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语录


第一篇:《恐怖惊悚电影的另类之作,绝美独处的别种情怀》

恐怖惊悚电影的另类之作,绝美独处的别种情怀

恐怖惊悚电影《迷魂》由上海盛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轩煌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片中恐怖镜头连连,现场工作人员都直呼环境太过压抑。

被称作中国版《迷魂记》的电影《迷魂》,不仅力邀国际专业视觉团队倾力加盟,导演张帆更是将风靡一时的求生游戏首次搬上大荧幕,通过昔日恋人历经九死一生最终逃脱重获新生。在“移动仓库”的场景搭建里,李威、蓝燕不仅要与自身心中的“魔”斗争,还要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状况,游走在生死边缘,由于拍摄场景封闭且惊恐,胆小的蓝燕表示到,每次都和大部队人马一起进入拍摄现场,甚至不敢随意触碰拍摄场地的各种“机关”,而李威则表示,起初看到剧本时觉得拍摄起来应该很好玩、很过瘾,实际上进了组才发现制片方原来是“玩真的”,现场布置的各种密室让他一时之间感到“窒息”。

电影《迷魂》拍摄过程中,男女主演李威、蓝燕称,这部恐怖惊悚电影着实让人难忘,尤其是其中独处的片段拍摄,更是直接在恐怖环境中切身体会,不光频频负伤,更是大感惊悚。由此可见影片完成后的惊悚效果应当不会弱了。

第二篇:《写有恐怖语句的冒险书《查理九世》受孩子追捧,家长很担心》

写有恐怖语句的冒险书《查理九世》受孩子追捧,家长

很担心

“妈妈杀了我,爸爸吃了我,兄弟姐妹围在餐桌捡我的骨头……”

畅销儿童书《查理九世》 记者 张媛 摄

株洲网讯(株洲晚报 记者 胡小亮)“妈妈杀了我,爸爸吃了我,兄弟姐妹围在餐桌捡我的骨头,埋在冰冷的石墓里。”这句让成年人都害怕的话,竟出现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查理九世》里。而这套书非常畅销,有小学生说:“害怕到睡不着、但又忍不住想看。”

这本书是否适合小学生看?昨日,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不提倡未成年看这类书籍,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引导。

家长反映

书中有“恐怖”语言

近日,上小学三年级的小睿一直要妈妈给他买一本名为《查理九世》的书。妈妈不同意,因为书中的语言有点“恐怖”,对他的心理健康不利。

“我随便翻了一下,这些书从标题和内容都不适合儿童看,对文学素养及增长知识等更没什么帮助。”小睿妈妈说。

昨日下午4时,贺家土小学正值放学,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多。记者拿出一本《查理九世》向学生们了解情况。 “看过,太好看了。”三位正在操场里打扫卫生的学生说,不觉得很恐怖,全班同学基本上都看了。“许多人不买,相互借来看。”

记者询问了19名学生,只有2个说没看过,其余都看过,而且有13个学生已经看完了全集。

大部分学生说,爸爸妈妈不知道自己在看《查理九世》。只有一名同学说,妈妈送了她一套《查理九世》全集。“妈妈也看了一两本,觉得有点恐怖,但我喜欢看,也没反对我看。”

记者昨日致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她说,这本书她了解过,情节很有意思,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但作为儿童作品,里面充斥着一些恐怖情节,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太好。

图书市场

仅一个店就卖了100套

记者查阅资料,《查理九世》是一套大型精品原创儿童冒险小说,也是一套游戏故事书。查理九世是一条小狗,能说人话,它知识渊博、善于观察、身手敏捷,是冒险队的“老大”。他们冒险的经历离奇曲折,但书中经常出现红线鬼,吸血鬼、巫婆、人体骷髅、妖魔鬼怪的恐怖情节,并配有恐怖的黑白插图。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新华书店三楼的少儿读物区,《查理九世》正在热卖。在第一册《黑贝街的亡灵》中,记者看到一段这样的文字描述:“妈妈杀了我,爸爸吃了我,兄弟姐妹围在餐桌捡我的骨头,埋在冰冷的石墓里。” 书店工作人员介绍,《查理九世》一共有20册,是一部逻辑推理和冒险的书籍。“是有点恐怖,但学生们爱看。”

