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股肱的成语故事


耳目股肱

拼音ěr mù gǔ gōng

基本解释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暂未找到成语耳目股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耳目股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魑魅魍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度外之人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穷途潦倒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香销玉沉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盆记》:“他怨悠悠香销玉沉,乱纷纷碎滴珠囊逬,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
没里没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风俗人情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扪心自问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