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耐心的人


篇一:《班会——做一个耐心细致的人》

班会主题:做一个耐心细致的人

教育目的:让学生知道马虎的危害,提高学生养成耐心细致好习惯的意识,知道培养耐心细致好习惯的方法,并努力培养自己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育方式:游戏、讨论、访谈等

过程设计:

一、宣布班会主题。

主持人(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三、三班《做一个耐心细致的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发现问题:马虎及马虎的危害

主持人(甲)导入:首先我想对同学们进行一下采访:你认为现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同学们回答:马虎、不细心、慌慌张张„„

主持人(乙):马虎这个毛病在很多同学身上都存在过。我先自我检讨,我也常犯“小马虎”。那你们呢,谁出现过马虎的现象?

同学们举手表示。

主持人(乙)采访同学,请同学说说发生在他身上的马虎事。

主持人(甲):这么多同学都出现过马虎的现象,难怪老师和家长经常说咱们总是让他们气不得乐不得的。下面这个同学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请欣赏李庭芳、刘梓琪同学说的相声《小马虎》。

主持人(乙):这个小马虎真够马虎的,要这样下去,谁敢让他做事啊!这还只是个人的小马虎,下面这件马虎事可就不只是个人的了,它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的航天事业的发展。请欣赏故事《一个小数点的代价》

主持人(甲)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指名说感想。

三、解决问题:如何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主持人(乙):一个小数点,葬送了一个人的生命,葬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延缓了一个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可见,“马虎”这个毛病不容忽视。我们都知道“马虎”就是粗心、做事不细致,而做事不细致又往往与做事没耐心相关联。因为没耐心,所以做事应付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那这节班会课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耐心细致”这个话题。

主持人(甲):同学们都知道:咱们学校的校训是——(同学们说:习惯成就未来),咱们学校自建校以来就进行的好习惯培养工程,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在做人、做事、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好习惯,为我们以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乙):“耐心细致”就是这项工程的重要一环。那你知道该如何才能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吗?看,这就来了一个小马虎,同学们看看他犯什么马虎了,都帮他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吧。

情景剧:

1、吃饭早饭,爷爷拿着车钥匙边下楼边喊:“郝峥涵,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该上学了。”郝峥涵拿着书包就走了。(同学们发现问题,说出:书本和笔袋还在桌子上呢。)

主持人(甲):你有什么办法帮助郝峥涵改掉这个毛病?

请学生回答。

下了车,郝峥涵和爷爷说“再见”后就向学校跑去,被小哨兵拦住了。(同学们说出:没带小黄帽)

主持人(乙):针对忘带小黄帽、领巾、胸卡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 请学生回答。

主持人(甲):在家里,你是否发生过下面这样的事呢?

2、李庭芳正在卫生间洗手,听到妈妈喊:“李庭芳,帮妈妈去地下室拿棵葱来。”他扭头就走。(同学们发现:他忘记把水龙头关上了。)

主持人(甲):忘关水龙头可不是一件小事。前些天,我们小区里有一家水龙头忘关就出门了,结果不仅浪费了很多水,连家具都泡坏了。

主持人(乙):还有电灯、电扇等电器的开关、煤气灶的开关等,忘记关可就不只是浪费的问题,还关系到人身安危呢。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吗?

请学生回答。

主持人(甲):同学们说得真好。不仅我们自己要这么做,还要提醒周围的人也要这样做。那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让同学们给你出出主意吗?

同学提出形近字、同音字易错、丢题落题等现象。其余同学纷纷帮忙出主意。 主持人(甲):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是不是更有信心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了呢?

主持人(乙):看同学们这么有决心、这么有信心,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的。我听说邢老师还有几个帮助我们提高耐心细致能力的小游戏,能让我们在玩中也能发展能力养成好习惯。下面我们请老师给我们推荐一下吧。

四、班主任推荐小游戏:

1、找不同。(出示幻灯片)请找得又快又准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2、拼图和多米诺骨牌游戏。(因为曾经向同学推荐过,所以用幻灯片出示同学们游戏时的照片、视频。)请做过这两种游戏的同学介绍自己做游戏时的感受。

五、总结发言。

(一)班主任总结发言

同学们,经常做这些游戏能锻炼我们全面思考、细心观察、做事有条理等方面的能力,但要真正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还需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更为用心、耐心、细心,并持之以恒。我相信,我们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每一个人都能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的。{做一个耐心的人}.

