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钓鲤鱼


篇一:《教你冬季钓鲤鱼技巧》

教你冬季钓鲤鱼技巧

一、冬钓选用钓饵是关键。冬季鱼儿依靠自身储备的营养,进入半冬眠状态,准备越冬,很少摄食,游动范围小,不活跃,垂钓时如再选用夏秋季常用的面团、颗粒饲料等素食做钓饵,就不适宜了。冬钓鲤鱼,选用鲜活蚯蚓(红蚯蚓最佳)做钓饵,改变索饵方法,很有效。用手竿钓,每钩穿挂2~3条蚯蚓,形成4~6个活头的团蛋型,在水中多头蠕动,目标明显,增强了对鱼儿的引诱力,促动鱼儿游动吞食。团蛋型活蚯蚓又酷似鲤鱼最喜吃的池底红虫,所以上钩率就会大大提高。用此方法,不仅能钓到500克以上个头较大的鲤鱼,有时还能钓到2~3千克左右的草鱼。

二、认真选钓位,游击效果好。夏秋季节垂钓对钓位的选择虽说也很重要,但毕竟因鱼儿摄食频繁,游动领域广,钓位即使欠佳也能有收获。很多钓友都有钓位既定终日死守的尝试。冬季垂钓则不同,应根据冬季鱼儿的基本特点,精心选择钓位。鱼不爱动,人要动,在定位投钓前,多选几点,投钓探测水位。一般冬季鱼儿多在温度较高的深水区聚集,有的养鱼户为清塘起鱼时方便,在池底专挖了直径1米左右的鱼窝,如恰巧探测到鱼窝,垂钓就会大大丰收,所以正式垂钓前不要匆忙定位投钩。当然深水也不都是鱼群聚集之地,投钩后如长时间不见鱼儿吞饵,就应果断易位,不能死守。

三、耐住性子稳提竿。如前所述,钓饵是多头蠕动的团蛋型蚯蚓,很容易先将比较活跃的小杂鱼诱来吸食,造成闹钩。此时要冷静判断,就是浮漂下沉较多,变化较大,也不要轻易提竿,因钓饵多头量大,小鱼既

不会短时将饵食完,更不能一次吞进,不要担心饵落钩空。鲤鱼本来吞食就慢而轻,冬季更是如此,所以要耐着性子等待时机,待黑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动时,再提竿,定会百发百中

篇二:《冬钓鲤鱼秘方》

针对冬天肥水域钓鲤鱼绝杀秘方:

冬天鱼的特性是相对移动范围较小,移动距离 较短。要想钓到更多的鱼,就必须做好窝子,把鱼引入窝内,才有机会钓到更多的鱼。针对冬天钓肥水域内的鲤鱼,可以用一下方法钓,本人这段时间内在一江西一水深2—6米深、有时排污、水中略缺氧的肥水域,钓2——3米水深,其他钓友几乎天天空军的情况下,经常会遇到有8斤 的鲤鱼入户的情况。现将饵料及窝料配方贡献的朋友们,希望有帮助。

钓饵:老鬼螺鲤2号:老鬼野战编香型:雪花粉=5:5:3,加入适量拉丝粉,开搓饵钓。 窝料:用牛B颗粒500克,老鬼螺鲤2号100克,牛B鲫一瓶,酒泡大米一市斤,每天傍晚投入一次(一定要用螺鲤,使施钓时鱼没有警惕性)

钓鲤不需要太多饵混杂,用一种主打饵加基础饵就行,比如用螺鲤为主,野战湖库为副就行.搓大饵团死守,可以选择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换一次饵料,一咬钩基本上鱼。

