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是几本、


篇一:《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人力资源独立本科自学考试经验总结》

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人力资源独立本科自学考试经验总结

一、官方信息:

以下只谈论个人经验,更多信息登录博益网,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两个网站都会发布关于主考院校的公告信息,没事多上去看看。

二、考试科目:

以我参加的人力资源专业为例:

1、该专业共有16门课程,其中10门为专业课,6门为公共课。

2、公共课中有一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除了笔试考试外,还必须参加上机考试。

3、如果还有需要申请学位的同学,还必须通过公共英语三级(PET-3)考试(有效期为四年)。

4、总的来说,只申请本科毕业证书的,需要参加17(16 上机)次考试;另外再申请学位的,一共需要参加18(16 上机 PET-3)次考试。

三、考试难度:

虽然科目很多,如果不追求高分,基本上毫无难度。考试中的知识点全部来源于书本,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书上找到一模一样的答案,问题基本不会拐弯。而且,考试一般只会涉及到书中的重点内容,不会出偏题怪题。

四、关于复习方法:

首先请不要相信任何培训机构所谓的“保过”,“内部渠道”,一般参加培训除了平时上课消磨时间外,真正的干货只有到考试前几天才会有。而这个所谓的干货,也只是老师帮你提炼一下书中的主要知识点,很少涉及到具体的考试内容。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参与培训班。自学考试,说白了就是自己看书,然后考试。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

1、专业课部分。

必须买考试大纲(这个只有博益网上有),大纲就是考试的范围。大纲中它会把要考试的章、节、小标题都帮你列出来,然后根据旁边的注释划分重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在学习阶段,你只要看着大纲,把这些章、节、小标题名称当成问题,然后从书中整理自己的答案。比如说,《绩效考核与应用》的大纲说有一条写着:绩效目标的来源。那你就问自己了,绩效目标的来源有哪些?你要是不看书就能回答出来,就算过关了。

整理答案的方法。大纲中一条条的小标题在书中所找到的答案往往有好几页,这完全没必要去背它。专业书中的段落一般都是“总-分”结构,第一句话先总结,然后长篇大论的叙述,所以你只要把第一句话提取出来就可以了。往往看起来长篇大论的问题,经过这样一提取,可能只剩下几十个字了,你要是觉得字数太少不好意思,就在理解的基础上从书上或者自己举几个例子。

下面具体讲讲如何自己来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大纲中,你会发现每条内容旁边有一行小字: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①识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和概念解释,选择题只要混个眼熟,能选择就可以了,概念解释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词汇,不一定和书上的解释说

的一模一样,你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把意思表达到位就可以了。②领会一般会出现在概念解释,和识记相比稍微增加点难度,可能后面会问你一句“为什么”,“如何解决”。 ③简单应用,就是所谓的大题,大题的题目一般就是把大纲的内容转化成问题。④综合应用,一般和简单应用一起考,给你一个材料,然后先问你一个简单应用的问题,然后问如果是你怎么办。这部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有时候需要你综合整本书的内容,提炼自己的观点,有时候只是你自己随意发挥就可以了,无需担心。

专业课一般都是学校自主命题,市面上没有练习册。其实最好的练习册就是大纲了,知识点360度无死角全覆盖。当然,理论和实践总归还是有差距,实在不放心,可以搜一下相关的QQ群,群空间里会有热心的同学分享历年试卷,自我测试一下心理就会有个底。

2、公共课部分。

公共课就是那些马克思,组织行为学,近代史,英语,计算机,管理经济学等。我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买原教材,复习这些的最好办法就是去买最新版的练习册,然后做做题,题海战术是最有效的办法,到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是重复的,可能答案的顺序变化了一下。

考试的出题顺序一般和某个章节都是对应的,比如说第一大题就考第一章,第二大题考

第二章等等,某个章节如果实在不会,或者学习它要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认为这部分的分数可以完全放弃,即便它有10分的分值,你还不如巩固剩余的90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考计算机的笔试,好像是倒数第二题就写代码,我就直接空着了,最后70多分,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目的只是过关,不是追求高分,只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就是最好的结果。

