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篇一:《历次牛市熊市里程图与股市发展展望》

历次牛市熊市里程图与股市发展展望

历次牛市都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高层点头。第二个条件是银行放水。第三个条件是庄家起哄。第四个条件是银监装瞎。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96.05——2年半后——1429) 1380%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 (半年时间) - 73%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386——三个月后——1558)303%

快速下跌之后,峰回路转,迎来了快速上涨,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让海外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1558——17个月后——325)-79%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个半月时间——1052) 223%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1052——8个月后——577点)-45%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582——三天后——926)59%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国股市政策市”的说法被充分验证。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926——8个月左右时间——512) -45%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512——17个月时间——1510) 194%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1510-------24个月-----1025) -33%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1047-------24个月-------2245) 114%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2245-----48个月---------998) - 55.5%{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 -----28个月-------6214) 513%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6124 --------12个月------1664) -73%

■第八次大牛市: 2008年10月28日至2009年8月4日 (1664----9个月------3478 ) 109%

第八次大熊市: 2009年8月4日至2014年7月23日 (3478----59个月------2078 ) -40%

历次牛市,各有牛股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3年2月15日)的领衔牛股当推申华控股和爱使股份,申华控股和爱使股份是两只实施高送配的上海本地三无概念股。所谓的“三无”是指,这两只股票无国家股,也无法人股,也无外资股。它们在3年中上涨了18倍之多,大大高于指数14.5倍的涨幅。 这一阶段是中国股市的特殊阶段,当时我国股票市场正“摸着石头过河”。股票市场的规模很小,沪市占有明显的优势,股民的投资热情伴随着股票投资观念的启蒙和股市财富效应家喻户晓式地传播而不断高涨,致使股票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个股股价和指数都快速上涨。无基本面支持的个股在一些超级大户联手操纵下股价涨幅惊人,如SST源药、ST星源,前者每股收益下降了66%,股价却涨了近12倍,后者的每股收益是负的,股价也涨了约50%,可谓“鸡犬升天”。不过,领衔的申华控股和爱使股份却不在“鸡犬”之列,申华控股和爱使股份均有强大的业绩支撑,期间两只股票的收益都大幅增加,分别是基期的5.9倍和4.3倍。可见,即使在股市发展的初期,在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水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也不尽成熟的时候,业绩优良的个股仍然能跻身牛股之列。

第二次牛市持续时间最短(1996年1月18日-1997年5月12日),只有约一年半寿命,但涨速却最快,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指数上涨了1.09倍,跑赢大盘的牛股在第二次牛市中比比皆是。 选取其中涨幅居前的20只股票考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绩优高成长股狂飙突进的年代。这20只高成长股1996年每股收益大都在0.5元以上,同比增幅多在40%以上,其中四川长虹每股收益更高达2元。即便在接下来的1997年,由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只股票中仍有3只股票每股收益保持增长,其中深天地的每股收益更是突飞猛进(从0.001元上升到0.286元),余下的四川长虹、金路集团每股收益虽有下降,但绝对值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显见,当时支持它们股价上涨的动力仍是个股自身的良好基本面。以长虹为例,1996年是中国彩电市场的“长虹”年,当时长虹采取降价让利策略,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27%,稳居该行业龙头地位。

第三次牛市,以中兴通讯、长城电脑等绩优科技股带动的“519 ”行情为标志,历时三年,股指上涨了约1.12倍。炒作热点由绩优科技股开始,向重组科技股、网络科技股等不断转移。 选取前20大领涨牛股观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基本上与业绩无关的概念炒作时代,有人将之称为“庄股时代”。 这个时代诞生了弄虚作假典型——银广夏,银广夏时列第三大高成长股,涨幅达508.56%。 摘取第三次牛市牛股状元的SST中天也是这个鱼目混珠的概念炒作时代的一个典型。SST中天一度涨幅高达630.33%。它的高股价与其当时由单一的房地产开发转向高科技投资的概念炒作有关。SST中天在1998、1999、2000年连续三年每股收益实现增长,在2000年,每股收益增长居然高达304%,但不幸的是,在2001年,它的业绩造假丑闻曝光,每股收益负增长44%。 这20只牛股中,99年每股收益在0.3元以上的仅有S茂实华、S徐工、S东风科,2000年只有5只,SST中天、S茂实华、飞乐音响、凤凰光学、海螺型材,2001年则仅存一只海螺型材,绝大多数牛股业绩平平。

