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中暑怎么办


篇一:《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施工现场中暑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中暑前一般会出现胸闷、头晕、口渴、呼吸不畅、无力等征兆。

2、应急组织及职责

现场中暑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见框图。

现场中暑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机构框图

2.1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机构

2.1.1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

总指挥:项目书记

副指挥: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2.1.2救护组: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

2.1.3保障组: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成员由项目部物资部人员组成。

2.1.4善后组: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

2.2应急岗位职责

2.2.1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事件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不同级别响应程序,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2.2救护组职责: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负责中暑人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有需要的做好转送工作。

2.2.3保障组职责: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2.2.4善后组职责:妥善安置中暑人员和接待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处置

3.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3.1.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3.1.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3.1.3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3.2重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3.2.1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3.2.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3.2.3立即联系车辆,由救护组送至医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

3.2.4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4、注意事项

4.1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4.2不要给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5、附件

5.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以及对外求援的联系方式(表格

形式)。

5.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表格形式)。

5.3规范化格式文本。

5.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现场工程部提供)

5.5有关协议和备忘录。

篇二:《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时间:2014年6月10日

地点:会议室

授课:李新欣

内容: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1.中暑的预防:

(1).加强通风和降温设施,隔离热源.

(2,.合理安排劳动与沐息时间,如:早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的休息时间;高温期间增加班次,减少日晒时间。

(3).加强个人防护.在烈日下工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以防烈日直接照射头部:穿浅色衣服,不应赤脚作业.

(4).施工现场必须配备防暑降温措施,如:现场

必须设有足够的茶水,绿豆扬或汽水等.按时发放人

丹,十滴水等降温药品.

(5).高温季节前,做好预防查体工作.

2.中暑的急救:

如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总中暑怎么办}.

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仰卧躺下休息.解开腰带和衣扣.并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放在额头上,以帮助散热降温.如病人意识不清,可用手指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待病人清醒后,给喝一些含盐的凉开水、浓茶或清凉饮料,也可口服清凉药物.如:人丹、十滴水等.中暑轻的病人。

篇三:《中暑应急预案》

2 一、目的:

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分公司安全生产;

2、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避免和减轻因高温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

3、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车间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能力,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4、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车间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基本情况:

1、车间员工在仓库旁制作场地动火作业,因长期高温,机械班组一名员工发上中暑倒在地上。

三、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定于2012年6月19日 四、预案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1、高温中暑事故组织机构 总指挥:周金培 主要责任: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3 副总指挥:胡志兵 闫登明 李怀亮 主要责任: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b、协调现场人员统一调度工作;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宁 锋 主要责任:a、传达、联络各班组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路线的畅通及现场警戒;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c、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组职责: ⑴、事故处理组(宁 锋、闫登明):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救,抢救中暑人员; ⑵、医疗救护组(付子轩、张建波、马 骏、苑伟亮):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者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⑶、警戒联络组(宁 锋):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道路交通,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事故的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记录演练全过程。 ⑷、后勤保障小组(宁 锋):主要任务是听从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使用的担架,及中暑药品保障供应。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由苑伟亮模拟作业人员中暑。模拟事故:1、事故发生10:50,作业人员中暑倒在地上。处置过程:1、10时50分班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车间主任。2、10时51分车间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通知车间安全员。3、10时51分现场人员将中暑员工抬至阴凉通风处,防止二次伤害,等待医疗救护组。4、现场警戒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事故现场。5、救护组立即携带急救箱到演练现场,迅速判断病情;急救步骤:①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头部抬高,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②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③补水: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一些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④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⑤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可采用头部冷敷,应在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

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5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6、中暑人员缓慢苏醒,演练结束,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 5 过程。7、现场指挥人员向总指挥周金培报告演练完毕,由总指挥作简单的演练总结,宣布结束! 六、救援设备及物资: 担架一个、医药箱(50%酒精、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各种消毒液及物品、手电筒、对讲机、),毛巾、脸盆、冷饮水瓶 七、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的记录演习得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现场人员情况。 2、后勤保障组在9点之前把所有演习人员及物资运送到演练场所,后勤相关物资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急救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4、总指挥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恢复作业秩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作业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救援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急救预案实施的有序进行,为抢救争取了时间,达到了演练的目的。 八、车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联系电话: 车间主任: 周金培 电话:15076530888 车间安全员: 宁 锋 电话:15100506079 机械作业长: 李怀亮 电话:13582907114 电气作业长: 闫登明 电话:18716083086事故发生于6月19日10:50,作业人员中暑倒在地上。处置过程:1、10时50分班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车间主任。2、10时51分车间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通知车间安全员。救护组立即携带急救箱到演练现场,迅速判断病情;急救步骤: ①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头部抬高,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②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③补水: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一些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④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⑤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可采用头部冷敷,应在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5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6、中暑人员缓慢苏醒,演练结束,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过程。7、现场指挥人员向总指挥周金培报告演练完毕,由总指挥作简单的演练总结,宣布结束!

