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亡国之社亡国之社的意思
wángguózhīshè

亡国之社



亡国之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出处《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例子汉·蔡邕《独断》:“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


基础信息

拼音wáng guó zhī shè

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ㄓ ㄕㄜˋ

繁体亡國之社

感情亡国之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亡国之社的意思解释、亡国之社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易放难收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定时炸弹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安于现状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命与仇谋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常年累月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一条龙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避俗趋新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