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手稿


篇一:《作文素材》

追求_素材 名人名言

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

2.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塔西佗

3.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葛罗夫

4..要想知道掌权的痛苦,就该去问那些当权者;要想知道它的乐趣,就应该去问它的追求者。 ——查科尔顿

5. 凡是精炼的句子,由于追求简明而不得不牺牲一定的准确性。 ——塞?约翰逊

6.占有不能带来幸福,人只有在不断地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满足。 ——赵鑫珊

7. 7.追求那真实的功业,追求对宇宙人生更深远的了解;追求永远超过狭小生活圈子之外的更有用的东西。 ——罗兰

8.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莱辛

9.在瞄准遥远目标的同时,不要轻视近处的东西。 ——欧里庇德斯

10..幼儿时期可以没什么宏伟目标,成人时代则不可无此。 ——霍兰

11.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12.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3.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14.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朱舜水

15.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 富兰克林

16.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17.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不论好人坏人,成功者失败者,追求是人生存在这世界上的心理基础。 ——郑碧雅

18.人生追求,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在四个层面保持平衡的人才会拥有圆融的人生。 ——华旗总裁冯军

19.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这些激情像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地吹拂着我,吹过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 ——罗素的人生追求

20.如果我能最终成功,最重要肯定是因为我的理想,我的理想非常大,明知道它不可为,所以会付出格外的努力。

21.一个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长大了一定要经商赚钱,你爸爸就是吃了没有钱的亏。” 一个老板对自己的孩子说:“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你爸爸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 22.我不知道流星能飞多久,值不值得追求!我不知道樱花能开多久,值不值得等候!但我知道会有一份友谊像烟花般美丽,像恒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守候!

23.令人筋疲力尽的往往不是要做的事情本身;而是事前事后患得患失的心态……

24.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温家宝总理的一番朴实话,赢得人大代表的热烈掌声。

事例类:

一、谈迁(1594—1658)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马桥人。明诸生。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谈迁博览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文,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文,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

[点拨] 谈迁矢志不渝的治学精神也和不朽的史书《国榷》一样,留给后人一座丰碑。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适用于“坚忍不拔”、“越挫越勇”、“坚守信念”等话题。

二、布赖恩的“赛跑”

美国籍德国火箭专家——布赖恩 ,从小就梦想上九天揽月 ,后来积极投身于火箭研究。 这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是他的成果却最先被用于战争 。在二战后期 ,德国率先使用了V-1、V-2飞

弹 ,于是导弹时代来临了 。他在德国即将战败的美苏争夺中 ,被美国抢了去 ,后来加入美国国籍 。但是由于他的党卫军背景 ,民众和海军一直阻挠他的火箭卫星计划 ,直到前苏联卫星先于美国上天 ,政府才同意他负责卫星计划 。终于,布赖恩在这场美苏太空竞赛中最后胜出--阿波罗十一号登月成功! 而前苏联同行在这以后就远远的被美国甩在后面 ,此后布赖恩功成引退

[点拨]不赖恩无论身处什么地方,都能排除一切干扰,其对信念追求的执著可见一斑。此素材的使用要明确是对无论身处何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适用话题]可适用于“追求”和“坚持”类话题。行文中有了充分的理论铺垫的时候使用此素材,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毕竟,布赖恩的经历是不多见的,把这个事例作为文章的实例,也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有追求的麻雀

麻雀是有追求的,所以麻雀觉得自己不应把时间花在搭窝建巢上,所以麻雀至今寄住在人家的墙洞里。 麻雀是有追求的,所以麻雀觉得自己不应该把精力花在自食其力这样的琐事上,所以麻雀至今还围着人家的庄稼地打转,不放过任何可以填饱肚子的机会。 麻雀是有追求的,所以麻雀一有机会就喜欢凑到权势身边表忠心,唠唠叨叨地向权势打别人的小报告,所以麻雀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用来砥砺自己的翅膀,所以直到今天,麻雀们还是飞不高。 麻雀是有追求的,可是古往今来,杰出的麻雀却总是罕见的。

[点拨]有追求的人很多,但有追求并非就意味着成功,也许是因为一些人的实际行动和他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吧。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用于“追求”、“言行一致”或“实践”类话题。

