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上


篇一:《乱云飞渡仍从容》

乱云飞渡仍从容1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是一种智慧!——题记

生活在红尘世间,总有太多的欲求,太多的不愿舍弃,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淡定的人不在乎太多的身外之物,而是执着与自己脚下的路。意外惊喜背后的思考;成功喜悦背后的沉静;冲击极限背后的专注„„这些都可归于淡定的表现。淡定是一种经历的累积,而沉淀着的东西叫做智慧!

前几天,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叙说着别后之情,其乐融融。席间,友人忽问:“何为世间之贵?”我直接引用了一位大师说过的话:“诚信是第一财富,政治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朋友颇有微词,他说“健康才是最可贵的。”接着他进一步诠释道:你想,即使腰缠万贯,富甲四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若天仙,才多才艺,如果是体弱多病,终日离不开药物,这样的人生岂不死气沉沉,大打折扣?

我承认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觉得那位大师的话也是至理名言。继而说:“人生在世,健康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活在世上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朋友之间深刻的情谊,生活的质量就会变差。人之所以烦恼横生,之所以对人生困惑茫然,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最本质的是没有参透生活真谛,拥有觉悟的智慧。纵观古今

中外,凡圣贤哲人,无不是胸襟恢宏、慧悟良多。即使有人体弱多难,亦能恰谈豁达地直面人生,谁又能说这样的人生无价值呢?”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行色匆匆的我们何不淡定些?淡定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人生在世并不是只有金钱和财势能让自己升华到淋漓尽致的幸福。心中有淡定的智慧,生活便是豁达的美好。淡定赋予生命意义,赋予人生的内涵,是它使人越挫越勇,使人胸襟开阔,让人豁达地直面人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乱云飞渡亦从容》

第六区域语文教研活动发言稿乱 云 飞 渡 亦 从 容

——探寻语文综合性学习

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兴与大家齐聚子陵,承蒙张老师和詹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任务,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彳亍语文讲坛数十载,既未成名,又未成家,坐在这里讲座,着实让我感到惶恐和忐忑,下面所讲的只能说是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学习,言谈之中如有不妥,还望大家多多海涵,不吝赐教。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中特别强调的一个部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究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乱云飞渡上}.

但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有着太多的困惑和问题亟待解决,正如课程专家吕达先生所预言的那样:“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内容上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上的灵活多变就如同乱云飞渡,让人无所适从,虽有很多理论成果可供借鉴,但对具体的语文教学现状而言,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付诸行动难上难!于是乎,许多人对综合性学习态度是:有条件就多搞点,没有条件就少搞点,能绕开也就绕开了。可是作为语文老师,本着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面对综合性学习的纷繁复杂,我们还是应当从容应对,积极探寻好的方法,切实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体系与教学要求: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单元是按照人文专题编排的,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切入综合性学习也就显得势所必然了。而且,以人文主题为线,穿起来听、说、读、写过程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一颗颗珍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简化了教和学的头绪,便于集中教学。所以,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关联、密切照应的,综合性学习也是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乱云飞渡上}.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选取了与成长有关的阅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落了》、《丑小鸭》等,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就与此相照应,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设计了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清理成长过程中种种烦恼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我,走向成熟。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延伸和拓展,真正实现了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把从阅读教材中获得的认知方法和价值判断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但综合性学习又不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自成体系。我们的每册语文教材都有六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很显然,每册书中有三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形式相对统一,我们可称之为“小综合”,即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在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

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的新诗单元后安排了“雨的诉说”,以“听听我的足音”“说说我的功过”“读读我的韵味”为三个基本层次,贯穿了听、说、读、写的要求和活动,让学生在比较简洁的活动中完成基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目标。

而书中的另外三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形式却与此不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种活动更像是标准的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它的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大综合”。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地分成这样几个子课题:1.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2. 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观察,参{乱云飞渡上}.

