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347210心若止水


篇一:《心若止水》

龙源期刊网 .cn

心若止水

作者:王章材

来源:《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4年第03期

从象牙塔跨入学校任教,我豪情万丈,梦想成名成家,一门心思想在班主任的征途上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魏书生、李镇西是我崇拜的偶像,著书立说是我最大的梦想。然而,时过境迁,我的梦想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原来,是我的心太浮躁所致。我突然明白,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班主任要心若止水。

不要总想着成名。想成名,没错,但若时时处处想着成名,则有可能成为“名”的奴隶,和成名有关的事,乐此不疲,趋之若骛;和成名无关的事,冷漠以对,避之不及。这样的名只能是虚名——好高骛远、追名逐利的虚名。班主任既要胸怀理想,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若如此,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就走向了成功。因此,班主任要立足于脚下那片坚实的土地——班级。

不要轻易克隆名家。当下,模仿风盛行,班主任对“名家崇拜”较之以往也可谓愈演愈烈,这应引起同行的警惕和深思。究其原因,还是班主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作祟。魏书生的点亮盏盏心灯、确立座右铭、自我精神充电、坚持道德长跑、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的做法,李镇西的自我教育、集体力量、学生干部自治、权威转化……被有些班主任不加审视和甄别,不考虑个体和班情,拿来就试,拿来即用,则未必有效果。

向名“老班”学习,借鉴名“老班”的经验,展示谦虚的低姿态,本无可厚非。而现实是,有的班主任刻意模仿名“老班”的一招一式,依葫芦画瓢地复制名“老班”的管理经验,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东施效颦,迷失自我。每个班主任都是独立存在的活生生的个体,其治班风格和他的经历、气质、学识、才华、魅力等息息相关。如此,一味奉行“拿来主义”,学到的只是表象——招式,却不可能学到名“老班”的精髓,最终会贻误自我发展。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多学道,少学器,乃为班主任自我发展的上策。 不要醉心已成名。“鸟的翅膀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有些班主任刚刚取得一点成绩,便以为大功告成,热衷于出书、办讲座、作报告,把自己粉饰成了不起的“名家”“大家”。此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两个趋向:一是所谓的名班主任再也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唯“我”独尊,唯“我”为大;二是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志得意满,固步自封,难有更大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班主任的自我发展,需要日积月累的打磨,需要安之若素的修炼。魏书生、李镇西,如果没有此前的积淀和此后的努力,他们能达到今天的高度吗?与他们相比,我们所谓的已“成名”,是不是就显得局促,显得空洞,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呢?

篇二:《心若止水》

心若止水

------2014春节有感

窗外,绵绵珠帘般渐入浮尘的细雨晕散在天际,仿佛古画中的墨荷正翘首傲立,不失端庄典雅,却也略显淡雅清俏。

倚窗对月,回眸抬望映入池中清瘦的身影,不觉淡笑一声。今夜周围的气氛出奇的温馨,蒙蒙细雨装点着清冷的夜,层层迷雾四散开来,而我却出奇的平静,暗暗发笑,这是过年了吗?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对年的渴望。。。。。。。。 许是吹了太久的凉风,只觉四肢冰凉,便起身行至屋内。擦肩而过了喜庆吉祥的春联。屋里自是不同于屋外,家里的亲戚朋友在闲聊,扯着东家的家常揪着西家的琐事,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属是祖母和母亲忙不过来,叫我帮她们包饺子。我心中嘀咕:但愿别漏出太多难堪,便心不甘情不愿地挪过去。母亲说:“那个女孩不学包饺子?”并不断嫌我笨手笨脚。我小心翼翼地翻转着薄厚适度的饺子皮,轻叹一声,:“女儿家啊。。。”母亲耐心地指导着我,我悉心听着,只觉得听到的仿佛天方夜谭了,有些晕晕然了。之后,时光便在母亲的唠叨声我的忍耐中消逝了。我心中嘀咕:有什么好不好,包成这样我已超常发挥了,凑合凑合填饱肚子就ok了。接下来便是又一轮的说教。。。。。。。

夜幕降临,雨后的空气特别怡人,透着一丝高贵洁气。此时一阵稚嫩的童音悄然划破了四周的静谧,略带几丝兴奋和期许:“姑姑,你为何把硬币塞到饺子里?”我笑了笑,小傻冒,包硬币在饺子里,当然寓意财源广进,福运亨通,只是新年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你大可在每个饺子里包上硬币,自欺欺人一番,不过只是想想也便作罢,让他们幸运幸运也好。估摸着时候不早了,小孩子慌着出去放炮了,只怕又要闹腾一番,我丝毫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感觉,便起身倚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望向窗外:这些年,也许是人生经历与阅历的逐渐深入,倒也习惯了一个人自由自在,不愿人前过分张扬,只求心若止水,平静无波。