四、卖血追星

2006年9月李宇春于北京首次举行签唱会,大批fans(歌迷)蜂拥而至,虽然入场费全免,但不少住处偏远的fans(歌迷),为一睹偶像竟卖血筹路费,李宇春得知此事,却在演唱会上感谢歌迷卖血对自己的支持。 十年前的刘德华重庆演唱会上,一位小姑娘因为没钱,又不好意思向家人索要。万般无奈之下,她作出一个令人遗憾的决定,用卖血的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此事后来传出之后,社会各界唏嘘不已。刘德华也表示,这样的做法十分不理智,因此他永远不会对那位姑娘说感激。同时刘德华表示,他希望天下的歌迷理智对待任何事情,千万不要为了追星伤害了自己。毕竟卖血买票看演出,绝对是不值得提倡的。

[点拨] 卖血追星,面对此事,当事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我们追星的意义何在?

[适用话题]“追求”、“理智”等。

优秀语段:

①每个人都是为了什么而来的,但我们真正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飞快地奔跑,去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还是那句话,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永恒的思想! 我们是该加快自

篇二:《摄影征文比赛》

承办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策划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宣策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摄影征文比赛 策 划 案

目 录

一、 活动名称„„„„„„„„„„„„„„„„„„„„„3

二、 活动引言„„„„„„„„„„„„„„„„„„„„„3

三、 活动主题„„„„„„„„„„„„„„„„„„„„„3

四、 活动目的„„„„„„„„„„„„„„„„„„„„„3

五、 活动时间„„„„„„„„„„„„„„„„„„„„„3

六、 活动地点„„„„„„„„„„„„„„„„„„„„„3

七、 参与对象„„„„„„„„„„„„„„„„„„„„„3

八、 主办单位„„„„„„„„„„„„„„„„„„„„„3

九、 承办单位„„„„„„„„„„„„„„„„„„„„„3

十、 活动流程„„„„„„„„„„„„„„„„„„„„„4 十一、 具体实施草案„„„„„„„„„„„„„„„„„4

(一) 前期宣传策划„„„„„„„„„„„„„„„„„5

(二) 中期收稿评比„„„„„„„„„„„„„„„„„6

(三) 后期表彰总结„„„„„„„„„„„„„„„„„7 十二、注意事项„„„„„„„„„„„„„„„„„„„„„7 十三、奖项设置„„„„„„„„„„„„„„„„„„„„„8 十四、活动经费„„„„„„„„„„„„„„„„„„„„„9 十五、附录(评比打分标准)„„„„„„„„„„„„„10

一、活动名称:

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魅力武设、可爱校园”摄影征文比赛

二、活动引言:

大学是美好的,大学是多彩的,大学是热情洋溢的,大学是各种各样的...

为了记录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们在美丽的汤逊湖畔,举行“魅力武设,可爱校园”主题摄影征文主题活动。用你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多彩的大学生活。

三、活动主题:

魅力武设 可爱校园

四、活动目的:

丰富大学生活,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丰富校园文化,培养文化素质,激发我校学生创作热情,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11日————2015年12月23日

六、活动地点: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七、参与对象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八、主办单位: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九、承办单位: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宣策部{征文手稿}.

十、活动流程:{征文手稿}.

前期策划宣传(11月23日-25日食堂门口设立摆放点)

中期收稿评比(12月7日-13日收稿12月14日-20日评比)

后期表彰总结(12月23日 星期三)

具体流程

前期策划宣传(11月11——11月25)

A.宣策部制定策划案

B.宣策部制作海报展板横幅等

C.人工湖摆点宣传

中期收稿评比(12月7日---12月13日)

A.收集征文稿件、摄影作品,并将参赛文章进行整理统一管理。

B.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

后期表彰总结(12月23日 )

A.组织颁奖典礼,发放奖品和荣誉证书。

B.获奖作品展示,对活动进行后期宣传。

十一、具体实施草案

前期策划宣传

1)由校教务处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宣策部制定策划案,交由上级审核,开始

准备工作。(11月10日)

2)在校内各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张贴海报和横幅、并在微博、空间、微

信等方式对活动做前期宣传。(海报和展板可手工制作,由宣策部负责,11日

至20日完成。展板、海报必须21日之前完成。)

3)在人工湖设立摆放点,发放稿纸报名表,并鼓励参赛者踊跃报名。并由

各部门人员轮流值班。同时做好电子投稿的邮箱收集管理等设置工作。(时间{征文手稿}.