(二)主持人总结:主持人(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丢掉小马虎,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继而不断养成更多的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成长,伴随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本次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 小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一个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减慢飞船的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请示中央,决定将实况向全国人民公布。电视台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

科马洛夫的亲人被请到地面指挥台,指挥中心的首长通知科马洛夫与亲人通话。科马洛夫控制着自己的激动:“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先把这次飞行的情况向您汇报„..”。生命在一分一秒中消逝,科马洛夫目光泰然,态度从容,他整整汇报了几分钟。汇报完毕,国家领导人接过话筒宣布:“我代表最高苏维埃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当问及科马洛夫有什么要求时,科马洛夫眼含热泪:“谢谢,谢谢最高苏维埃授予我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宇航员,为祖国的宇航事业献身我无怨无悔!”领导人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老母亲,母亲老泪纵横,心如刀绞,泣不成声。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她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妻子。妻子拿着话筒只说了一句话:“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

来了。科马洛夫12岁的女儿接过话筒,泣不成声。科马洛夫微笑着说:“女儿,你要坚强,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的英雄,我是你的女儿,我一定会坚强地生活。”刚毅的科马洛夫不禁落泪了,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要记住这个日子,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要到坟前献一朵花,向爸爸汇报学习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永别的时刻到了——飞船坠地,电视图象消失。整个苏联一片肃静,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地方默默地哀悼。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附:相声小段文本《小马虎》

甲: 你说我咋就那么可恨呢!

乙:那你一定又做了对不起老师和班级同学的事了。

甲:那是不可能的,我可不像你,动不动就给班级抹点黑,回家还和你爸爸吹牛,说你受到老师表扬了。

乙:你胡说啥呀!哪有的事呀,我可是最诚实的人。

甲:谁让你捕风捉影地说我做了对不起老师和班级同学的事了。

乙:这可不是我捕风捉影,是你自己一上来,就说(学甲)“你说我咋就那么可恨呢!”。

甲:你不了解情况,今天我值日,应该带抹布,可早晨上学一着急我给忘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对工作不认真,做事马虎感到可恨。

篇二:《做一个有耐心的教师》

做一个有耐心的教师

李店镇小 汪贤安

有人说,作为教师,光有满腔的爱而缺乏耐心,那不是真正的爱。这话颇有道理。我认为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便是耐心。我们不奢求辉煌,只需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用朴素的爱与耐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就够了。说到这里我先给大家说说网上的两则报道吧

例子1:2009年3月24日,湖南的一个叫徐远方的女中学生,在她生日的前夜,因为不想再写检讨书了,从学校的五楼教室越窗跳了下去,自杀身亡,年仅13岁。据徐远方的同学称,写检讨是他们的班规,只要学生犯了错误,都要被老师逼着写检讨书,让学生一遍遍痛骂自己、侮辱自己。大多数学生都写过检讨书,徐远方被罚写检讨书10多次,她觉得“很羞辱”,故有跳楼之举。(4月9日《成都商报》报道)。

例子2:去年的3月23日,重庆有个叫太平中学的初一年级的几个学生,因为在晚自习时间翻墙出去玩耍,被班主任用烟头烫伤,其中一个叫陈余的学生手臂上烫了3个伤口,另一个同学经诊断是深2度烧伤。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结果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老师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这样的做法却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恶果。 教书育人,本来是一个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的老师越来越常用的“教育”手段是罚,罚站、罚跪、罚写检讨书,罚写作业,当然也有体罚现象存在。这是教师缺乏耐心的典型例子。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就容不得学生犯错呢?试想:如果学生都很听话,百分之百守纪律,那还是孩子吗?如果孩子都是“完人”了,还要学校干什么?这不是说气话,这关系到教育应该走什么路,应该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子的问题。

一、教师为什么会失去了耐心?

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跟你最有感情的,是你“骂”得最多的学生。这说明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也知道感恩。如果我们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也许他们比“听话的好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孩子的心地比成人要纯真得多,敏感得多,同样是“骂”,你是歧视的辱骂,还是恨铁不成钢的“骂”,他心里最明白。如果你的“骂”里有爱,对他有热望,他绝不会恨你,更不会逼得他寻短见。

据我所知,我们大多数教师是热情有余而耐心不足。那么我们教师为什么会失去耐心呢?说白了,是功利思想在作祟,为了高分,为了成绩,我们失去了耐心。

二、教育不能没有耐心

前面说了功利意识导致“教师耐心缺失”。其实,每个老师都知道只要你多给学生一点耐心,一定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然而就这样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却难以做到。经常在学生幼稚的错误中,大动肝火,渐渐吝啬了对他们的微笑,失去了耐心,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面孔和严厉的叱责。而教师的脾气暴躁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越来越笨,越来越难教育? 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老师会“敬而远之”。而且“气大伤身”,每次把自己气得半死,学生还莫名其妙,甚至不以为然。请我们仔细想想,生气又有何益?不但改变不了现状,还伤了自己的心,何苦呢?而拿生气、发脾气的方式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又会有多

少效果?微乎其微呀!也许学生一时怕了,可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到时候真的叫火上加油,为师者又该怒气冲天了吧,这真是恶性循环啊!

