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不以为喜,不以为悲,应怎么看待不以为喜,不以为悲,应怎么看待

不以为喜,不以为悲,应怎么看待


篇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 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 坚持自己的原则 不受外界的影响

3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和豁达胸襟。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结合到个人即是处事的淡定和从容。不因外界的纷扰而放弃追逐梦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是当今时代执政为民之人首要强调的部分。

00

篇二:《南阳市2013年春期七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北师大)》

南阳市2013年春期七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文试题(北师大)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讴歌/沤烂 荡涤/条分缕析 警惕/玲珑剔透 ......

B.山巅/颠簸 磅礴/膀大腰圆 真谛/根深蒂固 ......

C.婉转/惋惜 笨拙/咄咄逼人 粗犷/旷日持久 ......

D.哺育/捕捉 舔吮/欣然允诺 偌大/一诺千金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颀长 节能灯 大发雷廷 马革裹尸

B.浏览 赶趟儿 如履平地 锋芒必露

C.怨尤 露马脚 乍暖还寒 意气用事

D.吞噬 兑奖券 孔武有力 暗然失色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驱动着善行,善行反哺着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变成了一种________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万物,以善心____世界,以善举行走于人间,人才能变得宽厚博大。宽厚的人,博大的人,____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____生命的价值亦得到了彰显。

A.感人肺腑 估量 不但 而且

B.发自肺腑 度量 不但 而且

C.发自肺腑 估量 因为 所以

D.感人肺腑 度量 因为 所以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叶绍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都是封锁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的哲理。

(4)同样是写春雨,咏史诗和咏物诗却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春绝句》)借“雨”写迷离春景,讽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喜雨》)借“雨”写静谧春夜,表现了春雨润泽万物的精神。

5.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这样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②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

③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

④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⑤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③②①

6.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

(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经过写出来。(3分)

一调:

二调:

三调: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

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9日电 玉都放彩,美玉生辉。2013年5月9日,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南阳第九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将在南阳市举行。白河之畔,玉雕精品荟萃,大师云集,一场看玉、赏玉、论玉的文化盛宴,令人对这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心生向往。

南阳玉文化是中华玉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产于南阳的独山玉有“东方翡翠”之称,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目前,南阳市拥有玉雕从业人员35万人,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玉雕销售、生产、加工集散地。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2)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正意见。(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8—12题。(共14分)

①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

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

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么高大。{不以为喜,不以为悲,应怎么看待}.

②“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③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④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⑤法兰西万岁!

⑥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⑦“课上完了,……走吧。”

8.请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9.第①段中的“钟声”和“军号声”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10.为什么哈墨尔先生在“我”眼里变得高大起来?(3分)

11.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12.第⑦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动植物间的“战争”

①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但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②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树叶子啃食精光,橡树林受到了严重危害。可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突然销声匿迹。这使森林学家们感到非常奇怪通过分析橡树叶子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遭到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树叶子中的单宁酸并不多;但在咬食之后,叶子中的单宁酸大量增加。单宁酸跟舞毒蛾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后,使得叶子难以消化。而吃了含有大量单宁酸的橡树叶子,舞毒蛾自然变得食欲不振,行动呆滞,很不舒服,结果不是病死,就是被鸟类吃掉。正是依靠单宁酸这种奇妙的“武器”,橡树林才战胜了舞毒蛾!

③无独有偶,驼刺合欢最初对付长颈鹿的防御措施是:在叶子间长出5厘米长像钢针一般坚硬的刺来。

④长颈鹿采取了两种应对方法。第一,长颈鹿的舌头、喉咙、食道和胃壁都长了厚厚的皮制“铠甲”,就算吃下去几千颗图钉,它们也不会受重伤。第二,长颈鹿吃叶子的时候,从不会垂直对着树枝下嘴,而是活动下颌从侧面捋着吃。这样它们只接触刺的侧面,而不会碰到刺的尖。此外,长颈鹿的舌头长而且窄,舌尖可以灵巧地卷住薄薄的叶子,并把刺从叶子之间挑出来。 ⑤可是驼刺合欢继续斗智斗勇:一旦一只长颈鹿开始在一棵树上吃叶子,10分钟之内,这棵树就开始在它的叶子里生产一种毒素。如果长颈鹿把它随着叶子一道吃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强烈的恶心感觉,于是就停下不吃了。

⑥长颈鹿又想出了对策。它们在一棵驼刺合欢上啃叶子的时间从来不会超过5-10分钟,一旦品尝出毒素的苦味,它们就踱向下一棵树了。然而,驼刺合欢却采用了一种令人难以臵信的方法,释放出一种警告气味,向附近的驼刺合欢发出信号:“注意!敌人来了!快救你们自己吧,现在就开始放毒!”借着风的帮助,50米内的其他树都收到了警报,便立即开始行动——在5-10分钟内释放毒素。当长颈鹿走到它们那里去吃的时候,甚至1分钟不到就得草草收场。

⑦尽管驼刺合欢似有“心灵感应”的本事,可是长颈鹿也很狡猾,它一发觉嘴里的叶子开始变苦了,就不随意去找另一棵树,而是逆着风去找一棵还没有收到警报的树。若是没有风,它就会跑上至少50米,也就是跑出气味警报的范围以外才又开始啃叶子。

⑧现在看来,大自然预先采取了措施,既不让合欢被长颈鹿吃秃了,也不让长颈鹿饿死,没有一种树木和草会被消灭光,也没有一种动物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动物和植物之间就像是订立了一项“和平协议”。