11月23日至25日,25日之后不摆点,但微博,微信加大宣传力度。展板搬至

2号楼下。由秘书处制作活动值班签到表,并组织值班。宣策部负责看护展板,

确保展板信息完整。微博由宣策部吕梦琪负责,确保宣传工作有序进行。)

4)统计参赛人员名单和评定人员名单,向评审人员发放邀请函。

中期收稿评比

1)宣策部组织整理参赛人员的作品,做好保存记录工作。(宣策部人员负责

平时电话联系和收取稿件工作,保证收稿工作有序进行)

2)收稿工作分工进行明确电子档和纸质手稿收集人员,注意保存稿件。

3)收集完成,征文交由编辑部审核,摄影作品由宣策部审核,电子档文件由

宣策部打印为纸质档再交由秘书处审核。

4)由评选人员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等。

5)评比时间在12月20日之前完成,评比完成后,获奖名单交由秘书处知会

获奖者。

6)荣誉证书制定、物质购买(20日前宣策部负责)

后期表彰总结

A表彰大会由12月23号(星期三)中午12:30在小礼堂举行。(暂定地

点,根据情况变更,表彰大会与LOGO征集颁奖同时一起进行)

大会简单流程:

1)主持人登台宣布开始,介绍出席老师并表示欢迎;

2)主持人开场白;

3)获奖代表发言;

4)由邀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5)请教务处教学信息中心指导老师陈克现发言;

6)欢送老师及获奖者;

7)颁奖大会到此结束。

大会细节

(1)大会地点、挂横幅,提前做借;(秘书处丶宣策部负责)

(2)主持人:2位;(主持人的选取在15日完成,主持稿 在20日前完成,并将稿子送叶雅雅审核)

(3)决定邀请老师(主任团负责分发邀请函);

(5)获奖代表发言2位;(摄影征文各一人获奖代表由秘书处筛选、发言

人员稿件需在21日前完成,并将发言稿送主任团复查);

篇三:《皮佳慧征文表》

《大中华2014童年诗文手稿》征文登记表

篇四:《作文素材》

﹡名人事例﹡

①谈迁(1594—1658)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马桥人。明诸生。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谈迁博览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文,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文,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

[点拨] 谈迁矢志不渝的治学精神也和不朽的史书《国榷》一样,留给后人一座丰碑。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适用于“坚忍不拔”、“越挫越勇”、“坚守信念”等话题。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第一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 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邓小平“三起三落”不忘理想的追求,最终,造福了全中国。

[点拨]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这和他们拥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坚持在里面,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阵地,永不放弃。

[适用话题] “不懈的追求”“坚守信念阵地”“乐观”“永不向邪恶低头”等。

布赖恩的“赛跑”

美国籍德国火箭专家——布赖恩 ,从小就梦想上九天揽月 ,后来积极投身于火箭研究。 这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是他的成果却最先被用于战争 。在二战后期 ,德国率先使用了V-1、V-2飞弹 ,于是导弹时代来临了 。他在德国即将战败的美苏争夺中 ,被美国抢了去 ,后来加入美国国籍 。但是由于他的党卫军背景 ,民众和海军一直阻挠他的火箭卫星计划 ,直到前苏联卫星先于美国上天 ,政府才同意他负责卫星计划 。终于,布赖恩在这场美苏太空竞赛中最后胜出--阿波罗十一号登月成功! 而前苏联同行在这以后就远远的被美国甩在后面 ,此后布赖恩功成引退

[点拨]不赖恩无论身处什么地方,都能排除一切干扰,其对信念追求的执著可见一斑。此素材的使用要明确是对无论身处何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适用话题]可适用于“追求”和“坚持”类话题。行文中有了充分的理论铺垫的时候使用此素材,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毕竟,布赖恩的经历是不多见的,把这个事例作为文章的实例,也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寓言故事﹡

有追求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