要点:找一个偏僻的钓点,连续3天及以上用以上窝料打窝,然后第4天去钓的时候再适量补窝。搓饵钓即可。

篇三:《冬季野钓鱼饵配方》

冬季野钓鲫鱼饵料配方

冬季自然水域野钓鲫鱼技巧与钓饵 进入冬季,鲫鱼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来维持能量,所以在进入冬眠之前,最好选用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冬鲫、红虫1#、红虫2#,用速攻2#或夏鲫等调整状态,如果在自然水域垂钓鲫鱼,建议用大野战40% 九一八2# 40% 红虫2# 20%即可。您在池塘用速攻钓鲫鱼,因为它的味型和它的雾化状态确实会招引鲢鱼,应该用其它的饵料搭配改变它的状态,使其雾化速度降低。也可以用红虫直接加在饵料里做成红虫拉饵,冬天可用。冬天怎么钓鱼一般人认为,冬天对于钓鱼来说,是刀枪入库的日子,其实不然,冬天钓鱼大有作为呀,而且相反,冬钓相对于其他季节,有一些明显的特性,也有许多的优势

一是冬天的鱼自然没有其他季节活跃,但绝不是不吃不动,冬天能钓鲫鱼、鲤鱼、鳊鱼,我有一次竟然在1月份钓上一尾白鲢,我都想不通。冬天的鱼吃口老实,信号小,但小杂鱼很少,假信号也很少。 二是冬天鱼不爱活动,喜欢集群于深水中、杂草中过冬,只要钓鱼人懂得寻找鱼群,钓上一条这里就是一窝,照样很爽。我有一次在一条野河钓鱼,使用5.4、3.6各一支钓竿,钓深水和近水草丛各一窝点,用麝香米打窝,红虫垂钓,两支竿忙不过来,经常是长竿短竿同时上鱼,真是严重爽了一次!

三是冬天宜走不宜守。毕竟冬天的鱼活动距离不长,体能消耗不大,食欲不如其他季节旺盛,吃一条蚯蚓可以慢慢消化几天时间。打一个窝子,至多能把窝子附近不远处的鱼诱过来,远处的鱼即时能闻到诱饵的香味,也未必愿意屈尊过来吃一口。所以人常说:夏天鱼找饵,冬天饵找鱼。冬天钓鱼不管什么钓法,固守不是好办法(高密度塘除外),应提着竿子,找你认为可能有鱼的各种地方钓,并且要不停的引逗。因为钓点多,往往钓的鱼不夏天固守一处钓的鱼还多。我有一次在孤山北的石碇港沿河岸茭白残茬钓鲫鱼,也不打窝子,走钓,把布桶装得爆满。

具体钓法:

冬天钓鱼可谓不拘一格,可以挂蚯蚓红虫传统钓,可以用台钓钓组挂红虫,也可以用饵料,也可以海竿串钩挂红虫。在自然水域,鱼密度不大的时候,用饵料比较难钓。冬季用饵香型一定要浓。香饵用麝香系列饵,比较适用于冷水,腥饵用老鬼腥鲫、冬鲫、红虫1号2号这些浓腥的饵料,最好先打部分饵料作为窝子,然后用拉饵钓,效果。

1、传统钓:传统钓就是打几个窝子,然后走钓 2、台钓红虫钓法:可打窝子,类似于传统钓法。可不打窝子,我倾向于不打窝子,到处蒙,也能上鱼。钓组空钩调平水或一目,钓两目,因为红虫很轻,这样是确保到底。用有倒刺的小钩子,横穿三四条红虫,不要担心露钩尖。漂相是稳稳的送漂,也有下顿或黑。 3、海竿串钩钓法:海竿我很少用,也就是冬天用来串钩钓鲫。轮子上上细线,我用1号线,0.8号子线,栓4~5只钩子,饵用红虫,挂小号铅坠,打向水域的深水处。这样的钓法提竿时机很难把握,我是在铃声轻响两次时轻提竿,感觉有鱼就摇起来,无鱼紧线后继续等信号。当你确定了所要使用的鱼饵品种后(可能是单独一种,也可能是多种鱼饵及添加剂的混合),从和食开始即可算是鱼饵的使用。其中包括鱼饵的软与硬、松与粘、轻与重、大与小等方面的学问,并且相互之间还有着紧密的关联。那么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鱼饵的状态应该怎样随之变化呢? 下面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软与硬。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和食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象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食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食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食了。