观);3.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4. 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5.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写作)。学生在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种综合性学习重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已经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了。

综合性学习除了在形式上有以上相对独立的体系外,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有独立体系:口语交际和写作仍旧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安排在相关的活动中进行。全套教材基本找不到写作或口语交际的知识短文(个别应用文体除外),这正体现了编者的语文教育观念:学生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修得的,而不是对知识短文的死记硬背习得的,语文能力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整体提高。

2、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而综合性学习则最大限度地将听、说、读、写各自的要求和训练整合在一起。一个个专题性活动既为学生的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他们的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真正在教科书中实践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比如,八年级上册“说不尽的桥”,其中不但有对读(搜集古今中外桥梁资料、诗词楹联、成语俗语、神话传说等)、说(讨论“连心桥”的含义、汇报未来桥梁的远景等)、听(倾听其他同学的讨论观点、倾听其他同学讲述的桥梁故事等)、写(写出桥梁的介绍性文字、创建著名桥梁档案等)能力的全面关照,而且还有对学生归纳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想像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

以上这些都说明,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与一般意义的课外阅读相比指向性更强,被赋予了更为明确的目的;以往枯燥乏味的听、说、写训练,当有了大量的资料储备时,内容必然更加丰富、充实,效果也是明显的。

3、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建设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它在设计思路方面即集中体现了这种开放性的原则,它力图通过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广阔的语文空间,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比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它只是以“马”作为听说读写的话题,通过“马”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通过与“马”有关的字、词的搜集积累更丰富的词语,通过讲述历史上“马”的故事熟悉一些常见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通过阅读与“马”有关的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阅读量,通过写作“马”的文章整和各方面的信息、锻炼写作能力„„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还有很多,如,以“黄河”为话题的“黄河,母亲河”,以“莲花”为话题的“莲文化的魅力”,以母爱为话题的“献给母亲的歌”,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内容单一,都只是找到了某一种事物作为切入点,但是我们却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天文、物理,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听说读写为某一个相同的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课本中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激情碰撞。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何愁没有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在“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

1.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丰富,尤其是“大综合”学习中给学生提供的活动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这里的时间不是指课内的时间,而是指课外学生用于查找资料、沉思默想、相互讨论、总结反思的时间。要使综合性学习达成好的效果,就应该让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思考、记述、讨论。还应当在每次综合性学习前,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活动任务,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要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2. 要有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度,避免边缘化。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不仅提倡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让学生有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间。因而,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小组分工合作,分头完成各项任务,而且学会把个人的成果和资源和小组成员互补、信息共享,实现有效的整合。但在实际实施中,由于综合性学习经常需要学生自行组织活动,所以往往会出现由一部分优秀学生控制或把持局面的现象,而相当一部分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处于一种旁观的位置。{乱云飞渡上}.

因此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混编,以优等生带领 ,把一些准备时间相对较为充裕的任务规定为中下等生优先,让他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机会优先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学习成果,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在教学时还要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解,明确指定给相应的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汇报时每人负责阐述自己那个部分,并力争将这个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中,为提升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而努力。

3. 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提供的弹性空间,开发利用具有地方色彩的资源和课程资源。{乱云飞渡上}.

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了若干个活动,有的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选其一,有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做删减。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同时,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是活动类的,也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类话题;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还可以从教材(课文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只有活动的内容丰富了,贴近学生实际了,综合性学习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亲近自然”,而“自然”又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让初一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活动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时值秋天,阳明中学的鲍璐芳老师就针对学生实际,将“秋”确定为活动专题,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学生在节假日走进秋天,分别探寻:秋之色,秋之声,秋之味,秋之韵;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诗文、绘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自己近一个月的成果,由于活动贴近现实,学生感兴趣,效果自然比原主题好。

4.摆正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教师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要适时、有效的指导,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到一种自觉的、完善的状态。

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确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对教材、教学用书中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 ,更要为我所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指出他们的偏差和错误,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

在宁波“三江名师”的授课活动中,东恩中学吴萍老师的一堂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让我颇有感触:整堂课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东、南、西、北四个小组展示,精美的图文,深情的朗诵,精彩的语言表达,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学生的能力了得,但整堂课下来,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老师却很少有效参与其中。{乱云飞渡上}.

其实,作为教师,也应参与学生的学习,在平等沟通与合作中实施教学,在切身的学习中加深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更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语文味与活动性有机结合,把握好开放度。

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中涉及的地理常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莲文化的魅力”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等等,这些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流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它的最终指向仍旧是语文本身,所以在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应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重点,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强求其他学科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生物课。

6、注重活动参与过程,加强后续反馈和跟进。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重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所以《语文标准》关注学生对各种学习活动是不是都参与,是不是积极认真地参与,活动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成果和表现。

当然,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如:体验,启发,感受,评价等),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避免了写“说大话、说空话”的无味作文。

如在上完《说不尽的桥》后,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文:以“桥”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长时间观察、搜集、整理资料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文体(既可以写说明文,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座桥;也可以写记叙文,叙述桥的历史抒发情感;还可以写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心应手地写出不错的文章。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面对这乱云飞渡般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应当从容应对,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