不知什么时候天放晴了,春节的月色经过雨的洗礼出起点明媚,遥远地招摇,光辉熠熠,倚着群星璀璨夺目,想必月中嫦娥也赶来凑热闹,讨个喜庆。此时,月光如水,仿佛花魁翩翩映着水波的眼眸,令人怜惜。茶未饮完,便听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在前一瞬仿佛定格的宁静中,当真是一个眨眼的存在,干涩地笑了一声,不由得怀想起儿时,仿佛拥有整个世界的关怀,无忧无虑,吃喝玩乐,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那只能是一个渗入骨髓的记忆,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梦。 习惯了对世事的不争不辩,习惯了对生活的心如止水,一切的一切,到头来皆是一场空。

拨开尘世,抛离红尘,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任世事流转,时过境迁,心如止水的心境,便是永恒。

月光洋洒,倾泻了一身薄霜。

2014 的春节,就在我平静的心中一天天流逝了。

安阳市第五中学八年级十班 胡飞雪

辅导老师 柳玉泉

篇三:《安之若素,心若止水》

安之若素,心若止水

光电工程学院09级 0210902班 胡江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每读之,不禁想到老子《道德经》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此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包含生活处事之道——人当上善若水,与善仁,事善能;生活当静而能安,安而能虑。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面对挫折、困难,我们应该学会承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在此其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挫败之后,生活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财富。让心坦然地处在一个平和的态度之中,让我们无比深邃的内心变得释然,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心灵憩息地。

打开生活的百宝箱,那里有绚丽的神奇在等待着我去发掘。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昨天终究是昨天,今天也将成为昨天,而明天也会变成今天。时间的车轮无时无刻不在转动着,把握眼前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把握好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明天。细细体味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393347210心若止水}.

感受生活,不要把挫败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不要对生活叹息,重振精神,阳光总会照耀在我们身上的。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有时总会被我们所忽视,再次回味会感到无比亲切:我们可以去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先生描写绿色时的陶醉,也可以去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

的对答;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感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色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耀眼的亮色。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古语时刻激励着我的赤子之心。前方的道路漫长而又曲折,抛去浮躁,沉着平静地倾听生命最本初的愿望,是我们感受生活的永恒财富。

我们的心境需要自己去耕耘。心若止水的温柔,好似运动场上那雪白的起跑线,清晰而又积极。水的淡泊、静谧、灵动、温情„„都是我们心灵所追寻的净土。上善若水,如此高尚而又平凡的境界,需要我们的内心去营造。把握好自己的心灵所属,给自己的人生点亮希望之灯。相反,一个失去了自我的人,在人生的激流中,他必定会像初冬从树枝上掉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夕阳的残照中漫无目的地乱舞,直至化为灰烬。蓝天的深邃,白云的飘逸;大海的壮阔,小溪的悠然;原野的芬芳,小草的碧绿„„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如水一般的平和温静,达到那一种心若止水的灵动感,就像生活中的蓝调音乐一样的悠扬动听,让我们沉醉于其中;又如拿铁一样回味无穷,令我们幻想于其内。

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善,静与善诠释着生活的本源„„

篇四:《心若止水》

心若止水, 心若止水,生活中的蓝调来源:无蔚蓝天空,清澈,透亮。进来论坛2009-11-14 16:05:50灰尘仿佛都被密封起来,矫健的空气跳跃在地平线上,亲吻,大地的纯粹。 伸出双手,我想拥抱大自然的温度,闭上眼睛,深呼吸清凉的味道,惬意的感觉游遍全身。 打开生活的百宝箱,那里有绚丽的神奇在等待着我去发掘。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 天组成的。昨天终究是昨天,今天也将成为昨天,而明天也会变成今天。时间的车轮无时无刻不 在转动着,把握眼前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把握好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明天。细细体味生活, 领悟生活的真谛。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人生的道路曲 折坎坷,面对挫折、困难,我们应该学会承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在此其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 态显得尤为重要。 挫败之后, 生活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财富。 让心坦然地处在一个平和的态度之中, 让我们无比深邃的内心变得释然,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心灵憩息地。 感受生活,不要把挫败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不要对生活叹息,重振精神,阳光总会照耀在我 们身上的。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有时总会被我们所忽视,再次回味会感到无比亲切:我们可 以去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先生描写绿色时的陶醉, 也可以去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 可以 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 壮,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感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 江南,绮丽的色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耀眼的亮色。 世界的一切,生活的全部,以自己的观点去看,都有自己的密码。只有我们的心清楚了,才 能善待自己,宽宥他人。我们的心应该像面镜子,看见世界的同时也看见了自己。在生活中,我 们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认识自己,倾听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 心做到准确的回答,才能在无比辽阔的生活中找到最佳的支点。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古语时刻激励着我的赤子之心。前方的道路漫 长而又曲折,抛去浮躁,沉着平静地倾听生命最本初的愿望,是我们感受生活的永恒财富。 我们的心境需要自己去耕耘。心若止水的温柔,好似运动场上那雪白的起跑线,清晰而又积 极。水的淡泊、静谧、灵动、温情……都是我们心灵所追寻的净土。上善若水,如此高尚而又平 凡的境界, 需要我们的内心去营造。 把握好自己的心灵所属, 给自己的人生点亮希望之