二、松与粘

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和食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食硬时,少搓几下即可,起到与正常食相似的作用;当食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食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鲫鱼饵料,对搓食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东峻鲫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和食。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过和食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食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白面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

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食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食过软加干食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三、轻与重。

这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鲫用食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平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食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食的比重这一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食重即偏钝,食轻则偏灵。

一般说来,粘硬的食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食比重则较轻。食的比重可以通过校漂时测试。比如你对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漂对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得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食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大与小。

钓鱼时,上食的大小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食的大小起码是应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的。然而即使如此,总归还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象泡开的黄豆那么大就差不多。鱼饵过大,影响鱼吃食时顺利吸入,会有漂动没鱼的现象。也可能吸人后鱼嘴钩得薄而脱钩。太小则不利于窝子的形成,诱鱼效果不佳。

五、异常饵料的使用

在普遍情况下,鱼饵总是按正常状态来使用的。但每次钓鱼,水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做到针对各种不同的鱼情来调整饵料的状态,是提高上鱼率的重要手段。先说鱼食大小的变化。在刚开始下钩时,鱼饵一定要大,目的完全在于诱鱼。当鱼逐渐开始上钩时,可将饵的大小恢复正常。如果上鱼的速度越来越快,便应改为低于正常的小饵。这一方面可提高鱼吃食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集鱼量过大,鱼群乱抢食谁也吃不着。若上鱼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则应加大鱼饵,边钓边注重诱鱼。水浅的鱼塘常有这种情况。

鱼饵的比重与大小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正常情况下,以用偏大且稍重的鱼饵为好。鱼吃食状态良好时不会对灵敏度和上鱼量造成影响。但在鱼吃食很轻时,比如冬季钓,或夏天气压低,或钓竞技池很滑等情况,便应用偏轻且较小的饵,这样有利于鱼的吸入。使小且轻的饵钓底时,要特别注意水线的深度,因为饵很轻,漂坠下降的幅度特别小,容易出现食没落底的现象。这时常用的“调4钓2”已不适合,而应改为对几钓几的方式。

前面我们提到过,食的软硬与粘度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但硬食却绝不等同于粘食。粘度低且又软的食很难抛出,如果增加一些硬度可起到易抛的作用。偏硬却较松散的食雾化效果最好,这样的食通常只有在诱鱼时使用。比如在很适合钓半水的情况下,一开始打窝子诱鱼时,便要使用偏硬(干)但很松散的饵料。食可以上得很大,抛出后入水即抬竿,让食散开后慢慢向下飘落,这样诱鱼效果非常好。硬且粘的食通常是比较忌讳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食,最典型的情况是闹小鱼。野生的小杂鱼游动能力好,抢食的本领比大鱼强得多。这时如还用普通的饵,没等落底便会被小杂鱼抢光。

加大食的粘度与硬度,再适当地上大食,可以对排除小鱼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的食小鱼吞不进去,又啄不光,可保证落底后有食在钩上。

再比如当鱼不爱吃食,需要用“逗鱼”的方法提高上鱼量时,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食,这种食当你拉竿逗鱼时,极可能脱离钩体而使钩上没食。这种情况下,对食的调整应以增加粘度为主,而尽量少增加硬度,这样可较好地保持钩尖的韧透性。若食又粘又硬,便会较多地出现跑鱼现象。

再比如刮风天钓鱼很难抛食,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来解决。任何一种食,无论是增加了粘度还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会比原来大,尤其是增加粘度,变化更大S惺庇闾恋乃苌?这样食在落底过程中损失较多。 这时应造当地增加食的粘硬度,或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点的饵。这些都可保证落底后钩上有饵。一般来说,单纯增加硬度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小,而增加粘度则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食在钩上的保持性。

以上所说鱼饵各种状态下的变化,都是相对正常情况而言的,且变化的幅度只是有限的一点点。其中提到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用食,也仅仅是实践中较有普遍性的几种,目的是以此来说明饵料在使用上的变化与上鱼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实际钓鱼中用食的学问远远不只于此,每一个钓鱼爱好者也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

