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作文600字


篇一:《地铁奇遇(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地铁奇遇(700字)作文 清早,天还没亮,鸡还没报晓,我就背着书包上学了。 地铁上,人寥寥无几,只有报站的声音在我的对面。他身穿灰色的工作服,棕色的秋裤,腿上放着一个灰色的背包。这个男子在地铁里吃着一个葱油饼,发出的味道很难闻,非常不文雅。不过,他的眼睛很奇异,眼神似乎十分痴滞,仿佛没有受过教育。最奇葩的是他的嘴唇:上皮和下皮往外翻,显得很大,大得出奇,有点像吃了毒蝎子一样,非常恶心。他时不时就停下来不吃,用一根指头点着自己的嘴尖,眼睛闭起来,头往后抑,仿佛昏昏欲睡。突然又头伸过来,睁开眼睛,嘴微微睁开。我真不忍心看到这副模样,心里猜想他大概是患有轻微的精神病吧! 到了中大站,我走出地铁,开始为新一天的学习奔波。当我快走出地铁站时,背后实然传来了阵阵急促的板鞋声,不久一个熟悉的影子从我身旁飞过。我定晴一看,他不就是那个地铁上的奇葩男子?我没有犹豫,快速地跟了上去。不过他实在太猥琐,我都忍不住到q群里吐槽一下!我跟着那个人走出地铁站,发现他跑进了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但我没跟着跑进快餐店,因为我的任务是上学而不是侦探,也不是那种所谓的跟踪! 不各各位有没有经历过地铁到站不停的惊魂一幕,反正我是经历过了。就在昨天中午,我在中大地铁站等了7分钟才等到列车,而当时对面地铁已经过了两趟了。当我坐着姗姗来迟的列车来到磨碟沙时,上下车的人很少。不过从磨碟沙到新港东时,列车突然传来了驾驶员模糊的声音,大概是列车不会停靠新港东之类的话。果然,当地铁即将到达新港东站时,列车仅仅是放慢了一点速度,蓝色站台闪过了几秒钟后又迅速不见了。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景让我非常激动,还好我只是在琶洲下,不然就麻烦了! 地铁上的奇遇千千万万,但发生在这几天的我却没不忘记,这些场面我在广州大概很少见吧!一年级:周炎南

篇一:太空奇遇作文600字

太空奇遇作文600字

在一次大爆炸中,我偶然发现一种能让物体飞行的药水,它有着惊人的速度——每秒一亿千米,我灵机一动想:“如果我把它捐献给航空部,就可以研制出一艘能飞出太阳系,飞出银河系,飞到神秘莫测的宇宙中去的飞船。这样还可以为祖国争光!”想着我驾驶着我的飞船,到达了航空部,航空部对我致以感谢。没过几年,终于发明出来我梦想的飞船,别人都推举由我当宇航员,我只好从命了。

我穿着浅绿色的太空服,戴好了太空帽像一个大头人,我认为我特别英武,就像一位虎背熊腰的战士,走进了飞船。

刚发射,我屁股一颠,头一晃一晃的,弄得我东倒西歪。这速度也太快了,我低头一看,啊!地球都没有米粒大呢!飞了不远,我就看见了一个比月球还大的球体,我马上拿起了照相机,给它照起相来,谁知那个大球球转了个身,变成了一个怪物,令我大吃一惊,它是一个有嘴有眼睛的大圆形球,它的一双眼睛小得像灯笼,而嘴巴大得惊人。它老是张着嘴,样子笨笨的,它有手有脚,我给它照相的时候它总是摆出怪模样让我照,它撅起屁股,上面有一行字用英文写着:我很善良,我不会伤害你的。我看了,笑着点点头。通过它写的字我知道它只会写字,不会说话,所以它请求我教它说话。

我把飞船停到它的大脑袋上,就教它说话,别看它傻乎乎的,可它真的很聪明,不到半个月它就学会了说中文,我在它头顶呆了一年都会写文章了,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它还会唱歌了,说实话我感觉它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只是模样有些古怪罢了!

它告诉我它会变小,然后它变小了,进了我的飞船我们交了朋友,于是我们开始了新的旅程。

这个小东西很能吃,于是我给它起名叫“贪吃鬼”。它一天就把仓库里的食物全都吃光了,过了一会儿它又饿了,我也饿了,它把食物全吃了,我们没什么可吃的了,终于有一天贪吃鬼饿晕了,我想:我们不能再往前飞了,再往前飞它就会死了,说不定我也会死,于是我调转方向,往回飞,飞了十天我也饿坏了,我和贪吃鬼只好等死了。{地铁作文(600字)}.