(选自《自然与科技》2012年第6期,有删改)

1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14.在驼刺合欢和长颈鹿间的“战争”过程中,它们是怎样“进攻”和“防

16.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可是驼刺合欢继续斗智斗勇:一旦一只长颈鹿开始在一棵树上吃叶子,10分钟之内,这棵树就开始在它的叶子里生产一种毒素。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二)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①护。傥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④,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⑤,故欲数⑥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将:修养,②傥:通“倘”,倘若。③遽:马上。④希:通“稀”,罕见。⑤终:久远。⑥数:多次。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空乏其身 空

(2)衡于虑 衡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语段(一)中列举了六位贤人的事例,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讲了什么道理?(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说到国家要居安思危的?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以为喜,不以为悲,应怎么看待}.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么。(2分)

2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无法忘却的微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纸、墨、笔、砚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虽然非亲非故,却从四面八方友好地走到了一起。瞧这哥们四个,白的白,黑的黑;硬的硬,软的软;方的方,长的长。长相各异,脾气不同,却相安无事,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文房四宝”。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3年春期七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北师大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9分)1.A(2分) 2.C(2分) 3.B (3分) 4.(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4)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5.C(3分) 6.(共6分)(1)为了扇灭火焰山的火,便于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意对即可,2分) 铁扇公主(或罗刹女,铁扇仙)(1分,共3分) (2)一调:孙悟空受骗借来一把假扇,越扇火越旺。(意对即可,1分)二调:孙悟空骗来芭蕉扇,却又被牛魔王骗回去。(意对即可,1分)三调:孙悟空在神佛的帮助下拿到了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的火。(意对即可,1分。共3分)7.(共5分)(1)第九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将在南阳市举行。(“第九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南阳”一点1分,共3分) (2)把“销售”放在“加工”后面。(2分)

二、(共26分)(一)(共14分) 8.写哈墨尓先生宣布下课时的悲壮情景。(意对即可,2分) 9.“钟声”在此处是指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午祷的钟声响起,说明最后一课到此结束;(2分)“军号声”是指普鲁士军队已经占领了阿尔萨斯镇,此处暗示德语即将代替法语。(2分,共4分) 10.“我”被哈墨尓先生的爱国情感所感动,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所以觉得哈墨尔先生在“我”心目中高大起来。(3分,意对即可) 11.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墨尓先生面对国土沦丧,极度痛苦的心情(1分),表现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感(1分)。(意对即可,共3分) 12.收束全文(1分);在故事高潮时结束,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1分)。(共2分)

(二)(共12分) 13.⑴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动植物间的“战争”(1分);⑵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3)表明动植物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1分)。(共3分) 14. ⑴叶间长出硬刺;⑵啃食一棵驼刺合欢的时间不超过5—10分钟;(3)释放气味向附近的同类报警(每点1分,共3分)。 15.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

篇三:《哲学选修》

1.古代儒家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是为人生三不朽

立德:有德者居之,好德就是美德,坏的及时恶德。德是指一个人独特的风格,由内在的涵养到外在的卓然不群,始终表现着独特的善,就是美德。禅者虽不执着什么,但从禅的真实证得中,自然会表现出独特的风范,流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亲和力,和不可思议的同化力。真整的禅者是无为的无私的无我的,它是威而不有,善而不居的心理是坚强的,包容是无限的。

立功:为众生谋福,最大的立功是拯救众生陷溺的心灵,使众生离恶获福,离苦得乐。真整的禅者本着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情怀,度人即度己,自他不二,有河功劳可言?由于什么真实功德可以执著炫耀?苦海常作度人舟,岂是为了立功?假是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就是只管耕耘不及收获。历史圣贤君主教民稼墙,尝试百草,制平水患,功不可没,但人的苦因却根源于心,父祖的伟大就在于从根本的心灵上,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的的救度、解脱。

立言:立言比立德、立功更可贵。人的苦乐、贤与不肖、圣人与魔鬼的差距完全取决于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改变、影响心灵状态的就是语言文字。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没有尼采的超人哲学,就没有希特勒;没有孔子的教化,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最可贵的立言是无言之言,如孔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有些是语言是表达不了的。

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己立立人,自度度人,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悲,从容自若,心无旁骛,以纯净的灵魂去面对人,面对物,面对环绕着我们的世界。

2.人性命题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义释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篇,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人们受环境影响,养成的)习惯不同,便相距遥远了。在这里,“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性与习二者的关系上,孔子的基本认识是“性相近,习相远”,现实中人的善恶高下,不是决定于先天的本性,而是决定于后天的习染。从这一认识出发,就得出结论,人不能任性而为,一切归之于后天,而是应该,并且可以努力学习修养,提高自己;从社会国家的治理看,则要重视教育和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的作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2.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善端,这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7]他把这“四端”扩而充之,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他认为“四德”是人所本有的,并且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是人性的固有内容,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8]所以人性就必然是善的,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孟子的人性论十分强调“人”与“非人”(禽兽)的区别,在他看来,人与禽兽的相异之处仅有一个:有无仁义等道德。有之,即是“人”;无之,则是“非人”(禽兽)。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这表明孟子将人视为社会的人。孟子认为,人类进入群体社会之后,人的属性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对人性的界定接触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开始从人的社会属性上对人的本质属性作深层次的探。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和社会性。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这些有意的探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应该指出,孟子性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的确有借鉴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今天我们追求的“善”的精神层次要远高于孟子的“善”。

1、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2、 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