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和我的故事


篇一:《我和我姐姐的故事》

我和我姐姐的故事

有一个人,她很小巧;有一个人,她会一堆道理;有一个人,她会关心我;有一个人,她会给我讲美丽的童话,她——便是我的姐姐。

那夜,天有些阴暗,窗外没有几颗星,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受布满了我的全身,或许是我的咳嗽声惊动了正在睡觉的姐姐“你还好吗?”第一次,她这么温柔地跟我说话。我有些痛苦的点了点头。而后,我听见了急促的脚步声,和窸窸窣窣的声。随后只见姐姐手里拿了一杯水和药,说:“吃了吧!也许会好些。”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心里顿时又一股暖流缓缓流淌。那夜,做了一个美梦。

阳光懒懒的倾写在我家的地板上,姐姐和我早早起床,我们一副惬意的样子坐在沙发上享受着阳光的来临。我调皮的对姐姐说:“我们唱歌吧1”于是,我们沉醉在唱歌的喜悦中。欢声笑语,动听的歌声回荡在上空,两张带着稚气的笑脸,在阳光下闪烁。

我和她的故事有许多,或许不像一千零一夜那么精彩,可能也没有安徒生童话那么多姿。但是,我和她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美丽的,你们,感受到了吗?

五年级:黄诗雅

篇二:《我和姐姐的故事》

我和姐姐的故事

作者:曾 艳

来源:《视野》2003年第06期

昨天上午,准备睡个懒觉,突然接到姐姐的短信,说婚期提前了,心里一阵惘然,在床上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

妈生我的时候,姐刚满4岁,用老妈的话说,家里从此就多了一对“冤家”。的确,我和老姐是存在很多矛盾的。我稍稍懂点事,就不愿意穿姐姐剩下的衣服,可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妈妈会使尽各种“伎俩”,软硬兼施地让哭哭啼啼的我穿上。妈妈是不敢恨的,一恨饼干就没了,所以就把大大的怨气发在姐姐身上,要是家里只生我一个多好。长大后,和姐姐聊天,才知老姐在眼巴巴地看着我喝鱼肝油、嚼饼干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叹。那时,家里条件不好,爸妈工作又忙,姐姐一年有半年呆在爷爷那里,爷爷除了养1 0只老母鸡,可以每天给姐姐做鸡蛋以外,其他的就难了。所以现在我对炒鸡蛋、煮鸡蛋、蒸鸡蛋依旧兴趣盎然时,老姐却是一脸的不屑。

稍大后,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后我们班总会留几个人打扫卫生。我个头小,却经常被点名留下来,而且一般都担任倒垃圾的重任。我现在还想我之所以“中彩率”这么高,绝对与长得难看有关。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个难看的小丫头,拖着簸箕,一步一步,穿过走廊,走过操场的夕阳中的背影。我自己对此是无所谓的,可老姐却不同,回去晚子会挨骂的,所以忍受了我两次乌龟爬的倒垃圾以后,老姐决定亲自动手。于是,只见她健步如飞,一溜烟地去了,又一溜烟地回了。我姐她是高年级的,我们班的同学见了她只有听她说话的份。何况,她大小也是一个官,臂上是两杠。于是,我就此慢慢滋长了对她的仰慕之情。随着小学里的年级一级一级地增加,这种仰慕之情就越来越浓厚,因为我姐是她们年级的前3名,除了一口的标准普通话,手艺特强外,舞跳得好,并且她还有光着冻裂的脚丫参加文艺调演给学校捧回一等奖的英雄事迹。而那时的我在干嘛?忙着跟别人才了架。有一次还是老姐扔了手上吃了一半的黄瓜,帮我揪着那个人的衣领,我才挽回一场不多见的胜利。尽管为这场胜利,我们付出了惨重代价。别人家长找上门,我爸让我俩跪了3个小时的洗衣板。后来,姐上初中,我也慢慢地因为成绩还说得过去的原因,在同学中树立起了威信,带了3根杠,而且,我爸爸1米78的个头遗传优势也显现出来,姐不用再充当保护者的角色。 紧接着,姐考上了师范学校,我也混混沌沌进了初中。