篇四:《一中暑培心得体会》

德者,才之帅也

在一中的第一堂课,是从我的暑期培训的那一刻,正式开始的,作为一名刚步入校园的新老师,这样的培训机会对于我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在两天的培训中,我认识了大量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及班主任;细心聆听了他们绘声绘色的报告,他们的侃侃而谈,精彩的讲说,让我的内心既佩服又倍感压力。因为我深知台上的他们,只是代表了一中老师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没有机会上台的骨干教师,能与这样的老师共事,我想是我人生职业生涯之幸,他们身上有无数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将成为我之后工作的榜样。

在暑期培训的报告会中,五位班主任把他们带班的体验讲的深入浅出,让我认识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对管理能力的一种挑战;校领导关于“明确德育现状途径,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报告,以专业扎实的基本功为根底,其中穿插了大量鲜活生动、令人深思的哲理小故事,让我对于德育有了深入的理解;“新课改”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做报告的老师满载着在教育先进地方学习到的新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及他们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

班主任工作和新课改对于“初出茅庐”的我,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自己没有全面的去关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很难深入体会班主任工作之繁复;没有一线教学的经验,很难对新课改有灵活的发挥,在这两方面,我需要通过更过的时间来磨砺自己,提升自我。而“德育”,不仅贯穿学生一生的成长中,更是一个年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内在能力。

在现代所编的教育学教材中,对于德育的理解为道德教育,而学校的德育,一般说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的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这些概念更多的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德育”观念,更多的对于德,育,

教,道等的零星阐释。但是,我们现在再来具体深入的谈德育的核心内容,很难逾越古人的一些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历来把“德”看的高于一切。《大学》中首篇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古人的观念中,德行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努力具有的一种内在能力。《易经》中同样提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的“厚德”是儒家追寻的理想人格,这里的德包括孝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道德品行。《论语》一书是孔子思想的集中展现,该书以“仁”为核心观念,涉及到了国家的治理,制度的完善,人的品行、交友等各方面,其中有大量的关于道德的深刻阐释,更有对于德本身的一些褒奖,“仁”以及以其为中心展现的观念更是传统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子曰:“有德者必有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在儒家的观念中,德是一个人内在最重要的品质,犹如水之源头,树之根蒂。在现代社会中,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语文教师,我认为,阅读传统经典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熏陶自我,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于德有一个深刻的领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时常会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觉,学习好的学生一切都好,以后一定会成才。经过一些实践证明却并非如此,曾经有一项调查,追踪了二十年后一群学生的职业和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是那些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出色,反而当年的中等以上资历的学生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调查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成绩反映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低,而一个人德行、性格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决定着他的一生。可见,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它似乎不能用成绩这么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但是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智力与品行,才与德,哪一个更重要?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有精辟的议论,他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

之谓德。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远比才重要,对于人的影响深远。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通俗讲法,智育没有德育的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的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的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这些言论对于我们的教育启发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知识本身的传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外,对于学生的德行、品行、性格、心理、价值观等等方面都有一个足够的重视,绝不能做那种教条、古板的,以成绩来评定学生好坏,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的老师。

德,对于学生来说是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德更多的蕴含在我们的师德师风乃至人生中,有德行的老师必是一位好的老师。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学校的发展之基。师德更是一个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老师应该首先学习的第一课,有了良好的师德,之后的教育之路才不会走偏。师德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同时关乎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德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精神。德才兼备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健全的学生,名师出高徒,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同时多读传统文化经典,古今中外的各类名著,吾日三省吾身,把个人的修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说教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倦,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却会对学生产生微妙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的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姿态、情绪、言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正能量。

两天的暑期培训虽然短暂,每个老师的报告却在我的脑中久久盘旋,让我联想到了以后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于未来的工作,我知道会遇到困难,却满怀信心。有人说,高中老师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职业,可我一点也不这么觉得。现

代社会中,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辛酸,远没有我们表面看上去那么的轻松,你要说老师比其他行业更辛苦,其实都差不多。当然,老师这个职业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它需要我们用心的付出,需要我们的耐心,责任心,信心„„这些对于我来说,并不可怕,因为我深爱这个职业,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于这份工作,我持此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不管以后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要退缩,都不会忘了自己的初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培育学生,成就自己!

2014年9月2日星期二 小雨记于红安县城黄双

篇五:《中暑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诱因

(1)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多,在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高和湿度大,气流小而导致人体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失去平衡,体温调节受到障碍,而发生中暑事故。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暑等三种。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惊慌、眼花、耳鸣、恶心、大量出汗、全身疲乏、体温略高(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表现有下列症状之一者: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弱而快等情况。

重症中暑: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

2、事故区域:渝开发新干线大厦工程

3、造成的危害程序为三级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二)职责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

在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