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美丽的梦


篇一:《美丽的童诗美丽的梦》

第二周:“快乐书吧”社团开班啦

设计理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充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快乐书吧”兴趣阅读社团是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享有阅读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特成立三年级“快乐书吧”社团。

教学目标:

1、招募社团成员,组建读书社,建立社团花名册。

2、学生自主捐书,建立快乐小书库。

3、和学生共定“快乐书吧”社团公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4、建立小书迷档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教学重点:

制定社团公约,建立小书迷档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教学准备:小书迷档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见面会,自我介绍。

二、说说自己的读书经历。

三、引出话题——制定“快乐书吧”社团公约

同学们,“快乐书吧”社团已经成立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与书为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商量制定我们共同遵守的社团公约。(学生交流,教师因势利导)

四、集体交流——共定“快乐书吧”社团公约

预设:

1、建立小书迷档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读书三本以上)

2、营造书香班级。

⑴ 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⑵ 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3、建立“班级图书角”。

提倡学生每人带一本图书,充实图书角。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借阅制度。

4、召开“读书交流会”、“好书推介会”。

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四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精彩环节,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5、换一本书,交一个友

鼓励学生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6、 评选“快乐小书虫”。

本学期阅读完成四本书以上,并有详实的读书笔记,在“好书推介会”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可以被评为班级“快乐小书虫”。被评为“快乐小书虫”的同学,老师自己将借书给他看。

第二课时

一、建立小书迷档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1、填写小书迷档案。

2、制定本学期个人读书计划。

二、总结激趣。

有书就有希望,读书就有幸福。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的精神富翁。

第三周:美丽的童诗美丽的梦

设计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本教学设计按“读——赏——仿——创”四个环节设计在第一课时“我爱读诗”板块中,通过美读美诵《对不起》等儿童诗感知儿童诗的美,奠定喜爱儿童诗的感情基础,再交流感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儿童诗的理解和认识;接着在“我会想象”板块中,通过富有童趣的童诗范例感知想象力的奇妙,对诗中比喻、拟人、排比、假设等艺术手法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个人发言和小组合作进行直接想象和间接想象。有了想象的翅膀,在最后一个板块“我能写诗”学生通过儿童诗补白练习,思维的火花已经产生,为进一步创作铺一个台阶,消除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畏难情绪最后在轻松的音乐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的时间,写好后同学交流,教师点评,培养学生富有创意地表述自己所想所感的能力,初步感受儿童诗语言的精练、充满童真和童趣的想象等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美读和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感受儿童诗语言的精练、充满童真和童趣的想象等特点

2、通过观察和仿写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儿童诗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谈谈自己的梦想,鼓励学生写出童心童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爱读诗

1、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今天我们先分享几首童诗吧!

课件出示《对不起》《生活的色彩是爱》《我想》……(多种形式朗读)

2、谈话巧导入:我们在诗海徜徉,我们在诗海拾贝,和美丽的儿童诗相遇,真幸福啊!大家既爱读诗,又会读诗,欣赏了这些诗,你觉得儿童诗与其他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3、总结并板书:儿童诗语言精练,有着丰富的想象,充满童真和童趣,读起来还琅琅上口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先到童诗芳草地来欣赏两首吧,看看哪首诗更有童诗的味道

4、出示两首诗:

A 白云

星期日下午,我做完功课,到郊外散步

看见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好像棉花糖我的手没天那么高,不然

就把那些棉花糖都拿下来吃

B 白云

好多的棉花糖啊!

谁把它举得那样高?

叫人看到却让人尝不到

比较上面这两首诗,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5、(指名回答)教师随机归纳: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诗要分行;诗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6、第二首更有诗的味道,那什么叫诗的味道呢?投影出示:

所谓诗的味道:读了你的诗,让人觉得很美或很有趣,不经意地为之会心微笑,内心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我们就要通过让学生听诗、吟诗,写诗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步入多彩的想象世界回顾学过的童诗,从熟悉处入手,旨在缩小创作跨度台阶,以儿童诗为兴趣支点,叩击诗歌王国的大门,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我会想象