3、其他。

自学考试的复习整体来说就四个字,少食多餐。考试前3个月就必须开始看书了,不过也没必要把它太当回事,平时没事就翻翻它,翻完后脑子里过一下今天看了哪些内容,主要讲什么;再想一下昨天看过的内容,想不起来再翻翻书。或者每天就整理一节的大纲内容,把它写到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写上答案。当你把大纲的内容加上答案都搬到自己的本子上的时候,恭喜你,考试的题库就在你这个本子上了,可以把教材扔掉了,只看本子就可以了。

五、毕业论文:

通过所有的科目后,就可以申请论文了,上师大会给你邮寄一封信,里面写着你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让你到了规定时间联系老师。一般指导老师会带7个左右同学,然后约个时间组织一次指导活动,说明一下相关事项,规定交提纲,初稿,定稿和终稿的时间进度,题目自己拟。平时大家组织个微信群或者QQ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进度表,把稿子发给老师,老师会帮你做批阅修改。一般在交稿的前一天,会再见一次老师,老师帮你做最后一次检查以及写评语总结,并签名。然后把3份论文以及相关表格交给上师大办公室即可,上师大的公告说明要求你打印4份论文,其实只要交3份就够了,另外一份是上师大老师希望你自己留一份答辩时自己用,或者申请学位的时候再交那一份。

关于答辩,大概会持续10-15分钟,一个答辩老师面对一个学生。毕竟一万字左右的论文,老师一般只看你的标题和目录,然后展开追问,期间可能会穿插一些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基础概念,可以把答辩当成是一次面试的过程。也不要太紧张,老师都比较和蔼可亲。

六、考试周期:

考试时间主要安排在四月底和十月底的两个周末,有些科目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二或者计算机上机是另外安排的时间,主要关注博益网和学校官网上的通知,有能力的同学一年就可以把16门专业课全考出来了。我建议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甭管你有没有复习过,能报名的都报着,反正也不贵,说不定运气好有些科目即使没看过书却被你蒙混过关了。

毕业阶段反而是时间最长的,申请毕业论文 - 撰写毕业论文 - 答辩 - 申请毕业,基本上半年过去了,然后过3个月后拿毕业证书,申请学位的还要再等3个月。比如说,今年的6月开始申请论文,需要等到第二年的3月才能拿到毕业证书,第二年的6月才能拿到学位证书。

篇二:《上海师大附中“万字时文阅读”基本篇目(整理精校版)》

上海师大附中“万字时文阅读”基本篇目 语文学习

0114 1843

上海师大附中“万字时文阅读”基本篇目

骆玉明: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周国平: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

张汝伦:上海的文化命运

厉新建:20世界文化遗产的终级价值与有效利用

余秋雨:关于友情

易中天:走近顾准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

梁衡:读柳永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王学泰:探源溯流说论语

王学泰: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

周思源:从生辰纲的下落看《水浒传》

刘慧儒:宋江这个人

马茂元:李商隐和他的政治诗

仲大军:墨家为何神秘消失

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

资中筠:从方孝孺和布鲁诺之死看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许博渊:裤子的革命与文化

雷淑琼: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赏析

孙绍振: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是贫穷吗——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 孙郁:周氏兄弟的里与外

郭松民:可怕的伯尔曼

胡平:战后日本社会考

雷颐:白修德与40年代中原大饥荒问题

李成:有些鸟儿我们是看不见的

刘建军:《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

何怀宏:鲁迅与耶稣

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

王小平:艺术的内丹——小波十年祭

李洁非:商君的死

赵刚:穿制服的思想——被谎言与怯懦所扭曲的良知

张鸣:提线木偶:从四个到四千或者更多

傅国涌:乔治·华盛顿:美利坚民主精神的路标

郑湧:哲学与阿Q——金克木的学术“野史”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纪念甘地逝世六十周年 钱理群: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2015年的观察与思考之一 钱理群: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震灾中的思考{上海师大是几本、}.