冬季野钓鲫鱼的秘籍

发布人:yuhui4588 拍币:20437 2012年05月03日 19:38 浏览次数:2330

分享到: 0

野钓时经常碰到有的钓点有很多小鲫鱼,但同时又有很多小杂鱼。此时,如何避开小鱼干扰,钓获大

量鲫鱼就成了一项挑战。

这种钓点的关键是要把鲫鱼聚起来。如果鲫鱼能聚起来,那小鱼或长条就会逃的无影无踪,这时垂钓的感觉就会像在竞技塘里差不多,不同的是都是生口鲫鱼。聚鲫鱼,又不招小鱼的最好办法,就是打曲酒米窝。冬季最好用打窝器。

另外,要注意钓位的选择。因为,有些位置鲫鱼是从来都不去的,你怎么打窝都没用。

野钓时,一般“0.8的大线,0.4的子线,1号袖钩”,应该是首选。因为,0.4的子线对付小至豆瓣鲫鱼,大至一斤的鲫鱼、鲤鱼或草鱼都没有问题。而如用0.2的子线,碰到3两以上的鲫鱼,稍微不慎就可能会切子线。当然,如果确定都是3两以下的鲫鱼,就应该用更细的线。

另外,子线要短,不能超过10公分,一般6-7公分就够了。

钓竿如有可能就应该用3.6米。不仅可以提高打杆的频率,更可以用精细的小漂,以方便观察漂的小动作。{冬季怎样钓鲤鱼}.

冬钓,鱼进食的动作很小,要选体积小,灵敏度高的小漂。价钱至少在50-60元以上。我用的是自制的去皮芦苇短漂。冬钓的漂要求最高,可以说是失之分毫,结果差之千里。

冬鲫的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虾粉经常也效果不佳(可能淡水鱼根本不习惯海虾的味道)。所以最好用腥香饵,把冬鲫换成20-30%的冬峻,其他可用918#2和速攻加拉丝粉。拉饵的颗粒要尽量小,不能超过绿豆的大小。拉饵不能太粘,以半分钟提杆,钩上无残留为好。

垂钓中“反常的上送5~6目后又恢复原位,提竿皆无鱼,而且在钓的过程中发现在离底十几厘米处有接口”,这些都是小鱼在捣乱,不是鲫鱼,也说明鲫鱼没有聚起来。

冬天鲫鱼进食“在漂上的反应为半目的上下”,在冬季这就足够了。只要往下的半目是缓慢的、延续的动作,提杆就会中鱼;上升的半目,有时也能中鱼,但空钩率较高。所以,尽量抓缓缓往下的动作。注意,冬季有时基本上没有下顿动作。{冬季怎样钓鲤鱼}.

冬天台钓鲫鱼的商品饵料配方{冬季怎样钓鲤鱼}.

虽然我一直认为冬天钓鲫鱼用红虫比较实用一些,比较容易上鱼,但毕竟有一些钓友们喜欢用商品饵料,这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改过来的,我也是如些哦,呵呵,这不光包括了垂钓的省时省力的依赖,同时上鱼速度更是众多钓友的追求,所以今天还是说说怎么去开一些冬天比较适合的饵料,让我们这一些钓友在冬天不依靠蚯蚓红虫什么的一样也可以钓上鱼。

腥香鲜是冬天钓鱼不可缺少的东西,要想钓好鱼,用好饵料,就必须得从这三个方面下手,其实我们才需要考虑怎么留住鱼,怎么去诱鱼,怎么样调漂才能钓上鱼。

说归说,但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的抛开红虫蚯蚓等,适当的加一些其粉(蚯蚓粉虾粉等市场上有的买),可以有效的提高鱼主动就饵的积极性,增大我们的鱼获,而且还不会影响我们的初衷,何乐而不为呢?