灯。 相反, 一个失去了自我的人,在人生的激流中,他必定会像初冬从树枝上掉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 夕阳的残照中漫无目的地乱舞,直至化为灰烬。 蓝天的深邃,白云的飘逸;大海的壮阔,小溪的悠然;原野的芬芳,小草的碧绿……置身于 这样的景色之中, 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 如水一般的平和温静, 达到那一种心若止水的灵动感, 就像生活中的蓝调音乐一样的悠扬动听,让我们沉醉于其中;又如拿铁一样回味无穷,令我们幻 想于其内。 荆棘丛中的紫罗兰,散发着她淡淡的幽香,在阳光的映衬下,如水中花一般典雅动人。 心若止水,诠释着生活的本源…… 222222222222222222222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来源:精彩书摘进来论坛2009-11-14 16:04:40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的确,做人之 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成事之难,难于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 绪。而最能促进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 胸襟。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一个人应该 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 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高调做事是一种境界,是做事的尺度。高调做事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和潜能,而且可以提 升做人的品质和层次。 高调做事也绝对不等于"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 而是应该有一个既定 目标。一个人只有有了目标,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成事必然顺理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弘壮 丽。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获得一 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这也是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的道理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 的,当然也绝非我辈所能参透、所能悟出的,它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生活的历练。 有些人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要求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中 不走在人前,也不落人后,随大流;有干好工作的热情,但自身综合能力缺乏,办法少、点子少、 找不准切入点,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成坏事。有些人说起来头头是道,

自以为是,这也行, 那也行,但工作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结果一事无成。 人生多舛,世事艰难。这就是说,人生少不了逆境,少不了坎坷,少不了挫折。顺境常常是 过去艰苦耕耘收获的结果, 逆境也正是日后峰回路转、 否极泰来的前奏。 因此, 你要想取得成功, 就得突破人生的逆境,忍受人生的挫折,走过人生的坎坷。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姿态上要低调】 “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 如果有谁能做到"大智若愚", 那 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从字面上理解,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 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智慧如果过于外露,仍然称不上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 “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大智若愚”是至高的谋略,至高的技 巧,至高的境界。并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拥有丰富的层次与 内涵,拥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不骄不躁宠辱不惊——在心态上要低调】 一个人在内心充满了对自己的工作和团队的热爱,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求。在别人还在犹豫争 吵的时候,他已经开始默不作声地思考着如何能够最好地完成这件事情。 宠辱不惊是工作、生活成功的重要一环。只有宠辱不惊才能够保持自己不骄不躁的心态,这 样才能在面对工作中的小摩擦和小成就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同时也是下一次成功的基础。 一个 宠辱不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 【直木遭伐井甘水枯——在行为上要低调】 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体悟;不只要在心态上调整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 行为上调整好自己。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枪打出头鸟, 在行为上保持低调,才能真正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社会上,那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 虽然易出风头、惹人注目,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因此说,人们在努力表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 要想到不利的一面,这样才有利于保全自己。 【言出如箭不可乱发——在言辞上要低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物质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社会上各类职业当中都有动辄恶语伤人者。比 如有不知荣耻而狂的,有狗仗人势而狂的,有商业炒作而狂的,有不甘冷寂而狂的,还有被酒 “烧”狂的,等等,不一而足!在言语上低调是做人的另一重要品质,与人谈话切不可让人感觉 你有傲气或是瞧不起人、教训人、挖苦人。当你非要阐明问题时,也不可把话说尽说绝。在社会 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如果因为恶语伤人