钱理群:一个乡下人与两个城市的故事——沈从文笔下的北京上海文化

篇三:《上海师范大学国家本科第二专业学历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国家本科第二专业学历教育

招生通知

名校本科 朝阳专业 名校师资 倾情打造 多一个文凭,多一倍职场竞争力,人生将更加辉煌! 名校本科 朝阳专业 重点师资 倾情打造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成就,充分认识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的基础上,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上海市政府于2011年特编制了《紧缺人才发展规划》。在规划纲要中主要明确“十二五”时期上海金融领域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十二五”期间着眼于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的行动纲领。 为了积极配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我校面向上海各高校大学生开设国家本科第二专业学习,凡成绩合格者,由重点高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要求者,可同时获得由主考院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该课程旨在率先培养出适合当代各个行业紧缺的高端人才,以《上海市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为导向,集聚、储备与培训并行,为上海构建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

学习结束后,同学通过考试,不但能获得另一个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且我校为毕业生免费提供专家就业辅导,并且为优秀学员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参加本科第二专业学历教育学习的优势

1、雄厚的师资力量

聆听名师授课,胜读十年书,国内知名高校一线教师授课,老师渊博

的学识,会给同学们打开另一扇窗,让同学们终身受用!

2、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学参加第二专业的学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权威的辅导资料

权威的辅导资料,不仅指导同学如何考试,规避风险,更与学员一起

见证收获证书的喜悦!

4、最高的通过率保障

依托国内知名高校的背景优势,学校的通过率遥遥领先,为学员的考

试保驾护航!

5、温馨的奖学金制度

学校定期对学习刻苦、品德高尚、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每年

都有一批学习成绩特优的同学获得奖励!

6、领先的网络课堂

现在报名,每位学员均可获赠配套课程的在线学习题库,无论身处哪

里,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7、班主任责任管理制度

学校为每位学员配备班主任老师,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尽可能的帮

助,全面照顾每位同学的学习生活!

也许你觉得很遗憾,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许你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太理想,想改学其他专业;也许你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在为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而忧愁;不用愁,国家本科第二专业学历教育助您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第二学历,成为复合人才!多一张文凭,多一倍职场竞争力,人生将更加辉煌!

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大专在读学生;

希望通过努力改变在读专业局限,考取第二学历的在校大学生;

不安于现状,有决心、有能力在短期内,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取证,希望今后从事有关工作的有志青年;{上海师大是几本、}.

希望拿名校文凭,更好就业、择业、创业的有志青年;

因故未能完成国外留学,希望回国继续完成具有国际水准学业的海归青年。 招生对象:专科起点: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可直接报考本科。

高中起点:凡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者均可报读专本套读。

师资力量:上外、复旦、财大、华师、华政、工技大等高校资深专家、教授执教 学习周期:两年(修完本科段全部课程)

上课时间: 周六或周日

毕业文凭:颁发本科毕业证与学士学位证,效力与国民教育系列统招毕业生的毕业证、学

位证相同。

报名方式:报名时携带身份证、学生证,三张一寸照片,到报名点办理缴费注册手续。 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周一至周日09:00—17:00)

报名地点1: 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行政楼129室(每周三下午14:00—19:00) 报名地点2:上海市汉中路158号上海人才培训广场502室

公交路线:一号线汉中路站下,1号口出站,左侧即是。41路、64路、104路、109路、114路、128路、301路、710路、722路、741路、767 B、801路、955路、927路、723路、573路汉中路地铁站下。

篇四:《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细则》

四十七、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细则

(试行)

为了做好我校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拟定以下修订细则:

一、指导思想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根据我校本科层次主要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和特点,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使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3、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总体要求

1、一个专业,原则上只能有一个培养方案。具体专业名称,按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名称确定,并与该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相符。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教务处协商解决。

2、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时数,文科专业要求控制在2500~2700学时,理工科专业要求控制在2500~2900学时。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文理科各专业总学分数统一为166学分,其中2009级各专业的“综合素质讲座”、“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共计6学分暂不予收费。

3、因为从2000级起根据学分制改革的实际要求,引入了学位课程的概念,它由从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中抽取的相对重要的课程所组成,其成绩是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要求专业必修课中的

学位课程原则上应控制在35~50学分。

4、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25%。

5、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如果出现两地都有学生学习,必须制定两套各自适用的培养方案。

6、上课40分钟为1学时。学分计算,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一般每周上课1学时乘以18周计1学分;以实习或操作为主的课程,一般为前者的1/2;另有具体规定的除外。

三、修订工作要求

所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由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进行,各学院教学院长负责协调并审核确定。所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都必须遵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以及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该专业的要求,参考其他高校相同专业设置的优点,结合我校各学科专业特色进行修订,并将修订内容说明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