我醒了,发现我不在飞船里,而是在床上,贪吃鬼还在尽情地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原来我在我家呀!妈妈说:“你们的飞船落到了河里,被我们发现了,把你们救了上来。”我高兴地笑了。

现在贪吃鬼还在我家,我们过着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

教师评语: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奇幻的世界,全文流畅自然,耐人回味。

篇二:小学作文:在地铁上发生的事

在地铁上发生的事

9月1日就要到了,于是我问妈妈要了点钱准备去上海书城买书。我可是条小书虫,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沉浸在书的海洋。

我买了票坐上了地铁,还好人不多,于是我挑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地铁开到了成山路站,这时走进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我想:老大爷站着多累啊!我应该帮帮他。可没等我站起来,对面的一个小伙子已经先让座了。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为我的犹豫而感到脸红。我开始打量起老爷爷:他是个矮小的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充满了慈祥。

这时人民广场站到了,我下了地铁刚要走到出口时,又看到了那位老爷爷,他手里还多了一张地图。我跑过去说:“老爷爷你在找什么呀?” 他看见我就笑着问我:“小朋友你知道人民公园在那里吗?”“我要去见一个人!”“当然,不就在人民广场旁边嘛!”我马上回答到,“我带您去吧!”“那就麻烦你了!”老爷爷高兴地说。于是我就带着老爷爷向人民广场方向走去。

可走了10分钟左右还是没找到人民公园,我有点范晕了,我着急的挠了挠脑袋四处张望着,终于在西北方向看到了人民公园的大门。我拉着爷爷的手快步走去。到了门口我对老爷爷说:“就是这儿,爷爷你进去吧,我走了!”“太谢谢你了小朋友!”爷爷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到。可我却不好意思的向他挥了挥手飞快地跑开了。

走在去书城的路上我看见了一则标语:迎世博,从我做起!我心里顿时觉得暖洋洋的!

篇三:地铁改变了生活

地铁改变了生活

湖南师大附小二(一)班 沈意可{地铁作文(600字)}.

周六下午,我与同学再次乘坐长沙的地铁体验生活,每到一个站台,总能发现出口不一样的风景,很是漂亮,设

计者可谓匠心独运啊!

首先,我发现地铁中也有一些商铺,只是不多。譬如,有良品铺子,但是地铁的良品铺子与外面的良品铺子不一样,因为在地铁里空间有限,店面租金很高,商家的经营成本也高,所以东西的售价也很高,但是外面的价格不一样,价格相对来说要低得多。

其次,地铁对周围的房价也带来了影响,地铁旁边的房子价格普遍高涨,因为人们住在哪里很方便,所以价格才会涨起来;车子因为有了地铁所以生意不太好做,价格下降了;在修地铁的时候马路经常不通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再次,地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为地铁的速度比较快,到达比较远的地方比较省时间、省钱。同时也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坐公交车、搭出租车不会那么的拥挤了。因为去某些地方乘坐地铁比开车更加的方便,也可以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我为长沙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感觉真高兴,真希望长沙的地铁网络早点畅通起来,让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丽!

篇四:地铁奇缘 地铁奇缘

一天,我和妈妈乘地铁二号线去光谷玩,不知为什么,随着列车的摇晃,我发现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一人,我顿时害怕起来。{地铁作文(600字)}.

突然,地铁广播叫了起来:欢迎乘坐时空地铁,这是公元208站,??我疑惑的看了看站牌,顿时惊呆了:公元208站、1911站??2049站,我又不可思议地向窗外一望,地铁好像穿梭时空隧道里??

车门打开了,我好奇地走出去,只见张飞手持长矛,正和士兵们一起向前冲杀,而敌军已经混乱一片,而曹操在众将士的拼死保护下冲出了重围。正当我看地起劲时,地铁突然响起了广播:请要上车的乘客马上上车,下一站是1911站。我回到了车上,觉得这一战很眼熟,哦,原来是三国里最著名的一战——赤壁之战呀!{地铁作文(600字)}.

我渐渐的明白了,这是一躺时光地铁,还来不急多想,地铁又报道:这是1911站,请需要的乘客下车??还没报完站名,我就迫不及待地抬头看了起来:天已经黑下来了,隐约看见熊秉坤站在楚望台上,朝着天空连开三枪,枪声震耳欲聋,四下一片喊声:“冲啊!夺下武昌城!”许多军人向城门冲去,枪声、叫喊声混成一片??

