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译文及注释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望庐山瀑布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参考资料:

1、赵其钧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29-330页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第313-316页

3、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67页

望庐山瀑布鉴赏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送钱敬叔岁贡赴礼部

明代陶宗仪

陇头不待鹤书招,劝驾宾筵礼数饶。芹泮泳游才孔俊,鹏程鶱翥气弥高。

九山霁色浮江渚,十日春风拂柳条。一曲骊驹频唤酒,离愁楚楚正难消。

老犍坡

清代沈溎

山径崔嵬不易行,扶摇直上午风轻。巩关西望河千里,一抹烟云绝顶生。

淮浦歌三章为太仆杨敬之作 其一

明代边贡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

诉衷情·茫茫云海浩无边

宋代赵师侠

茫茫云海浩无边。天与谁相连。舳舻万里来往,有祷必安全。专掌握,雨晹权。属丰年。琼卮玉醴,飨此精诚,福庆绵绵。

迈陂塘 金陵王木齐追送予海上,以词录别,依韵和答

清代程颂万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边人与花遇。金焦双送南朝客,海上圆波重聚。

相记取。只那夕朱楼,我汝销魂处。帘栊遍数。又露掠篷低,风销蜡黯,草草别君去。

新雷

明代何巩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处夜闻雷。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