说了点费话,下面说一下商品的几个小配方,都是很实用的。

一、拉饵习惯的钓友配方。

1、2#鲫10%、龙鲫40%、6#鲫30%,3#鲫20%、另加少许龙凤香。

2、冬钓鲫(香)20%、冬钓鲫(腥)30%%、藻元素30%、全能竞技2号20(好像没有区域的限制用起来还是很爽)。

3、浓香型,12#鲫30%、凤鲫 10%,3#鲫30%、#鲫30%、(此饵料配方曾经在苏南用的效果不错,其它地区的钓友可以试试看)。

二、搓饵习惯的钓友配方。

1、全能5# 30%、钢弹2#30%、化氏尺上10%、3#鲫30%、另加少许虾粉(野外垂钓用此饵料效果最好)。野外的很多鱼类都比较喜欢偏腥的饵料。

2、化氏无双30%,4#鲫30%、超诱20%、365鲫20%、另加少许龙凤香(此饵用在一些专业的池塘效果相当的不错,野外我一般不使用。)。

虽然写的拉饵、搓饵习惯用法,但这个不必在看重,只是希望分的更清楚而已。

钓深水吧,如果白天太阳大可以试下浅水,饵以腥为主,化6,冬钓鲫,龙鲫等,加些减轻比重的,如365,新四季或轻麸调整下,拉饵

化 4 和 化6就不错 还有澡元素

不是比赛的话可以用红虫,用母虫和饲料混合打窝,用公虫挂钩钓!

红魔丨号二份红虫粉一份滑口鲫三份速功二份大黄鲫一份拉丝粉一份

篇四:《初冬钓鲤鱼》

初冬钓鲤鱼

一、巧钓气温与时间差

气温: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来临前夕,南方气候一般为晴暖或多云,鱼类仿佛也预知寒冷将至,为抵御大自然寒冬气候,为回归深潭越冬前作准备,觅食积极。

钓鲤鱼饵料配方

三元钓鲤鱼饵料配方

老鬼钓鲤鱼

程宁水库钓鲤鱼

时间:在南方,当气温低时,鱼类藏于深水中,当太阳升起,热辐射水面,浅水域升温快,鲤、鲫等鱼类多游向气温高的水域晒背、嬉戏。此时多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十五时以前,为初冬垂钓的最佳时段。

冬天怎么钓鱼。。。。

越来越冷了,冬天来了,钓鱼的冬天来了吗,大家有何高见使这个钓鱼的冬天不再冷

二、选好钓位

钓深水,钓低洼处:赣江流域的冬季(冬季钓鱼技巧),每逢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浅水域多会结一层薄冰,而向阳,背风的深水面,很少结冰。依旧水波荡漾,清晨还会看到冉冉升起的水蒸气,说明深

潭水温暖和,通常深水域,低洼坑处的天然饵料也多,是鱼类向暖藏身、觅食的佳境。

深秋垂钓与风向的关系

最好钓鱼的风向:东北风——鱼沉底,咬钩凶; 最不好钓鱼的风向:西南风——“天刮西南风,气死老渔翁”,鱼儿上浮,吃口不好; 较差的钓鱼风向:西风和南风——“渔翁渔翁,就怕南风” ; 一般的钓鱼风向:东风和东南风——雨前东风差,雨后东风好; 较好的钓鱼风向:„„

钓网箱边:近年,赣江流域的一些大型湖泊、水库(水库钓鱼视频)大多有网箱及围网养鱼,如能在网箱或围网边垂钓,堪称绝佳钓位。若能将海竿(海竿钓鱼视频)打向偏深水位的网箱边,还能钓到大鱼。

实践发现大鱼嘴比细鱼线更容易坏

今天去一个野生的水库 ,四周的松树,中间一环草地。中间就是个水库,刚开始鱼不咬钩。就放了1棵海竿。就搞起 野炊了。下午四到五点的时候。听到铃铛 慌慌张张的乱响起来。一高兴 就用力拉,发现好沉。就开始溜鱼,忙了1个多小时以为可以了,拉到岸边一看吓一跳。有7到8斤 完了 一兴奋太用„„

钓浅滩与流水口: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针对鱼类的趋暖性,通常在向阳、背风,离陆岸近的浅水域、滩头打下诱饵、做窝,当鱼类向受阳光的照射的水域游弋时,有利聚鱼和垂钓。那些与沟、塘等相通的常年流水口,水流会将各种食物带进水域,鱼类有在活水中游弋习