老教师都有体会,自己刚教书的时候,年轻气盛,总是热情有余,耐心不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学阅历的丰富,我们会渐渐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论是对待优等生,还是后进生,耐心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重要展现,同时也是征服学生的重要武器。《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中提到:“教师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它举到这样一个经典案例:

北京行知学校投资兴建人年逾八旬的徐老太太,有个古怪的招生原则——专门招收那些被各个中学“放弃”的学生。有一个叫“小蘑菇”的孩子,虽然只有十三四岁,却已是闻名遐尔,用酒瓶子砸人就有三四次了,就连他父亲也拿他没办法,想亲自跑到派出所里托关系把他弄去劳教。徐老太得知消息后,“三顾茅庐”说服“小蘑菇”到行知学校上学。每当“小蘑菇”打架、恶作剧的时候,徐老太总是对他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耐心长谈,还适时的对他进行表扬,经过70多次耐心沟通后,“小蘑菇”渐渐开始转变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徐老太对“小蘑菇”每一次进步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相信“小蘑菇”还是一个很听话,能够教育好的学生。

阅读了这则案例后,我不禁为徐老太百分之百的耐心所折服。我想假如没有徐老太耐心的70多次谈话,和“三顾茅庐”,“小蘑菇”也许真的会被父亲送到劳教所。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教师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嚷道:“都说过几遍了,你还这么做?”、“你简直无药可救!”„„事实上,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是耐心。教育学生不是一次二次就能成功的。如果对学生的教育仅是简简单单的几次说教就能起到作用的话,就不需要我们老师了。我们其实都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有一些缺点会经常反复,所以我们要容忍学生一次次地“旧病复发”, 根本就不需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大声吆喝,而应该拿出百分百的耐心教育学生,始终要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他们一次次战胜自己,引导他们反复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三、教学更需要耐心

目前不但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缺乏耐心,而且课堂教学上也缺少耐心。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次写作课上,老师布置了题目为《梦》的说话作文,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梦”。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说:“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说完,其他孩子和老师一起哄笑起来„„转眼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小男孩已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高检院工作。他在给当年的语文教师的一封信中,把那没有说完的“说话作文”写给老师: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夏的鲜花盗去/装扮春天的风流/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手。{做一个耐心的人}.

多么奇特的想象呀!在孩子童话般的意象中,老鼠也可以是代表真善美的英雄。面对这封来信,这位语文教师不无遗憾地说:“如果当时的我能多一点耐心,就不会打破这个孩子美丽的梦。”我相信这不只是一个故事,因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也和那位语文老师一样缺乏足够的耐心与宽容,也许他们是出于善良的愿望和负责的态度,当学生的思维稍一偏离“正轨”,便忧心忡忡地厉

声喝住,强行用成人的习惯思维去“匡正”;学生的回答稍有小错,就急不可耐地将“标准答案”和盘托出。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因怕犯错误而回避错误,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思考,更不要奢谈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了。此时再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他们张扬个性、放飞思维,恐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了。

一位日本教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在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他发现有个孩子画了个方苹果,就蹲下身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孩子回答说:“我看见爸爸买回家的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滚下来了。”老师立即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日本教师却耐着性子循循善诱,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孩子的言行或想法难免超出常规,作为教师,当面对孩子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要做的不是急于判断对与错,而应耐心、再耐心地倾听,这样,创新的种子才可能破土而出。

四、耐心反应教师的修养

耐心能如实地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老师应该有老师的形象,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心平气和。作为一个老师,任何发火或者冲动其实都是在暴露自己的缺点,只有冷静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戴。

五、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

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在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最重要的条件是“能耐心引导并懂得教育学生”。爱迪生的老师不是因为没有耐心才失去了对这位天才的科学家的教育吗?正是因为爱迪生妈妈的耐心,才有了蜚声世界的大发明家。假如我们教师都能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关爱的话,奇迹就会发生。

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耐心的教师!

篇三:《做一个耐心的妈妈终版》

做一个耐心的妈妈

有很多妈妈对我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性,脾气大。他们好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有什么事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莫名其妙地哭闹,或摔东西,或打人。或者孩子在幼儿园里上课不能专心,老师讲课时他们老是乱跑乱动,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搞得老师很无奈,自己也很无奈。

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有孩子的发展特点原因,有孩子的天性和性格的原因,也有孩子身体或心理方面原因,还有由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孩子对家长的模仿,或父母不能耐心地对待孩子而使孩子有不安全感或焦虑感等等原因。

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也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温和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健康的方面发展。只有在父母温和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帮助下,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很好地发展出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有消极暴躁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不良和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在社会上不能耐心对待孩子的现象很普遍。一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上有老,下有小,中有自己的事业等,社会上和心理上的压力都很大,因此很难让自己能够真正沉静下来对待孩子,尤其是在孩子也有不良情绪时。二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作家长的开始对孩子的要求提高了,也不由更多地关注到孩子不足的地方,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等。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不能耐心,孩子便不会有耐性。父母中,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因为妈妈跟孩子一起相处的时间比爸爸多。所以

妈妈的言行和教养模式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个耐心的妈妈,能够从孩子0岁开始耐心地对待孩子,满足孩子发展过程中应得的心理和生活欲求,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开朗、自信、阳光、信任他人及能够自制、有耐性的人,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上面那些状况的发生。

那如何做一个耐心的妈妈?今天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些交流。 0-1岁的孩子。

对于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妈妈要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即饿了给吃的,哭了赶紧去抱抱,亲一亲等。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我们要给予孩子持续稳定的爱,尽量耐心地满足孩子一切的身心需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开朗、自信、信任他人、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切忌因为孩子哭闹而心烦,而冷落孩子,或给孩子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