上初中时,只盼姐姐有假就回家。我会和她挤一个被窝,她会和我讲学校的趣事,会告诉我背一个牛仔书包浪迹天涯是一件多潇洒的事。我的那一小撮美学观点就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而我最爱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及苏有朋的《背包》与此也脱不了关系。而且,她会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挤一点出来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我的回报却是把她的舞鞋很大方地借给别人,等她记起要用舞鞋时,我却不记得把它给了谁。当然我们也会辩辩嘴,偶尔还会发展到吵架翻脸的时候。印象深的是初二暑假爸妈到西安旅游,家里就剩我俩,把伙食费给姐后,每个人又领了一份零用钱。我除了会做鸡蛋外,其余的厨房事务一律与我无缘,所以我一不听

话,老姐就威胁我不听话一个人提个小煤炉自己做吃的去。我总不能一个月都吃鸡蛋吧,没办法,乖乖就擒。可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有一次惹火了我,我偏不就范,一个人躲在小房里,把门给反锁了。开始我姐还不在意,吃午饭我没出来,有点慌,吃晚饭我仍旧不出来,我姐就急了,哀求了我许久,我才开始长达七八个小时沉寂后的第一声。隔着门,我们进行了长达几十分钟的谈判,最终以我全胜告终。谈判的协议是她必须给我补做油淋茄子、豆角肉丝,外加一个西瓜和冰淇淋,而且所有的费用不得挪用公款。我还记得,我一口气就着自己点的菜吃了3大碗米饭。那个夏天是我过的最自由惬意的一个假期,跟姐姐去游泳、吃夜宵、看通宵电视,我充分享受着散漫自由的生活,早上一觉起来洗个澡,不用头疼该背英语还是该做数学。

我上高中,姐姐分配回家乡的小镇,从此我的生活起居大权由妈转交给姐。上至帽子,下至袜子,全是姐瞅着什么时候该买,买什么合适。家里备有生活学习用品,零食也是不会断的,尽管我每个月会象征性地领点零用钱,但全部用在课外书与邮票上。因为生活上的事知之甚少,所以刚来上大学时,为了考证一个牙刷3元钱是贵还是便宜打长途电话问家人对我而言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

篇三:《我和姐姐的故事》

姐姐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也不能代替,谁也不能把她从我的脑海里抹去。以前,我和姐姐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吃饭、玩耍、做作业,我们都在一起。姐姐人很善良,就是有一个缺点——对人太好了。她对人总是很宽容,处处让着别人。不过,如果我被人欺负了,姐姐一定会和别人拼命。姐姐对我很好。有一次,我在家里玩,姐姐在做作业。我调皮地把妈妈放在桌上的花瓶玩来玩去。“砰”的一声,花瓶被我玩掉在地上,碎了。我害怕极了。妈妈知道后,一定会骂死我的。我连忙找来一个袋子,把花瓶的碎片一片片装进去。结果一不小心,碎片把我的手割伤了,流血了,我“呜呜”地哭了起来。姐姐听见了,马上跑过来。看见我这样,她一边安慰我,一边找出纱布为我包扎伤口。就在这时,门开了,妈妈回来了。我心里忐忑不安,深怕妈妈骂我。果然,妈妈看到了地上的花瓶碎片,就问我们:“是谁把花瓶打破了?”我正想回答,姐姐抢着说:“妈妈,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打破的。”妈妈训了姐姐一顿就没再说什么了。那时我在边上,眼角湿润了。姐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我知道姐姐心里一定很难受。我对姐姐说:“姐姐,对不起。都是我连累了你,害你被妈妈骂。”姐姐笑着说:“傻瓜,我们是姐妹啊!”我听了,马上转悲为喜。现在姐姐去外地读大学了,我和她分隔两地,但那次打碎花瓶的经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虽然我和姐姐现在很少见面,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拉远而疏远。我们还是经常短信联系着。有一次,我用手机给姐姐发了一条短信“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姐姐回复说“我们虽然相隔两地,但姐姐会永远守护你,做你的守护天使。”我立马回复姐姐“姐姐,我也要做你的守护天使,一辈子的。”“那就让我们彼此守护吧。”姐姐的回复让我充满了信心。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每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次姐姐为我承担的情景,总会想起姐姐和我之间的承诺,我的内心便充满了自信。