又过了一会儿,地铁广播报道:这是2049年,请需要的乘客下车??

“2049年?”,我对着广播喊到,“有没有搞错,整整过去了35年啊!”我往窗口一望,顿时惊呆了:我现在在500米的高空地铁站,旁边时不时飞来一辆有机翼的汽车,我往下看,发现陆地上几乎全是参天大树,而且上面还建了房子!最特别的是,人装上一个飞行器,想去哪去哪!我惊叹道:“这真的是2049年吗?世界级别城市啊!我可以提前看到,实在太爽了!”

“儿子,儿子快醒醒,到站了快下车!”妈妈用力地将我拍醒。

“轻点,我怎么在地铁二号线,我不是在时空地铁里吗?”

“什么时空地铁”妈妈把我“拖”出了地铁,只会胡思乱想!”

“我明明在时空地铁里,我在里面还看到了赤壁之战、辛亥革命开端和世界级别城市——武汉2049呢!” “那肯定是你在做梦吧!”

“不可能吧。”我小声说到

我不再争辩了,在大人哪里懂这些,这是我和时空地铁地铁的小秘密,是我与时空地铁的奇缘。

篇二:《我终于乘上地铁了作文800字》

盼望着,盼望着,地铁来了,我乘着地铁去爷爷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出家门,我就兴奋得不得了。一路上蹦蹦跳跳,像只小鸟似的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到了地铁口,我特地摆了个POSE,拍了张照,然后像箭一样冲进了地铁站。地铁站里一切都是新的,有舒适安全的扶手电梯、有五光十色的灯箱广告,有简便实用的售票机,站台上还有播放动画片的显示屏呢!我看得目瞪口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没等多久,喇叭里就传来悦耳的声音: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我伸着头,好奇地往前看。只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呜呜的声音,紧接着一阵清爽的风扑面而来,一眨眼,一辆绿白相间的地铁像变戏法似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可能是刚开通,地铁里的人真多啊。座位已经全部坐满,中间还站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带着小孩的父母,还有打扮时尚的姑娘小伙。大家的脸上都笑嘻嘻的,车厢里一片欢声笑语。人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兴奋聊天,我感觉整个气氛就像是过节一样。我却有点小失望,轻声嘀咕了句:没有位置了,我看不到窗外的风景了。话音刚落,一个叔叔立马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我。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谢谢,边上的阿姨紧接着说:我跟你换个位置吧,这样你就可以看见窗外的风景了。我开心极了,连忙道谢。快下车的时候,妈妈催了我好几次,我都舍不得离开。我觉得坐地铁的感觉好温馨啊! 出站台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我不小心被刷卡机夹了一下腰,我疼得立马掉下了眼泪。这时,一位穿着地铁制服的姐姐连忙跑过来,轻声地问我疼不疼,还让我摸了下刚才夹我的挡板,耐心地告诉我挡板其实是软的,还有小孩子过刷卡机的方法。我觉得她真够专业。后来,妈妈又顺便问起坐轮椅的爷爷怎么乘地铁的事情,有好几个工作人员跑过来告诉我们方法,还特地说到时候还会通知出站的地方去接爷爷呢,他们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我终于乘上了苏州地铁,她不仅现代时尚,而且温馨周到,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江苏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二年级:韩子健

篇三:《聊,城市(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聊,城市(600字)作文

我为我们毕业的那年深深感到悲哀。 其实我很早就在幻想那一天的到来,我们整整齐齐坐在六(一)的教室里,有人会哭,有人会大声站出来安慰我们。老师站在讲台上,沉默着。那天的黑板上,还留着昨天布置的作业,窗外还是那嘈杂的叫场,飘来一阵阵油腻的羊肉味。我们静静抽泣着。 但这只是幻想。 我们半路就散了,似一盘散沙一般,我举起手机,刚想拍下一张却都不见了踪影。我想到了拍毕业照的那天,我们47个人在愿望森林里,对着照相大叔,笑。猛然意识到,哦,毕业了。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吧。却还是忘怀不了那六年的曾经,不得不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人的一切,曾经的我们,懵懂无知,可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我悲哀于即使半路就散了,我也没能将他们忘记,悲哀于时光匆匆流逝,却了无痕迹,悲哀于这城市的人来人往,人心隔肚皮,更悲哀于我们的过去。 我们什么也没有忘,只是一时记不起了。 但我的小学同学们,你们又是否会记起我。我不想悲哀,不想回忆着这悲伤的岁月。胡乱一挥笔,就记下了万千迷离,究竟什么才是内心真正所渴望的。朋友啊,你可知道。 现如今,所有的东西都在不停更新着,全部的生命也在随之而比拼。梦中的江湖,人来人往,繁花似锦,为什么却又想隐居山林,笑看云卷云舒?这个世界更需要人才,精英,可尽管这样,新一代还是会跟上来,人心,很复杂。看事不能再只看表面了。 我只是希望,希望我的渴望不要变成奢望。 所有的东西,在那一瞬间,灰飞烟灭,像时间一样,不留一丝痕迹。初一:繁华中的平淡 篇一:“聊”作文