来到书城,只要向老板询问“恐怖点的少儿书”,得到的回答都是“《查理九世》”。一楼一家书店老板说,《查理九世》只有小学生才买,到目前为止一共卖出100多套了。“有点推理和恐怖,孩子们特别上瘾。前几天,一个家长和我讲,孩子看的时候特别怕,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觉,但又忍不住想看。”

市教育局

不提倡看,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引导

昨日下午,市教育局学生和安全工作科科长谭霖接受采访时说,暴力、恐怖、血腥、色情、迷信的书籍和电影都不适合未成年人看,《查理九世》显然是不提倡看的,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加强引导,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谭霖说,售书市场也要将书籍进行分类销售,儿童专区就不能售卖这类血腥的书籍。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迅称,每年教育部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未成年成长的书籍,其他一些暴力、恐怖、血腥的书籍要远离校园,“之前没人将这个信息反馈到我这里,如果属实,肯定会通知各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阅读的习惯。”

心理咨询师

“恐怖”语言不利孩子成长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王华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自我认同是以同性同伴关系中获得,因此他们有一个从众心理。当身边的人都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他人会跟风去看,从行为上来说,这可以理解。但是,这本冒险书加入了血腥的语言,让孩子被成人化了。这对孩子是不利的。

绿野家园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月木认为,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如果沉湎于恐怖小说,可能会造成其审美品位不高,情感受到扭曲,面对暴力、杀戮等行为麻木不仁,精神世界变得苍白迷茫。因此,小学生要多读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培育审美情趣的好书。

第三篇:《恐怖的一句话》

恐怖的一句话

1、告诉大家一件非常非常恐怖事:您暑假余额已不足20天......

2、单位有个同事,蒙古人,属于常魂游天外的大神级人物。

一年休假回家,假期过了好几天还不回来,领导给打电话,

丫在电话里说:领导,我还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骑马找我家呢,我家是游牧民族, 现在不知道搬到哪里了...

3、有次坐电梯,手里提有东西,刚好电梯里还有一个妹子,

她要去十五楼,我对她说:“美女,帮忙按下7楼。”

也许我笑的不甜,也许妹子今天很烦,

她对我翻个白眼说:“自己没手啊!”

我放下东西走过去按了下7说:“看这啊,哥有手!还特别灵活!” 接着我按了7以上的所有楼层„„

4、吃不过他们的自觉顶

5、在一个90岁寿星的贺寿庆典上,一位20岁的年轻人走到寿星身边祝愿说: “我希望能够在您100岁庆典上再次见到您。”

老寿星笑着说:“别担心,你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因为你现在还这么年轻,而且看起来充满健康活力!”

6、有个贼偷水果被巡逻队抓,要关起来,

那贼还理直气壮的说:“不就偷了20斤山竹,至于关起来吗?” 巡逻队不慌不忙的说:“以前有个猴就偷了一个桃,被关了500年。”

7、今天说错了一句话,被女朋友从床上直接踹了下来,150斤的汉子啊! 我默默的蹲到阳台点起一支烟,回想起刚在学校认识她时候的样子, 各种羞涩各种温柔各种小鸟依人,想着想着就又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不怕女汉子,就怕披着羊皮的女汉子啊!

小编吐槽:唉··唉 ,你这是在干嘛呢,怎么这样对她,她做了什么你趁机报复?和隔壁的男猫好上了?或者是偷吃了你的鱼?右上侧每日一乐官方微博很多欢乐等着你哦,快来点击吧!

第四篇:《《恐怖游轮》镜头语言分析》

《恐怖游轮》镜头语言分析

写在前面:西绪福斯(sisyphus)的故事,摘自维基百科。

西绪福斯以其狡猾机智闻名,他的机智令他囤积了大量财富。当他感到死神塔纳托斯差不多来时,他就蒙骗塔纳托斯令死神自己带上手铐。结果地上再没有人进入冥国,人们停止对冥王哈得斯进行献祭。宙斯命战神阿瑞斯去西叙福斯那里释放塔纳托斯,塔纳托斯立即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西叙福斯临死前叫妻子不要对冥王作献祭,冥王哈得斯及冥后佩尔塞福涅等不到献祭,西叙福斯就希望冥王放自己回人间,叫妻子作献祭后再回来。然而,西叙福斯并没有依约回到冥界,这激怒了哈得斯,哈得斯再派塔纳托斯去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