第四次牛市始于(2005年7月11日-2007年10月16日)。这一阶段的牛股几乎都具有显著的业绩成长特征,涨幅前十大的牛股中业绩增长速度100%以上的就有10只。其中,驰宏锌锗的每股收益预测2006年将达到4.5元,增长450.07%;泸州老窖的每股收益预测2006年将达到0.39元,增长602.55%。ST飞彩因资产重组成功而改变业绩增长预期,入选阶段性代表性高成长股。苏宁电器即使每股收益将下降,但仍高达0.84元,仍为名副其实的绩优股。不过,这一轮的牛股并不一定都是绩优股,比如微利的鹏博士与ST飞彩。 牛股从何来“牛相” 从上可见,我国四次牛市中的高成长股相继为上海本地三无概念股—绩优高成长股—概念炒作股—绩优高成长股(阶段性)。虽然每次牛市中的高成长股中都不乏绩优股,但高成长股并不必然是绩优股。高成长股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如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股市政策等)及股票当时的投资价值等有关。

本次牛市经济背景为:经过08年后全球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下艰难的复苏,美国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减弱,全球经济处于漫长的恢复

篇二:《中国历次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06月0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这次行情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QFII,等等诸多利好支撑着这轮牛市,从998点开始,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

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从此,进入几个月的震荡调整之中。很多制造业的老板,发现搞制造业赚不到钱了,所以投身于股市。

篇三:《股票熊市牛市历史》{历年牛市熊市起止时间}.

在中国股市不算太长的历史中,暴涨暴跌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股民“大喜大悲”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轮史无前例牛市的叫嚣声中,我们有必要复盘一下,A股历史上九次牛市是如何终结的,给投资者以警示和提醒。

第1次牛市终结:高位横盘后急跌

19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纪录至今未破。但三天后,A股就开始收网。

时间跨度: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沪指波动区间:1429.01点~386.85点

沪指跌幅:73%

第2次牛市终结:股市扩容

1992年邓小平南巡,A股迎来牛市,但随着股市急剧扩容,A股又转牛为熊。

时间跨度: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沪指波动区间:1558.95点~325.89点

沪指跌幅:79%

第3次牛市终结:资金分流

IPO暂停迎来的牛市遇到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的火热将A股资金抽干,牛市终结。

时间跨度: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 沪指波动区间:1052.94点~577.14点

沪指跌幅:48%

第4次牛市终结:T 0取消

这是史上最短的牛市,仅仅三天。源于国债期货的被叫停,但政府打压投机也延伸到股市。这一年T 0被改为T 1。

时间跨度: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沪指波动区间:926.41点~512.83点

沪指跌幅:45%

第5次牛市终结:“十二道金牌”

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从10月起,监管层连发了12道“金牌”,最终股市崩盘。但这波熊市并未持续太久。

时间跨度:1996年12月12日~1997年2月20日 沪指波动区间:1258.68点~870.18点

沪指跌幅:30%

第6次牛市终结:印花税上调

监管层依旧在抑制投机过度。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调至5%。,第六次熊市开启。

时间跨度: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沪指波动区间:1510.18点~1047.83点

沪指跌幅:31%

第7次牛市终结: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市价减持。这一重磅利空将A股拖入长达5年的熊市。著名的998,就是在此次熊市中完成。从此A股的牛熊周期开始变长。

时间跨度: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沪指波动区间:2245.43点~998.23点

沪指跌幅:56%

第8次牛市终结: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在世界级的次贷危机带动下,和着大小非减持、基金停止发行等利空影响下,A股一路向下,造成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熊市。

时间跨度:2007年10月17日~2008年10月28日

沪指波动区间:6124.04点~1664.93点

沪指跌幅:73%

第9次牛市终结:人造牛市的破灭

次贷危机之后的四万亿刺激,让股市又掀起一波反弹,但人造牛市很快就破灭了。

时间跨度: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 沪指波动区间:1664.93点~3478.01点