到了高三,教如何写议论文几乎成了写作教学的头等大事。学生的写作状态是:不想写,没东西写,有东西但不会写。高三的学生被过去的中考和未来的高考弄伤了,对母语写作没感觉。高三的写作教学还是要“唤醒”学生的感觉,多花点功夫深入到写作者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吃高一高二的老本,让学生花三四十分钟搞一些“蒙人”的拼凑文章。

如何写议论文,看起来是方法问题,实际上还是写作目的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发议论其实有很简单的理由:人是有讲道理的冲动的。为了表达自己,为了说服别人,我们才有了议论的动机;对一件事究竟怎么看、怎么想是一个人内在的逻辑需求;而将这种内在的逻辑性清楚完整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议论文,这应该是人内在的要求,生存生活的需求,具体到个人顶多就是观点立意表达有高下的差别,怎么会“不会写议论文呢”?

议论文应该想清楚再写,思路重于表达。不必每一篇都一气呵成,可以想想,聊聊,写写,改改,完全可以通过相互启发、激发、生发,在课堂上“聊”出一篇好文章来。 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而言,写议论文可教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要教写作知识,而是要教写作经验。写作难教的不是知识、方法、能力,而是观念的转变和思维的引导。从根本上说,语文是“象”学,是各种生命体验的交集,是具体而微的振荡往复。同时,议论文教学的实践也说明,给一个空泛的题目让学生不知所云,还不如让他们围绕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件时事展开具体的评论,有的放矢,有感而发。这样的写作活动类似于微型的演讲与辩论。

从议论文写作的学习规律来看,“评论类”写作是要充分重视的,这是由记叙向议论的过渡。特别是时事评论类,较经典的文学评论而言,它看起来似乎不那么“语文”。让学生评判世事不仅是为了评判是非,更不是为了在辩论场上一较高下,而是借这个评判的过程学以致用,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信息开掘思考,获得一种打开思路的扶手和触点,从观点到分析,尤其能帮助学生在说与写中营造“主观说理”的空间。写作的教与学都有随机生成的特点,充满了智慧,这是“聊”作

文的理性基础。

通过“聊”,有可能帮助学生从随大流式的“假思考”逐步走向具体细致的“有思考”。比如必修教材“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学后,我让学生写了《钢琴师》的影评。原以为教材收录了《辛德勒名单》的剧本节选,也配备了相关视频,学生对“纳粹军官”这一敏感特殊的身份有一点了解,和《钢琴师》中的同一身份者能做一点比较式分析。结果近110名学生超过一半是非此即彼式的逻辑:《辛》中的纳粹军官人性泯灭,《钢》中的则是善良人性的代表。――这个比较确实有一点难度,但这样的结论也是典型的假思考。课外跟几个学生聊了聊,他们普遍认为纳粹军官没有杀死犹太人就是善良和有人性,并且认为大家都这么觉得――这可能是个无疑处寻疑的教学机会。课堂评讲时,不如先不谈“写得怎么样”,而是先谈“写了什么”。

我问学生:如果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你们怎么评价杀人者?学生大多说:是犯罪;或者质疑:是打仗吗?有仇吗?不会是神经病吧?我说:合不合“情”姑且不谈,大概杀人总要有点理由的吧。学生点头。我又问:如果一个人没有杀了另一个人,你们怎么评价这个没杀人的人?学生表示为难,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有人说:如果是宽恕而放弃报复的人,这个人就境界很高。我再问:两个人之间不认识,没有仇,一个人不杀另一个人算不算善良?――问到这里,已经有学生觉得我有点莫名其妙了,显然在说些未经思考的昏话。――这同样是我对他们作文的评价。看来堆砌了“人性”“良知”这些漂亮话的文章未必不是装腔作势的花架子。