性,钓获的机率较高。

本人钓鲫鱼的诱饵 请高手指教

我在野钓中发现钓鲫鱼最好的诱饵其实很简单,把红虫或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密封一夜,第二天拌入化开的棵粒司料投入钓点后诱力强大。钓友不坊一试。

三、因水施饵

诱饵:宜以香、甜为主。若快速聚鱼,施以麝香米较快。但根据冬季水温低的特点,宜用重饵,诱鱼进窝。方法是:用啤酒糟或糯米糟拌入饲料,闷上几天后让其发酵,带入钓点,掺进豆渣等,鲤鱼(怎样钓鲤鱼)等很爱吃。此饵每次出钓用量在250克以上,是初冬垂钓鲤、鲫的秘密武器。

用酒米加香料打窝,窝子的鱼泡开了锅

今天我用酒米加香料打窝,窝子的鱼泡开了锅,要时隔很久才能上一次鱼,上的鲫鱼和鲤鱼,我钓的台钓,用的商品饵(汉方精华),,向高手请教一下是什么原因鱼不太咬钓.

钓饵:可根据水情和鱼性,灵活使用。

荤饵:用红蚯蚓、蛆虫等,鱼类咬钩率较高。

素饵:除用商品饵外,可用米饭粒、熟山芋丁、红薯丁等。初冬的鲤鱼,因水凉,嘴张不大,咬钩动作非常轻,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比较弱,往往会转眼即逝,应及时提竿。

调浮漂感想

现在钓鱼发现有的人到钓点,二话不说,拉出竿子挂上浮漂就开始钓

鱼。但是我发现我的浮漂在同一地方同一钓点每次都不一样(我的一般是调4钓2)。有时候变成3目或两目,有时候直接进去没浮漂了。我感觉应该每次钓鱼都应该根据实际精确调漂。

篇五:《冬季钓鱼选择钓位的八个技巧》{冬季怎样钓鲤鱼}.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冬季怎样钓鲤鱼}.

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光作用下升温较快,鱼类就会来觅食。所以冬季一般在野河钓鱼,选钓点尽量不要在水深1.5米以下水草茂密处、草洞、草缝等处做窝为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水草茂密,虽然隐蔽性好,但阳光穿透力较差,此处水温偏低;二是草洞、草缝处水体阴冷,从鱼的趋温性来讲,鱼类不愿在此久留;三是此处水环境较差,可食饵料较少,鱼类大多不愿在此驻留。若遇到阴雨天,就铃铛别论,因水体温差不大,鱼类通常往水草茂密处或深水区转移,较浅的旷水区则基本无鱼。

二、注意选有倒数和障碍物处

在有倒树和障碍物处选钓位,是钓鱼人明智的选择。因此处才能孳生繁衍和聚集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它们自然是鱼儿品尝的“美味”,鱼类见此处有好吃的会久久不愿离去。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此处选钓位要做到三看:一看这些障碍物和倒树处水的深浅,清澈见底则不宜做窝;二看是否有鱼星或水体略带浑浊,若有鱼星或水体呈浑浊状,说明有鱼类在此处活动,不管深浅都应在此做窝;三看是否有可以下钩之处,尽可能使钩不易挂底,确保你垂钓安全。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好的就是此处容易聚集鱼类,是可以做窝垂钓之处,不利因素就是垂钓时,常会与小鱼将饵钩快速向树枝丛中拖拽,若稍不留神就会挂钩,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基于此因,做窝最好距倒树或障碍物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通畅应在50厘米以上为妥。

三、注意选向阳背风处

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温性较强的动物,冬季在提高坡陡背风向阳处选点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水体升温相对较他处快,鱼类乐意来此嬉戏、觅食,是冬钓选钓点理想之处。即使有时鱼获较少,但人避开寒风瑟瑟之苦,这也是钓鱼人的一种快乐和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地方选位,最好不要一味选深水处,应在1.5米左右深且略带浑浊处选钓点为妥。{冬季怎样钓鲤鱼}.

