,去探寻一下大观园的影子吧!

现在我们看到高高的砖砌墙门的正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前宅有园的格局。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各位游客:现在从园门进去便是东花园。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厅堂面宽三间,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氛围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整个院子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也不对称,但错落有致,疏密得体,近乎自然,是苏州园林中布局最为精巧的一座。

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凉快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水池边山峰外形似船,俗名“翻转划龙船”。走到这里,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兰雪堂的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芙蓉榭”。此榭为东花园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面对荷花池,背倚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是参照此榭设计的。

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面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现在所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过来的,体量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关于苏州古典林园导游词}.

东中花园以这条复廊分隔,复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不同的团被水中波纹反射叠印,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看这座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极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就是西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园外远处的北寺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浴室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

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现在各位请看池岛假山,池岸曲折,水绕山转。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具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特色,也体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与众不同的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味,似乎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和远望群山、近看流水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园中各处亭台楼阁一览无余。停住上有文征明手书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中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景点。

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很有趣的楹联,不仅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点,还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联则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与“荷风四面亭”隔山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称为石坊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而这艘石坊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代大都以舟代步,家家临河,处处通船,所以在园林中也建有石坊。同时石坊也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借此表白园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经过九曲石桥,沿着游廊走,就见到“见山楼”,古代叫做“藕香榭”。见山楼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它三面环水,似苍龙嬉水,楼是龙头,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

尾,门洞是龙嘴,曲桥是龙须。相传此楼曾被用作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处。登楼远眺,可见苏州西南的灵岩山。这里视野开阔,为北部的主景区,与南部次景区小沧浪、小飞虹和得真亭的空间窄小的布局形成对照。

从“见山楼”沿着游廊往南走,可以来到“小沧浪”。“小沧浪”的出典是《楚辞·渔夫》,原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引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站在“小沧浪”前往北看,廊桥“小飞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荡漾,犹如彩虹。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从小沧浪往东走,就来到了远香堂。远香堂位于中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