由于他太狡猾,他被判要将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尽全力,大石快要到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脱,又得重新推回去,干着无止境的劳动。

这部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记得是大二上半学期的时候,同寝王某某推荐给我看的,看完了震撼到了惊到了的我随即便推荐给多名不怕天不怕地不怕SAW不怕午夜凶铃的同学看,但大多数看热闹的同学均表示:故事剧情乱七八糟没看懂,血腥场面不够不够惊悚不够卖血等等。果然,这一现象便验证了本片的金字招牌—与卖血及日本带头的亚洲恐怖片的模式大相径庭,完全是靠天才的编剧和具有深厚功底的导演的拍摄及指导。

各种专业的观影人始终都在围绕着剧情的主线副线平行宇宙做着大段的赞美和讨论,网上的帖子豆瓣里也全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论,是否有有人关注本片里意味深长的又反复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呢?所以在这就不班门弄斧来赘述过多的剧情,也不想再倾注更多的赞美给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导演了。

伴随着ICON的标志出现,整部电影以一种让我充满了压迫感的方式开了一个不是那么阳光的头,配乐钢琴缓缓的。

在2分47秒钟时,杰西打翻了墨水,这是突然响起了门铃声,她走出门去,随着一个在通篇出现过两次的摇镜头,我的全身布满了恶寒,让我想起了在片尾那个同样的镜头,随后就是伴随着死亡。{恐怖语录}.

这只鸽子又出现了,它仿佛就是在结尾处被撞死的那一只,跟随着杰西的车子伴随着人声轻吟这个大全景在整部电影里反复的出现过,它是一种讯号?

杰西在三角号的船舱中醒来,仿佛暗示了一个开始。如同所有的恐怖片一样,一个对准了眼镜的大特写,确实非常非常的让人暗暗心惊。

本片中的全景大全景远景极远景用的特别给力,拳拳到肉一样。就恰如其分的让我们感同身受,一场风暴马上就要到来了,但海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风,让整个镜头仿佛都充满着虚弱的无力感。

第一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让我感觉到这种灾难来临的时候仿佛降临在我的身边了。

一连串2-5秒的的特写近景和中近景,好不拖沓,每一个镜头都充分的捕捉到了每一个人脸上肢体上和整幅画面上的紧张和惊恐!

满天的海鸥飞过,阳光灿烂,一行人劫后重生?

如同鬼魅一般的埃厄罗斯(AEOLUS)大船全景,人间炼狱从此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中开始了,照我这个半吊子影迷来看一般恐怖片的环境渲染都会用阴森阴暗的来拍摄吧,光线如此充足如此美轮美奂的海上景色总感觉是那么阴森冷酷。

在经历过一系列阴暗血腥的镜头,一连串的诡异恐怖的杀人和被杀过后,船上只剩下了杰西,一个段落告以终结,在甲板上,仍然是那迷人的阳光,但海鸥又一次歌唱了,黑胶机里的音乐响起,船下却出现了令人忍不住大声惊呼的一幕!WTF?!

每一个镜头一拉从近景退到远景,每一幕都让我难以忘记(让我想起了生化危机里的那幕利用电脑特技制作的成千上万个克隆的爱丽丝的尸体的镜头)。

在切换了三次身份之后,杰西终于得到了“救赎”(貌似是)。杰西在跌入大海之后睁

开了双眼,又是这个眼睛特写!在刚开始出现过的镜头。

第五篇:《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作者:史淼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1期

[摘要]电影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地域变体出发考察我国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中的差异,以收集到2002~2012年的189部恐怖电影名称为材料,从语言特色、产生原因和整体趋势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两岸三地 恐怖电影 命名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45-02

电影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时代产物,是引领时尚潮流的消费品和艺术品,它总是可以轻易抓住人们的眼球,成为时尚话题的焦点。电影名称是一部电影主题的昭示,也是一部电影引发联想的主要标记,所以我国很多观众在看到一部本国电影的片名时也经常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这种见微知著的现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的语言特色