1、怎样才能写出有诗味儿的童诗呢?那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鸟儿要飞翔得凭借翅膀,想象也同样得有所依托依托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通常是依托比喻、拟人、排比、假设等艺术手法)

2、请你说出以下诗句依托的是那种艺术手法?出示儿童诗范例,指名朗读品味,并说出所依托的是哪种艺术手法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A

忘了回家”,就是依托了比喻的艺术手法;

B“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在读/一直读

到......./熟”,就是依托了拟人的艺术手法;

C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微笑是最暖和的阳光/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依托了(排比)的艺术手法

D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吹干

依托了(假设)的艺术手法

3、有了这样一些依托,想象的翅膀就能够飞得更高更远了。想写好儿童诗其实也不难,只要掌握一个小秘密,就能写出最美的儿童诗来,那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下面我们就先来练习测测大家的想象力:看到蘑菇、彩虹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举手发言)

4、(课件出示:小草、花朵、大树、萤火虫的图片)请你来开动脑筋,大胆地想象吧,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紧接着又想到了什么?(先选择图片中的一种事物,各小组内合作,把本组成员想象的内容写在花瓣上)

5、能说说你是怎么进行层层想象的吗?(小组代表上台在太阳花瓣处板贴花瓣,组成两朵太阳花,并说说本组合作想象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巧在用童诗的生动带学生入境,又让学生通过比喻等依托方式说感受,其实就在进行诗歌创作的第一步,小组合作想象这个环节巧在让学生自己去深入比较和探究,悟到诗歌创作中语言的特点:含蓄、凝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课时

一、我能写诗

1、学会了最关键的是要用我们的想象写出优美的诗歌来,那才是真本事下面我们进行一些补白练习,把空填写完整,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练习就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课件出示:

花儿的梦是红的,/的梦是绿的,/露珠的梦是 ,/娃娃的梦是

梦想是什么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美丽的小花,/只要有雨水滋润,/它就会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一朵蒲公英,/只要有风吹过,/它会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金灿灿的阳光,/只要心中有,/梦想就

2、课件出示:写诗的要点:(1)要写出美丽的想象(2)要加入情感(3)要分行

3、今天我们就以“梦”为主题,找到你梦想中的奇特点,在梦想中要包含美好;在梦想中学会蕴藏力量(同学们伴着音乐《雪之梦》动笔创作)

【设计意图:“儿童诗补白”引发思维灵感,拓展想象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个环节通过配乐创作,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冲动,赋予了美好的情感享受“现场创作”正如水到渠成,言为心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启发出来,提笔写诗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不拘俗套将五彩斑斓的童心世界展示出来】{奇妙美丽的梦}.

二、交流总结

1、推敲字句是否贴切

2、语言是否精炼有诗味(教师可先作示范)

3、现场评改学生诗歌:学生朗读修改自己的诗作并朗读修改后的诗作

4、总结:让我们用一位小诗人的诗结束今天的学习:

诗是一只背篓/盛满了大千世界神奇万物/诗是一个情绪收藏家/集满了我们童年的喜怒哀乐/诗是一艘载着理想的小船/帮我们悠悠驶向文学的大海!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初步尝试鉴赏诗歌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创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拓展作业

搜集儿童诗,诵读尝试加上自己的理解或评价,以“童诗童趣”为主题完成第一期读书小报。

【设计意图: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通过大量积累语言,就能放飞想象的翅膀。】

篇二:《一个美妙的梦》

“迎奥运·庆六一”宜阳县小学生作文大赛

赵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 :张蒙蒙 辅导教师:张世杰

我已知道今天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88天,我们多么希望奥运会能早早来到,让外宾们看看,我们中国繁华的今天,也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转眼间,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来到了,我全家昨天乘着8点多到北京的火车,去看奥运会,这多么令人期待啊!所以我一夜都没睡,想象着明天的美好事情。

第二天一来到,爸爸非常早的买门票,本想要中等座位的门票,去的时候已卖完,只好买了稍往后的门票。刚进门时旁边有个抽奖箱,我好奇,就拿了一个,本来就没报多大希望,但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包。

“MY GOD!”我大叫起来,爸爸接过我手中的抽奖包,也大吃一惊。我们接受无法令人相信的现实,爸爸退了一张门票,我随着旁边的一位阿姨来到了一间屋子,我看到了一些小朋友,从他们的语音看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但愿能和他们交朋友。

那位阿姨带我来到梳妆台前,为我打扮,

我也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我特佩服他们,中文说得很流利,我也用外语和他们交流。我不谦虚,他们也一定佩服我吧!哈哈!