四、注意选凹凸不平处

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凹凸不平处有一定隐蔽性,且又御寒,鱼类大多乐意栖息于此处。尤其坑坑洼洼处食物较丰富(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和其他可食天然饵料居多),所以鱼类喜欢再次逗留、觅食。这就要求钓手来到垂钓场所务必注意观察。在通常情况下,长有芦苇、蒲草、茭草等高秆水生植物处,因其贴近底层根系错落有致,形状各异,凹凸不平,鱼类冬季最乐意在这些地方聚集、栖息。这里最大特点是:有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不仅隐蔽性好且御寒,是冬钓较理想的钓位。

五、注意选有石块处

通常在有些较大水域中或中小型水库、湖泊、河道等处,为了保护河床和堤岸,在近岸水体中往往抛投许多石块,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很多天然洞穴,石头旁这些形状各异的洞穴正是鱼类抵御寒冷和感到有安全感的隐蔽场所,鱼类非常喜欢钻在洞穴或在石头旁栖息,并在此度过漫长的冬季。此外,因石头旁也是小鱼、小虾、浮游生物赖以生存鱼活动的场所,这里不但是鱼类于东的好地点,也有颇丰的天然饵料源,鱼类觉得此处挺安全,还有许多好吃的便会再次长期居住。这里不但有鲫鱼,而且还能钓到鲶鱼、鳜鱼呢。需要说明的是,选钓点最好在距岸稍远些的深水石头处。

六、注意选有洄水的流水口处

因是寒冷的冬季,通常水域中的溶氧量较其他季节要高许多。但有时因天气和水质等原因也不尽然,某些水域鱼类也会呈上浮态势。若水体流动,在客观上也能起到改善水域中的溶氧量状况,而且有流水处水温相对要偏高些,鱼类上浮概率会即刻好转2011年1月25日,多云天气,-1℃至13℃,笔者居住地因某河道进行疏浚工程,实施前需要抽水,我与李钓友为过钓瘾,便趁机寻找垂钓点。我们在一闸口有洄水处的草边、石头旁选位做窝,不到30分钟便有鲫鱼上钩,继而频频咬钩,可谓喜获丰收。

七、注意选深浅适宜处

冬季钓深既是垂钓的一般常识,也是很多钓手传统习惯。若是将“深”如同有些人所断言那样——深水处有大鲫,愈深愈好那样理解,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和片面性。因为,水温虽有夏钓深则“凉”,冬钓深则“暖”而相对符合鱼类生存这一特点,但深水区食物相对匮乏,且溶氧量不足。鉴于此情,通常鱼类生活习

性显示和前辈的经验表明,即便有些水库和较大河流中有较能耐氧的鲤鱼、鲫鱼等鱼种,但一般也多在3-5米深水域中栖身。如遇好天气午后,尤其是鲫鱼,还会到更浅一些区域觅食。诚然,这里所说的前,也不是想春钓那样钱,一般河道至少要在1.5-2米深,才是这些鱼类藏身之处。

从实践和有些钓谚看,“水不在深浅,只要有鱼则成”之见解分析,笼统讲“冬钓深”就显得有些不太合时宜。基于此情,冬季选钓位,在深浅适宜处最为理想。若不从实情考虑,一味追求钓深水,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

八、注意选比较浑浊处

所谓浑浊处,简言之,即是看水色选钓位。冬季大多水域处于枯水期,水体较清澈。若是1.5米左右深的水域,在阳光照射下,当气温适宜时,水体中浮游生物便开始活跃,鲫鱼趁势亦会进行游弋、觅食,致使水体浑浊(呈淡黄色)。若选位恰当,定会有好的渔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搞清楚水体变浑浊的原因。因为造成水体浑浊原因较多。譬如:一是有人刚摸鱼不久,因人为搅动使水体变浑;二是排水渠向河道排水,使水域浑浊;三是有人在此处刚放过鱼鹰,使水体变得较浑浊,作为钓手对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去伪存真,在确认是鱼类活动使水变浑浊后方可在此做窝垂钓,否则是徒劳无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