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气周瑜的故事


第一篇:《诸葛亮三气周瑜典故由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典故由来

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五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这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三国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

一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二气周瑜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

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这也就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俗语的由来了。

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第二篇:《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400字》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一)

最近,我在读三国演义,其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对我深有感悟。

这篇故事是这样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设下计谋,但被诸葛亮一一破解。一气——周瑜想攻下南郡,诸葛亮承诺不抢南郡,但他私底下叫赵云坐收渔翁之利,趁乱夺下了南郡。周瑜被气得头晕目眩。二气——周瑜用美人计将孙仁许配给刘备,骗刘备来东吴,将刘备抓住,逼诸葛亮拿荆州来交换。不料,诸葛亮让夫人撑场面,让刘备与夫人安然回到蜀国,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怒,口吐鲜血,伤口崩发。三气——周瑜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以假借取西川之名夺回荆州,但被诸葛亮的慧眼识破,大败而归,周瑜伤口复发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这句名言。

周瑜三次被气,计谋十分一般,从没想过自己的计谋有什么破绽,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每次计谋都被诸葛亮一眼识破。若周瑜还是这样,再给他五年时间也未必斗得过诸葛亮。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经典好书《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特别是“三气周瑜”这一章,读后感受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周瑜和诸葛亮打仗。在城下,诸葛亮故意令守城的赵云激周瑜,气的周瑜摔下了马;在船上,周瑜得知诸葛亮和刘备正在山顶饮酒取乐,气得咬牙切齿;后来他又收到诸葛亮给他的信,更是气得奄奄一息,仰天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实在是可惜又可悲!

周瑜之所以被气死,是因为他的心胸太狭窄了。诸葛亮正是把握住了他的这个弱点才把他置于死地的。如果周瑜心胸开阔一些,结果或许就不会是这样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我们要学会容忍别人,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架,伤了和气。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几个同学在办黑板报,因为颜色的问题产生分歧互相争吵起来,本来是一件小事最后发展成谁也不理谁了;你的好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心爱的钢笔,你不依不饶的和他闹个没完,结果伤害了两人的友谊;(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还有一些同学故意找茬,和你过不去,你气不过将拳头挥向他„„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宽广的胸怀导致的恶果。因此,我奉劝大家遇事要大度,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互相商量,不要争吵。当别人犯错时要原谅他,不要抓着他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你们的关系越闹越僵。

我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也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学闹别扭。以后,我要做一个胸怀宽广有度量的人,遇事冷静,不乱发脾气,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周瑜”!

你的感悟很深,从中知道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预示我们不能像他一样。你也用实例说明了这一点的危害!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更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通过你的日记展现给我,我再通过我们的校联网展示给大家。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第十九章“诸葛亮三气周瑜”我发现周瑜不是被气死的,而是周瑜的人品比较小气,所以他三十六岁就死了。

这一章是三次才把周瑜气死,第一次,周瑜想要攻打南郡,而南郡正好也是刘备的青睐之物,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做法却极为不同——周瑜很坦然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刘备却不露声色,只是让自己知道。结果,周瑜第一次攻打南郡,就被曹仁用妙计打得大败,还中了箭毒!结果当天被曹仁气得口吐鲜血!

当周瑜准备一举拿下南郡,却被赵子龙抢先一步得到!而各路探子却又传来消息,说诸葛亮两次进行诈骗,骗得了荆州以及襄阳结果被气得箭伤复发,伤口迸裂,昏死过去。

第二次,周瑜想施美人儿计让刘备留在东吴,刘备中计了。但是诸葛亮却已经准备好了“预防针”,他在锦囊中准备好了让赵子龙骗刘备的妙计,让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去,刘备立马起身赶往江边渡口,诸葛亮早在那边接应,只等他们上船。结果弄得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次,周瑜还想假装帮刘备打西川来夺回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大败给赵子龙!他死时还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呀!

我觉得周瑜不是不厉害,而是没有计谋,指挥带兵打仗,想出来一个计谋以后,就觉的自己了不起所以才次次被诸葛亮揭穿,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三篇:《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气周瑜的故事}.

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周瑜总想找个借品杀掉他。

有一次在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就心杀头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

周瑜大喜,便开口念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有佳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

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周瑜听罢大怒,但有言在先,不好发作。沉吟片刻,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

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黄阿丑长得丑,便应立刻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欲发作,辛好鲁肃在一边说了一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槽,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诸葛亮气周瑜的故事}.

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第104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

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第四篇:《诸葛亮的故事》

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三气周瑜

一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二气周瑜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

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这也就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俗语的由来了。

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赤壁之战

三国时,在赤壁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号称拥兵百万,雄据北方,想并吞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北魏。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的蔡瑁、张云。周瑜又叫庞统假做献记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记去诈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向船上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重要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顺依靠的东南风还没办到。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天都在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他给周瑜开了个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急切的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可以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心中早就有了办法。他告诉周瑜自己能呼风唤雨,借来三天三夜的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乞求东南风。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得以顺利的进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第五篇:《周瑜度量大 诸葛亮三气周瑜不存在》

周瑜度量大 诸葛亮三气周瑜不存在

2013年12月27日17: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舒城周氏后裔保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编《周氏宗谱》,共20卷。宗谱载明:周氏世居于舒城。

春节期间,在安徽省舒城县采访,得知争议两年多的“周瑜故里”商标注册案已有初步结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经过调查和审理,将这一商标权裁定给了安徽省舒城县周瑜文化研究会。这不禁引发了我“周瑜故里今安在”的兴趣,于是,专门拜访了周瑜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瑜研究专家李卫生,并实地察看了多处周瑜遗址。

李卫生,出生于安徽舒城,籍贯是江苏铜山;大学本科毕业;先后担任中共舒城县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县委政研室主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现任舒城县委督查组副组长。曾出版著作多部,其中《话说周瑜》(安徽人民出版社)尤具影响,这是他潜心研究数十年,在大量的史料和历史遗存中苦苦探寻、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实的成果。有人刊文称赞该书具有唯史、唯真、唯美三大特色。

我们的交谈涉及多个话题。

1、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者:提起周瑜,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里“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习语。对此会长怎么看? 李卫生:这完全是一个误导。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心胸宽广、豁达大度、举贤任能之人。《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即周瑜性格好,度量大,心胸宽阔,深得人们的拥戴,并不是后来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心胸狭窄”、“器量狭小”的人物,更没有“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事实。所谓的“既生瑜,何生亮”也完全是罗贯中的杜撰,周瑜的形象被严重歪曲,而且影响了几百年,实在太冤!{诸葛亮气周瑜的故事}.

陈寿还用讲故事的方式高度评价周瑜的心胸。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前,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水陆大军,这时周瑜才33岁,位在程普之上。程普向为东吴老将,曾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