又有学生问:影片中的军官没杀了钢琴师,总和一般的纳粹军官有些区别吧?――确实如此。这个设问也确实能帮助写作者进入理性的比较阶段。电影《钢琴师》中的纳粹军官最后对钢琴师说的是:“不要感谢我,感谢上帝吧”;原著《死亡的城市》中他说的是:“如果你

和我都熬过了这地狱般的五年,那就是上帝的意愿让我们活下去。”无论原著还是改编的电影都提到了“上帝”,这是某种超越个人的力量,这是在中国大陆的课堂很少涉及甚至故意绕过的内容,这中间隔着文化和信仰的重重盲区,何况是势单力薄的一节语文课?但作为教师,我至少可以提供一些信息而不是结论。我可以告诉迷惑的学生,对于“上帝”和“良知”,希特勒说过的话是“我要让世界知道,所谓良知不过是犹太人的想象”;《钢琴师》中的纳粹军官说要钢琴师“感谢上帝”即不认为是他救了人,而是因为基督徒和犹太人都信奉上帝;《十诫》更是明示:“流人血者必流血。”――这样比较下来就知道《钢》中的纳粹军官不是善良和人性的代表,而是人性没有泯灭殆尽的体现:他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也救了一个无辜的人。 这样具体地聊了文章中的一个问题后,不少学生开始不满意“初稿”,开始重新考虑一些并未深思熟虑的“观点”。比如:影片中的音乐是“活着”的标志吗?(其实是文明的标志,原著写道:“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望,生存是他最大的杰作。”)影片结尾钢琴师再奏名曲时有幸福感吗?(其实无论演奏什么,他都是劫后余生的逃亡者,不可能有“幸福感”的美化,这将意味着导演、演员对自己民族的背叛)??

如果只是写一篇影评,写完读几篇高分范文,可能就会错失了学生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这真是莫大的遗憾。高中的写作活动,应该尽可能让学生的写作有一点创作意识、融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些生活的滋味。

其实学生并不总是“不善于质疑的”。看看这些作文题目:《听听不同的声音》,《要比作者还聪明》,《教育也要教“疑”》,《“分歧”的价值》,《这也是事实》;他们知道:“对同一个事物(一个人或一个民

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事件等等),由于立场、观点、方法、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差异,常常形成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看法和评价”,“粉饰、歪曲、篡改历史和现实,漠视甚至隐瞒真相,编造谎言,欺骗公众以牟私利以售其奸,这在中外的历史上和现实里都不乏其例”,“从国家和社会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允许甚至鼓励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让人“信”的教育和让人“疑”的教育。把结论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失去了对事情的基本的判断能力,只能接受,而不能思考,“偏见是如何产生的?”??最可笑的情况是,我们一边抱怨学生不肯思考,一边粗暴地判断他们不能思考,最终泯灭了很多学生思考的自信。――聊一聊,可以照亮一些教师不知道的教学盲区。 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对啊”“是啊”“没什么想说的”的学生往往写作平平,叙事无情、议论无理。这一大批作文中下的学生除了不愿思考外,大概这种含混的表达习惯也会妨碍他们的思考。评论不仅要针对现象,更要注意探究社会根源。事实与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必须经过思考、分析、推论,观点才能被人接受。所谓教写议论文,应该多增加这些方面的提示和帮助,先想再写,写过再想,聊聊写写,由少到多,由浅到不浅(不需要人人都深刻)。

教学生写时评,则能推动他们的积极思维。如果只披露事件却不做分析,对学生而言可能是有害的。这可能会让他混淆本质不同的“类似事件”,让他对世界只有一个粗暴的印象。学生每天接触社会事件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而教师应该关注的则是:他是如何思考的,他有没有想到去探究原因,他会不会推测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他能否预料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他能否从中获得启示,他能不能想到对同一事件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评价??时评的写作教学应当利用这些问题去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学会全面深刻地剖析现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养成冷静观察、理性分析的习惯,让学生强烈意识到与社会的联系。教师利用社会课堂,让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写作教学才能培养公民精神,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给学生的一生留下点什么。

时评写作的目的并不在于发惊人之论,而是教学生如何剖析世事,一步步发现真相,写作文也不妨“聊”作文。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情感和思考的触发点,这个“点”可以是一部电影,也可以是一件社会新闻;这是在提醒学生和教师:写作本来就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