沪指涨幅:108.9%

篇四:《中国股市牛熊周期》

中国股市牛熊周期之我见

李 剑

一些朋友问我:中国股市二十年来经历过多少个牛市和熊市?现在正处在哪一个阶段?我答:四次牛市,四次熊市;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五次牛市的酝酿期。仅供参考。

说仅供参考,是因为这又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们各有各的分法,有说七次牛市七次熊市的,有说八次牛市八次熊市的,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的“四分法”首先是力求简单,避免太小而造成的繁琐;其次是依据两条重要的标准:每次上证指数大盘行情持续到创新高见顶才算大的牛市,而调整幅度必须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才算大的熊市。另外,时间长短不是标准。

第一次大牛市从1990年12月29日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的1429点结束。历时近一年半,上涨幅度13倍。背景是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开放,股票稀少,原始股股本极小而且股价相对便宜,巨大的赚钱效应刚刚被人们所认识,无知者无畏;同时又有上海交易所最后几天的放开涨停限制的刺激。见顶后由1429点调整到1992年11月17日387点,历时半年,下跌幅度73%。是第一次大熊市。

第二次大牛市从1992年11月17日387点,上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9点结束。历时仅三个月,上涨幅度整3倍。背景与第一次基本相近。见顶后由1559点调整到1994年7月29日的326点,历时近一年半,下跌幅度79%,是第二次大熊市。

第三次大牛市从1994年7月29日的326点,上涨到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结束。历时近七年(期间有几次重要的起落,有些虽然创下新高,但调整幅度不大;有些虽然调整很大,但未创下新高。有些朋友把它们又细分为几次牛熊。),上涨幅度近6倍。背景最初是宏观调控到位,经济重新启动,企业大发展和香港回归,国家形势全面向好;继而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网络股的浪潮催动;最后是中国股市庄家的极度疯狂。见顶后由2245点调整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历时四年,下跌幅度56%,是第三次大熊市。

第四次大牛市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结束,历时两年四个月,上涨幅度5倍。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加速期和丰收期,上市公司业绩空前提升;同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长期的低息环境下透支了未来,在房地产、基本建设、金融创新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极大的泡沫。见顶后由6124点调整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历时一年,下跌幅度73%。是第四次大熊市。

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至今,是第五次大牛市的初期,不管目前有多少艰难险阻,最终将突破6124点。但突破后到哪一个点位嘎然而止、历时多少年、上升幅度多少,这三个问题现在一概不知。何况从2008年10月的1664点至今是不是第五次牛市的初期,目前还是一个不能确认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议。如果下一步会跌破1664点,那就说明第四次大熊市还未结束,我们现在还处在第四次大熊市之中。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不认为世界金融危机的余震会超过主震,更不认为中国的问题象西方那样严重,因此也不认为下一步会跌破1664点。我相信基本面不支持跌破那个点位,所以才会做上述的划分。如图:

由此可以发一点议论:判断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是最难的事情,是预测的范围,意义不是很大。我以前写过一段话,大意是:“股市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我们只知道未来的山峰更高,却总不知道现在正处在哪一座”,就是讲的这一道理。现在的东西需要让时间来检验。模糊地度量大盘的高低,把更多精力放在又好又便宜并且能够超越牛熊周期的优秀个股上面,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总结过往牛熊交替的特点,大体可以归纳为这么二条:一,时间上并无规律;大体上循环周期逐渐延长;二,空间上总体向上,给长期投资优秀企业的朋友们以极大的支持;但由于股权分置以及市场治理不严、股民不够成熟等原因造成的股市暴涨暴跌,加上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又为喜欢炒作波段、高抛低吸的朋友们提供了强大的理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解中国股市过往的牛熊交替总归有重要的意义。读史使人明智。阅读象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优秀现代经济史书,认真分析和反思每次牛市和熊市产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定能使人豁然开朗,发人深省,收益良多。具体而言,股民特别是老股民,检讨自己在历次牛熊市的得失,相信人人都会感慨万千: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仅不会做反,还要表现得好一点。至少,回顾历史,人还会变得可爱和天真。就象2001年网络股破灭后美国硅谷一辆汽车屁股后面所贴:“上帝呀,再给一个泡沫吧”。

本文为2011年10月16日<北京晚报>所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