我们开始入场了,有五位叔叔穿上福娃的衣服,我们站在一辆被装饰的非常漂亮的车子,我拿一个麦克风。

五个福娃伴我一起上场。穿着华丽衣服的我,特别引人注目。车子开到中间,福娃贝贝和妮妮举着一张红布,上面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大声念了一遍,声音显得特哄亮,清脆。这时候,升国旗,唱国歌,全场肃静,随着我们起立,敬礼,那个整齐,无法形容。国歌完后,我们便下了场,又随着主持人上了场,我便听见了“滴、滴、滴……”的美妙歌声。{奇妙美丽的梦}.

“滴、滴、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闹钟在叫我,原来我在做梦?

我好高兴,因为我做个好梦;我好高兴,因为我当上了我的主持人;我好高兴……

我祝福祖国,奥运成功!

篇三:《美丽的梦想 教案》

美 丽 的 梦 想

(让很多很多小孩有一个大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2、学会听故事和观察画面,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的猜想。

3、感受梦想的美好,在了解绘本中动物的梦想后,进行迁移,说说自己的梦想,并能仿照绘本中的语言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梦想的迁移,谈自己的梦想与写梦想。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4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诉说梦想,拉近距离

1、板书:梦想(指名读),你们有梦想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个美丽的梦想,老师就曾经有过许多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梦想也改变着,你想知道吗?

2、说曾经的梦想。童年……小学……中学……现在。有趣吗?

3、德国有位著名的作家,叫米歇尔,就曾经写过一本关于梦想的绘本。里面装着许多美丽的梦想,让我们赶紧走进绘本,去认识那里可爱的动物朋友。

4、出示封面,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始,师讲述自己曾经的梦想,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绘本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对绘本产生了好奇,这个情感的基础,是

下面教学的基础。)

二、初读绘本,感受趣味

(一)疯狂的小羊

1、出示“小羊图”,你看到了什么?(一群小羊在草地上吃草)

知道我们要去看哪只小羊的梦想吗?(希望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你能学会看着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温顺的小绵羊、柔软的毛发、卷卷的毛发)想知道它的梦想吗?(温顺)

2、出示图1

“我真想变成一只疯狂的小羊,

弯弯的毛毛激情四射,

吉他响得能震聋耳朵。

瞧……”

A:指名读。(正音: 疯狂 激情四射 震聋)跟老师正音 瞧,你想看他此时的样子吗?

3、出示图2

小羊在干什么?(唱歌、弹吉他)哦,原来它是想当一个歌手啊。它还有许多崇拜者呢。

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看以用里面的词语)(疯狂的、激情四射)板书。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哪知小羊能把疯狂用朗读表达出来。 (我听出了你的疯狂。从表情我就能感受到你的激情四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采取的是从直观的画面到抽象的文字的认知顺序,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另外对小羊梦想的猜测也激发了孩子继续看绘本的欲望。)

(二)勇敢的兔子

1、出示兔子图。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出示:远处——————————,近处——————————。

2、如果你是小兔,此时你最想干什么?但是它有像你们这样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胆小、害羞)

3、这么一只看上去胆小的兔子,它的梦想是什么呢?

出示图2,指名说。他在干嘛?可能说些什么?现在这是一只(勇敢的)小羊。

我真想变成一个勇敢的大汉。

如果有谁再没完没了地争吵不休,

我就会跳到他们之间,

大吼一声:“嘿,别吵了,打住!”{奇妙美丽的梦}.

瞧……

4、抓词“大吼一声” 朗读指导。勇敢的男生勇敢的女生

全班人。(气势真足,肯定被你们吓到了)

(设计意图:此绘本的三拍子模式让课堂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不过此环节的设计因为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所以进行了一个顺序上的调整,先出示图,再出示文字。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