(一)大陆恐怖电影的暗示性命名

笔者此次共收集到60部大陆拍摄的恐怖电影,从拍摄年份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12年,大陆地区恐怖电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电影的名称大多由二到五个音节构成,其中五音节以上的名称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并且这六分之一中还包括《XX(内地版)》一类,《浮出水面的影子》等,单纯的多音节名称比重是很小的,所以大陆恐怖电影命名从语音方面看具有短促、经济的特点。

从词汇角度看,大致可分为:(1)名词或动词式,如《门》《诅咒(内地版)》等;

(2)偏正式,这类名称占绝大多数,如《断章的命运》《紫宅》《黑色死亡》等;(3)动宾式,如《救我》《设计死亡》等;(4)联合式,如《罪与罚》《安娜与安娜》等;(4)单句式,如《天黑请闭眼》《好奇害死猫》等。

从语义角度看,大陆的恐怖电影的名称中直接选用鬼、凶等带有恐怖义项的词语并不多,反而很多名称会选择那些具有暗示性、象征性的词汇,如《陶器人形》《绣花鞋》《门》《密室》等,这些名称可以引发人们对画面的联想。

此外,还有两种很特殊的命名方式:(1)运用带有否定含义的指令性句子,产生一种与观众对话的效果,如《半夜不要照镜子》《别爱陌生人》等,这种否定句式给观众的直观刺激非常强烈;(2)采用网络流行语,如《囧探佳人》中的“囧”,《门》中的依各种门演变而来的“门”,这种创新式的命名是大陆对于恐怖电影模式化命名的突破。

(二)香港恐怖电影的公式化命名

香港恐怖电影相较而言具有历史长并且成功案例多的特点,这一点从数量上就可以直观反映出来。仅收集到的2002~2012十年间的恐怖电影就有110部之多,并且其中有《三更》《阴阳路》等为观众熟知的系列。不过香港恐怖电影数量在减少,这与香港电影的整体衰落有直接关系,此处不再详述。

香港恐怖电影名称五音节以上的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就音节数量而言,大陆与香港的数量趋于平衡,双方在向对方逐渐靠拢。

就词语搭配方式而言,大致包括:(1)名词、形容词或动词式,如《怪物》《亲爱的》《妄想》等;(2)偏正式,如《双瞳》《错爱》等;(3)联合式,如《凶男寡女》《一楼一鬼》等;(4)动宾式,如《灭门》《追凶》等;(5)中补式,如《心寒》,不过这类很少,只有这一例;(6)单句式,如《我左眼见到鬼》《有只僵尸暗恋你》等。

香港恐怖电影很容易被广大恐怖电影爱好者辨别出来,因为它的命名方式有鲜明的香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粤方言的融入,粤方言在电影片名中的登场次数远高于其他任何方言,如《阿嫲出更》中的阿嫲、《茶餐厅十四号》中的茶餐厅、《魂魄唔齐》中表否定的唔、《九个女仔一只鬼》中的女仔等都是粤方言中的词汇。随着香港电影的传播,这些简单的词汇已经为粤方言地区以外的人所了解。

(2)叠音词的妙用,如《天降横财心惊惊》《古宅心慌慌》等。惊与慌等带有恐怖含义的词语重叠使用是一种增强恐怖氛围的有效手段,也是香港地区的惯用手段之一。

(3)代表恐怖元素的词语的滥用,在收集的110部影片名称中,用到鬼、凶、魂、尸这四个字的电影名称分别有18部、9部、8部、7部,此外还有聊斋、头七、降头等直接代表恐怖义项的词语,所以香港电影在命名时采取直接刺激的方式是毋庸置疑的。

(4)语码、字母、符号的混用,如《office有鬼》《A-1头条》《b区32号》《ICQ幽灵》等,这种多种符号混用是香港电影特别是比较早期的香港电影中常见的现象,并且已经传播到更广的地区。

(5)三、五、七的活用,如《三更2之饺子》《三不管》《五个吓鬼的少年》《五个堕落的男女》《关人7事》《头七》等。三、五、七具有不吉利的附加义项,这种附加义项融入在恐怖电影名称中是香港恐怖电影的妙计之一。

(三)台湾恐怖电影的文艺性命名

第六篇:《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社会语言学考察论文》

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摘要]电影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地域变体出发考察我国两岸三地恐怖电影命名中的差异,以收集到2002~2012年的189部恐怖电影名称为材料,从语言特色、产生原因和整体趋势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两岸三地 恐怖电影 命名 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