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ěnniú

沈牛


拼音shěn niú
注音ㄕㄣˇ ㄋ一ㄡˊ

沈牛

词语解释

沈牛[ shěn niú ]

⒈  亦作“沉牛”。即水牛。指战国·秦·李冰沉石犀以厌水精之处。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沉牛”。

⒉  即水牛。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乘沉牛以济溺渊,策驥足以度流沙。”

⒊  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唐 杜甫 《滟滪堆》诗:“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⒋  指 战国 秦 李冰 沉石犀以厌水精之处。

唐 骆宾王 《畴昔篇》:“长途看束马,平水见沉牛。”
陈熙晋 笺注:“《水经注·江水篇》:‘西南 石牛门 曰 市桥。吴 汉 入 蜀,自 广都 令轻骑先往焚之。桥下谓之石 犀渊。李冰 昔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 石犀渠 於 南江,命之曰 犀牛里,后转犀牛二头,一头在府市 市桥 门,一头沉之於渊也。’”

分字解释


※ "沈牛"的意思解释、沈牛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语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