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名句


篇一:《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你对的邓小平的印象》

学院________资环___ 性别______男____

说出一两句邓小平的语录

不管黑猫白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

1.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你对的邓小平的印象

百折不挠,具有伟人气质

2.请你说下你所知道的邓小平事迹?

三起三落

3.在这些事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这些事迹让你深刻呢?

他坚定的信念 值得我们学习

5、关于邓小平三起三落的故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邓小平理论中提到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一国两制”制度,你认为哪一点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 一国两制

8、你心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宋祖英的这首歌曾经广为流传,也表明了深圳人民对邓小平的感谢和高度评价,请你谈谈你对“圈定深圳”的看法.

很英明,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0、你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不是都应该学习邓小平理论?

应该学习,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东西

篇二:《邓小平同志的名言警句》

邓小平同志的名言警句

语录一:“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语录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语录三:“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语录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六:“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语录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语录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语录九:“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语录十:“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语录十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语录十二:“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语录十三:“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语录十四:“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语录十五:“发展才是硬道理。”

语录十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语录十七:“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语录十八:“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语录十九:“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语录二十:“我们不搞政治游戏,不搞语言游戏 语录一:“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

邓小平晚年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德顺认为:“„真理是朴素的‟,这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向往和称道的理论境界。小平理论能迅速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和接受,与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主义只有走进人民群众才能青春常在,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永葆生机,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名句}.

语录二:“我是实事求是派”

1987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这样自我评价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称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还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连在一起,将之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1980年12月,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

在新形势下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强调和落实。这告诫我们,即使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然需要防止思想僵化、脱离实际。 语录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这一思想到后来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依然不应发生任何动摇。

语录四:“中国不能乱”

1989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同年3月,他又指出:“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社会利益格局变化剧烈,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从体制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依然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语录五:“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搞争论,鼓励大胆试验和首创精神,最后“拿事实来说话”,这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加快发展。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升级在即,发展机遇难得,一系列社会发展的难题需要破解。在这种情况下,机遇依然是稍纵即逝,发展依然是时不我待,依然需要在审慎稳妥地把握好宏观大局的前提下,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依然需要突破思想的束缚、制度的藩篱和体制的枷锁,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语录六:“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988年9月,他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共同富裕”原则和“两个大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缩小地区差距。

当前,我们已经开始面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至少是3.3∶1,地区间差距东、中、西是1∶0.7∶0.4。为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精神,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语录七:“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1986年6月,邓小平提出:“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同年9月,他又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的改革实践已经印证了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每一次释放,都离不开政治体制上的“松绑”和“清障”;而政治体制上每一项重大进展,都会带来生产力的一次解放。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稳步推进。《求是》杂志曾刊文深刻地指出:“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

语录八:“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他还提出:“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1992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从总体上看,这十几年来,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逐步得到遏制,反腐败斗争正逐步走上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轨道。但也必须承认,目前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腐败正呈现出向高层蔓延、案值特别巨大、具有群体化特征等新的特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语录九:“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1957年,邓小平提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到了1992年,他进一步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小平同志的这些教导,核心就是提醒全党,中国共产党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时刻注意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必须将之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抓紧抓好。 语录十:“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同胞时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他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保持原有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持续的繁荣。小平同志提出,也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但绝非惟一的解决办法。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

语录十一:“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最早在正式场合阐述这一重要观点,是在1962年。在讨论到包产到户问题时,邓小平明确地表示了支持态度。他说:“恢复农业,群众相当多的提出分田。陈云同志作了调查,讲了些道理,意见是好的……现在是,所有形式中,农业是单干搞得好。不管白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农业,就用哪一种方法……总之,要实事求是,不千篇一律。”

一,毛主席语录: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

不打无准备之战。 ——毛泽东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毛泽东

不到长城非好汉 ——毛泽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毛泽东

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毛泽东

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 ——毛泽东

陈毅是个好同志,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贡献,是已经下了结论的。 ——毛泽东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毛泽东{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名句}.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毛泽东

戴高乐上台也有好处,他喜欢跟英美闹别扭 ——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毛泽东

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毛泽东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毛泽东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最谦虚的一句话 ——毛泽东

篇三:《邓小平最为经典的十句话点评》

邓小平最为经典的十句话点评

邓小平,这个令国人敬仰、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旗帜,将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重温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生前平实、睿智而又流传甚广的话语,倍感亲切,深受教育。现摘录其中部分编成“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供大家欣赏。

一、最正确的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点评】这是邓小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最伟大的发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点评】这是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谈话中所做的经典概括。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等具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最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点评】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87岁的邓小平挺身而出,掷地有声的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句话朴素、深刻,官员一学就会,百姓一听就懂,用“硬”来修饰“道理”二字,极为新颖、有力,可以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引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四、最前瞻的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点评】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对“文革”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盛行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谬论的有力批驳。它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全党的共识。

五、最务实的倡导:“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点评】这原本是一句四川俚语,这句话体现了邓小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考习惯和工作作风。它虽不是邓小平的最初发明,但它却因他而广泛流传开来,所以人们总把它的“发明权”授予邓小平。这句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在国外也闻名遐迩。

六、最关键的忠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点评】这种思想散见于邓小平各个时期的讲话中,如他在1982年4月就提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特别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理,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意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辉。

七、最大胆的创意:“摸着石头过河。”

【点评】这句话引自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3月28日)一文,摸着石头过河最起码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邓小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