而招惹冤家对头,那就太不值得了。 【励志向上自强不息——在心志上要高调】1111111111111111111放下它”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来源:无进来论坛2009-11-14 16:08:15圣严法师圆寂了,他在生前、身后,留下潇洒的身影,许多智能法语,言浅意深,字短情长, 对芸芸众生,更是受用。尤其这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堪称处事应对的宝典。 这四个境界,看似容易,却难做到。许多人连前两关都过不了,但知逃避现实,遑论正面处 理。有些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正视困境,直接迎敌,好不容易处理好了,却在心里留着疙瘩,郁 郁难解。放下,是最难的课题。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过水无痕”的洒脱与看开,不是表面的姿态。外表要表现得若无其 事不难,内在要随意自在,其难无比。 书空咄咄的殷浩 底下要从一个成语说起。这句成语叫做“书空咄咄”,说的是殷浩的故事。 殷浩是晋朝的玄学家。当时流行虚无玄妙的清谈,殷浩是此中高手,一张嘴,一种姿态,名 士风范,风靡很多人。 当时流传很多他的事迹。有人问殷浩说:“为什么将要得到官位,就会梦见棺材;将要得到 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回答:“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即将当官就会梦见棺材; 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即将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 殷浩经常随口说出这类至理名言,当时人为之倾心。 殷浩不爱当官,但后来朝廷重用他,让他统领 5 个州的军事。朝廷的目的是要利用他牵制另 一位权高势重的将军桓温。 后来殷浩出征,不幸败北。桓温乘机上疏,说殷浩的坏话,殷浩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南 方。 殷浩被贬,仍然维持原来的风格,保有既定的风采,生活平静,没有怨言,没有被流放的悲 愤,但内在情绪真的像外表那样吗? 不,殷浩的肢体语言泄了底,他每天以手指对空写字。邻居和家人顺着他的笔画看去,发现 他写着“咄咄怪事”4 个字。 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咄咄怪事,指的是令人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书空咄咄”因此 被后人用来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 嘴里不怨,心里愤恨不平 由此可见,殷浩虽然看似潇洒,嘴里不怨,心里其实愤恨不平,这样难免会出事。某日桓温 推举殷浩到中央政府任职,并写信给殷浩告知此事。殷浩受宠若惊,回信同意并致谢意。因为过 度患得患失,担心信里答复不得体,封信后又拆开来看,反反复复数十回,最后竟然漏了信件, 就寄出去了。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愤怒,以为在羞辱他,就和殷浩断绝来往,这个人事案也就破 局了。不久,殷浩过世。 “放下它”不能只是表面功夫

。殷浩看似一派潇洒,居然寄出空信封,可见心事之重。 放下执着,心无罣碍 还有个故事很有趣:老和尚带着小沙弥要过河,在河边遇见一位少女,过不了河,老和尚大 发慈悲,背着少女渡河。过了岸,放下少女,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子,小沙弥说:“师父啊! 佛门不近女色,您怎么可以背着少女呢?”老和尚听了,笑着答说:“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背 着呢?” 老师父身体背着少女,但心无罣碍,小沙弥却一直想着这事,结果背着少女的反而是小沙弥 啊。 和这故事异曲同工的是: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同为理学家,平日道貌岸然,远离声 色。有一天,兄弟赴宴,主人请来娼妓作陪。程颢神色自若,不受影响,程颐却紧张严肃。事后 程颐问:“吾道中人不与娼妓为伍,吾兄怎么视若无睹?”程颢笑道:“当时座中有妓而我心中 无妓,如今,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有妓无妓,全在乎心。程颢超脱了,娼妓在侧,却不在他心里;而程颐的娼妓长存在他心中, 宴会结束后,还放不下,他被道德束缚绑架了。000000000000000000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来源:无进来论坛2009-11-14 16:08:55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 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清云淡。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 将开心当成了一种习惯,于是我发现我的开心感染了很多人,人们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只说: 开心是一种习惯! 以前常常讨厌世人那些所谓的好心忠告, 因为明明知道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事事喜欢去斤 斤计较, 到头来伤心难过的只是自已。 常常听不习惯朋友的花言巧语, 看不习惯朋友的惺惺假意, 突然恨透了这个世界,感觉到处都是虚伪的面孔。 也许是因为经历的太多, 也许是因为个人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社会的情况下只能顺应了这个社 会, 于是喜欢上西门子公司的一句企业文化: “请愉快地工作。 ”并改成了“请开心地生活。 ” 的确,开心与不开心,都要过一天 24 个小时,何不开心的渡过每一天呢?当然,没有哪个人在面 对伤心和难过的时候还可以傻笑,但是,你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知道伤 心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于是,我将那句话刻在了心里:“请开心地生活。”这样时时刻刻 提醒自已,我应该开心的过每一天,因为我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已能过的好一点,虽然不能从 物质上满足自已,但是已学会弥补自已心灵上的空虚。 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透的真理,总有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

篇五:《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简要说明,仅供参考]

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

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