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古诗的作文


篇一:《关于古诗的作文》

关于古诗的作文:倾听诗人的声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

的长河中,闪烁着古诗词的金光。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

在文化的清泉中,诗人用他们的才学写下了千古传颂

的诗篇,有的像镜子,反射出历史的光环;有的像春

天的溪流,浇灌出心灵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

现出壮阔的波澜 。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了县令,“不戚戚于贫

贱,不汲汲于富贵”,归隐田园而不与世争,开荒南

野际而守拙归园田。他,低头锄地耕菊花,抬头采菊

酿诗酒,对酒当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

是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陶渊明的声音,淡泊名利,与

世无争,自号五柳先生,难怪世人都羡慕五柳,能度

过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领

略过直奔入海不复回的黄河水,也想像大鹏鸟一样扶

摇直上九万里。他,寂寞时会把月亮 当做朋友月下独酌却对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时“浮云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黄河两岸

的李白,仕途上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

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

奔腾的生活,就好似他笔下的江河之水,“飞流直下

三千尺”一样豪迈。

她,声声慢,一剪梅……淡淡的忧伤,“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饱经战乱,家破人亡,身在无能的宋朝,自愧为何不托生男儿,像岳飞一样

去保家卫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人生的

苦水,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回眸历史长河,古代诗人词人的声音在耳畔回响。“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虽然没和他

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

粮,一生也取之不尽。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我们留下了千

古绝唱,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永远是秋夜江

上的一轮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会了。啊,古诗

古词,美不胜收,“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诗古词若流水,共叹人生皆如此。听,那潺潺的声音,永久,永久……

篇二:《古诗改写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的内容,改变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改写改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可以改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成称,可以改结构,如把倒叙改成顺序等等。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读古诗、学古诗的兴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常见的方式。改写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二首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的原文是“篱落疏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儿童。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乐,天真的背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后两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的是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内容浅显易懂,理解起来不难。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改写古诗不能改变古诗的原意,在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把包含的内容呈现出来,把古诗写得丰满起来。《宿新市徐公店》写景,后两句写儿童扑蝶的天真与快乐。改写的时候就应该把握

容:景色描写和儿童扑蝶。景色描写是儿童扑蝶的背景,因此,重点内容应该是后两句“儿童扑蝶”的情景。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捕蝶的背景。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急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的内涵凸显出来。

把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记叙文 (字数要在450字左右)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蹄。

(一)

春,一年一度的春季又回到了神州大地。树上活泼可爱的鸟儿叽叽喳喳地说:「春天到啦,春姑娘回来啦,大地复苏啦,真好啊!真美啊!」

是的,人间的确是很美的。看,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彷佛是神话里的「花花世界」。他们以迷人的芬芳,妖娆的风咨,招来了许多「小客人」——小蜜蜂呀,蝴蝶呀,飞蛾呀,甲虫呀……,他们给平坦无奇的小路带来了生机,使小路不再孤独寂寞,连过路的人都流连忘返,不愿离去了。穿著各种各样衣服的彩蝶翩翩起舞,彷佛是为了老朋友的到来而高兴。蝴蝶一会儿落在花的海洋中,和花儿谈谈心;一会儿又飞起盘旋,和花儿嬉戏。看得出蝴蝶实在不愿离去,就连大师人杜甫也徘徊流连。看到这仙境般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怎麼还会想到要离开呢?

花儿的能耐可真是非凡啊!不光吸引了蝴蝶和诗人,还招来了许多「歌唱家」——黄莺鸟。它们落在花丛中,「喳喳」叫了几声,彷佛是在说:「总算找到一个好地方唱歌了!」接著就放开银铃似的歌喉尽情歌唱起来。这婉

转和谐的啼鸣,使诗人杜甫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一阵微风吹过,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一群漂亮的蝴蝶飞了过来,在花上翩翩起舞,舍不得离开。

小巧玲珑、漂亮的黄莺在花丛中跳来跳去,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杜甫完全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

杜甫赞叹道:“黄四娘家的花真是名不虚传,美不胜收。”

(二)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诗人杜甫在江边漫步,好不自在。忽然,他闻到一阵阵幽香,这个香味诱使他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片刻,杜甫便身处在一间乡村简陋的小屋前,这使诗人杜甫不由的想起在来小路上繁花似锦,他猜测这间小屋的主人必定是位爱花之人。

过了一会儿,从屋里出来一位闭花羞月的山村妇女,只见她手提木桶,身穿粗布衣,他见到诗人杜甫站在自己家小屋前,便微笑着邀请杜甫坐下并和诗人交谈了起来.从闲聊当中,杜甫知道了这位中年妇女名叫黄四娘,乃是位爱花之人,且家中的各种鲜花多不胜数。杜甫这才留意大利到小屋的四周布满了鲜花,各种鲜花在阳光下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三)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大诗人杜甫听说江畔边有一

个叫黄四娘的人,她家的花园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那儿一定是姹紫嫣红。于是,杜甫决定去江畔赏花。

杜甫来到江畔,只见江水滚滚,奔流不息。春风吹拂着,吹得脸上暖洋洋的,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洒在这江畔上。可是江岸上绿草如茵,只有几朵零星的野花,哪有黄四娘家的花园呢?

杜甫不禁有些失落。这时,一阵风过,杜甫闻了闻,风中夹杂着浓郁的花香,不知是什么花,应该是许多花汇集在一起的吧!杜甫在花香之中陶醉了,这香气把刚才的失落一扫而光,杜甫完全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风止了,杜甫才清醒过来。“刚才的花香太迷人了,难道那边就是黄四娘家的大花园吗?”想到这儿,杜甫立刻精神一振,他顺着花香走去。

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清平乐·村居》

篇三:《高中作文中可用到的古诗文》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带古诗的作文}.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颀•古从军行)

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7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7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7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7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7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