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篇一:《诗苑漫步》

诗苑漫步

活动目标:

1、 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 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写作编辑。

2、诗歌赏析。

课时安排:

1、 课外活动两周。

2、 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活动设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 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欣赏活动,内容是每组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首古诗词,并且用解释和赏析,每节课由一名同学演示并欣赏这首古诗词,以作为积累和储备。

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之后每个同学写一篇“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一、课外活动阶段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有关内容:网址:

b.诗词编辑:

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c.分类编排:

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朝代:古诗和现代诗

d.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第二课时

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

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

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

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

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活动说明:1、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2、把学生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把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甚至校外杂志以肯定其成绩,报请学校进行专门展览。

教后反思

活动目标:{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诗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思路:

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入古诗词的话语环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在制作诗集和课堂的鉴赏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和品评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仿或写古诗词。

简言之,整个活动环节是按照“诵读——制作——品评——创作”来开展的。 活动准备:

1、 两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2、 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专题编写诗集

3、 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

课堂组织教学设计:

一、创设意境

1、 在课堂上做些诗情画意、古香古色的布置,播放古曲,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

2、 座位编排——茶座式排列,让课堂显得轻松、随意。

二、教学过程

诗苑漫步《走进唐诗》

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活动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课时安排:二课时

活动步骤

第一课时

(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二、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1.到唐诗中去听鸟叫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 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喜鹊啼叫,添愁惹恨。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2.到唐诗中去赏月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时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3.到唐诗中去安家

唐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在那里,“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你不要皱眉,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俊俏,更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笑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那里,听的不仅有幽怨的“公主琵琶”,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唐诗中的宫廷,是我梦寐以求的家。在宫中,能够看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在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地方,你还可以倾听白发宫女诉说唐玄宗的风流逸事呢。而在“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夜晚,你也可以同“轻罗小扇”的宫女一起去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同她交个朋友,陪她度过寂寞的青春。

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唐诗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有关轶闻趣事。)

三、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推敲”的来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关于诗苑漫步的作文}.

(既然远在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我相信,我们中将来也会出现若干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家有没有信心?既然,大家信心百倍,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诗歌”!)

四、学习唐诗,你创我写

主持人: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建德江之夜

月色在波光里摇曳

无风 是水送孤舟

渐入烟霭中的苍茫

杏花 烟雨 江南小洲

停泊如夜幕缓缓降临

又如月色寂寂盈满

终于在孤岛的唇边明了起来

更加明了的是一抹相互的陌生

客子异地 与谁共婵娟

树高野旷

哪里有这般低沉的天空

在乡愁的俯视之下

压近漂泊者的胸口

小舟不眠于满月的清辉

独倚舷侧

觅寻亲人的脸

明月可在水中接近

能否在水中望见家乡

主持人: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秋雨有感

归期未有期

秋雨的思绪缭绕积结

涨满异地的池子和夜晚

行行复行行

你是我未曾归去的情人

篇二:《诗苑漫步》

诗苑漫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原远流长,博大精深。诗是我们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感受古诗中的精髓。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古诗,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源源不断。我们多数喜欢名句赏析,很少透过整首诗词去感受诗人写作时的情怀。读上一首好诗,品上一杯好茶,那博大情怀浸润到了我的心田。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客来敬茶,围桌而坐;以茶会友,以友辅仁;沏壶好茶,曲曲谈心;千般情趣,万般暖意;高山流水,欣逢知音。茶水伴着人生,人生品读诗词,无处不在一分惬意。茶香诗色的人生我喜欢。

今夜月下,李白又在品味他爱不释手的美酒了,举杯吟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饮而尽,心中的苦难以述说。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离别之时,以酒待谢,那份情怎能不重。从他身上,我读懂了君子之气,与他对饮之中,找到了前进的不竭动力。

周末,青草含露的清晨,虽然阳光太热情,显得有些刺眼,但有诗集的陪伴,吟唱名人名句,与诗人心灵碰撞,怎么也不寂寞了,它教会了我坚强,告诉我大义,让我徜徉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世界,让我静默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离别之时,让我感动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绵绵情意,让我忘情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感。无限感慨,皆寄予诗中。 而如今,诗神早已败于财神之手,诗人与科学家一样,很难被尊重,很难被崇拜,都成了煤体很少想起的人,作为一名诗迷,我们应倾心于诗境,亲近于诗人,呼唤诗迷,呼唤未来的明天!

篇三:《河边漫步》

河边漫步

深秋的黄昏,河面泛起层层涟漪,金光闪闪。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河边,路边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泥土清香。我望着河面,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清凉的秋意驱走了酷暑中的烦躁,将人们带入了一个金色的世界。我的心情如这午后的阳光一样,在秀美的大自然中自由的挥洒,又像那天的浮云,轻快的翱翔。

我毫无目的地走着,悠闲而自由。抬起头,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宁静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飞去。再看看远处的人们,欢声笑语,体验着人生的欢乐……

一阵秋风吹过,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无意间,一片枯叶在这秋色晚霞中飘然落下,我不觉地侧过身,看着路边的树林间,那儿已堆满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树上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坚强的树木已衰老,露出了光秃秃的枝干,皮显得更加干裂。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竟有如此萧索的一面,不禁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伫立凝望着一片片的落叶,不禁想起它夏日的繁忙,绿油油的,向着太阳,朝气蓬勃。而今,已一片枯黄,往日的色彩已不在重现。这是时光无情的流逝,还是命运的宰割?这是生命的终止吗?想之,人生也是如此,有再多的峥嵘岁月,可人生就是那么短暂,最终还是要衰老,依然要面对死亡。在岁月的长河中,季节在轮回,生命也在轮回……

一阵笑声,将我从思绪中带出。不知不觉,夜暮已经降临,河对岸的灯光色彩斑斓。我想黑夜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一个通明的开始,虽然那些落叶已枯,但那是明年发芽的根基……

秋风是弹奏丰收的喜悦的,落叶是飘逸成熟的芬芳的。面对这如此景色,我再次迷恋大自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