篇四:《我和我姐姐的故事》

我和我姐姐的故事

有一个人,她很小巧;有一个人,她会一堆道理;有一个人,她会关心我;有一个人,她会给我讲美丽的童话,她——便是我的姐姐。

那夜,天有些阴暗,窗外没有几颗星,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受布满了我的全身,或许是我的咳嗽声惊动了正在睡觉的姐姐“你还好吗?”第一次,她这么温柔地跟我说话。我有些痛苦的点了点头。而后,我听见了急促的脚步声,和窸窸窣窣的声。随后只见姐姐手里拿了一杯水和药,说:“吃了吧!也许会好些。”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心里顿时又一股暖流缓缓流淌。那夜,做了一个美梦。{姐姐和我的故事}.

阳光懒懒的倾写在我家的地板上,姐姐和我早早起床,我们一副惬意的样子坐在沙发上享受着阳光的来临。我调皮的对姐姐说:“我们唱歌吧1”于是,我们沉醉在唱歌的喜悦中。欢声笑语,动听的歌声回荡在上空,两张带着稚气的笑脸,在阳光下闪烁。

我和她的故事有许多,或许不像一千零一夜那么精彩,可能也没有安徒生童话那么多姿。但是,我和她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美丽的,你们,感受到了吗?

五年级:黄诗雅

篇五:《我和姐姐的故事》

我和姐姐的故事{姐姐和我的故事}.

我和姐姐的故事 姐姐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也不能代替,谁也不能把她从我的脑海里抹去。 以前,我和姐姐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吃饭、玩耍、做作业,我们都在一起。姐姐人很善良,就是有一个缺点对人太好了。她对人总是很宽容,处处让着别人。不过,如果我被人欺负了,姐姐一定会和别人拼命。 姐姐对我很好。有一次,我在家里玩,姐姐在做作业。我调皮地把妈妈放在桌上的花瓶玩来玩去。砰的一声,花瓶被我玩掉在地上,碎了。我害怕极了。妈妈知道后,一定会骂死我的。我连忙找来一个袋子,把花瓶的碎片一片片装进去。结果一不小心,碎片把我的手割伤了,流血了,我呜呜地哭了起来。姐姐听见了,马上跑过来。看见我这样,她一边安慰我,一边找出纱布为我包扎伤口。就在这时,门开了,妈妈回来了。我心里忐忑不安,深怕妈妈骂我。果然,妈妈看到了地上的花瓶碎片,就问我们:是谁把花瓶打破了?我正想回答,姐姐抢着说:妈妈,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打破的。妈妈训了姐姐一顿就没再说什么了。那时我在边上,眼角湿润了。姐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我知道姐姐心里一定很难受。我对姐姐说:姐姐,对不起。都是我连累了你,害你被妈妈骂。姐姐笑着说:傻瓜,我们是姐妹啊!我听了,马上转悲为喜。 现在姐姐去外地读大学了,我和她分隔两地,但那次打碎花瓶的经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 虽然我和姐姐现在很少见面,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拉远而疏远。我们还是经常短信联系着。有一次,我用手机给姐姐发了一条短信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姐姐回复说我们虽然相隔两地,但姐姐会永远守护你,做你的守护天使。我立马回复姐姐姐姐,我也要做你的守护天使,一辈子的。那就让我们彼此守护吧。姐姐的回复让我充满了信心。 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每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次姐姐为我承担的情景,总会想起姐姐和我之间的承诺,我的内心便充满了自信。

篇六:《我和姐姐的故事》

我和姐姐的故事 我的姐姐叫魏新悦,她比我大三岁。我姐姐英语很好。去年的时候她就成为了我的英语老师。每次都在周六的下午4:30到5:30上课,上课的内容有人称表,有复习,有新内容新知识,有的时候是一场考试,也有的时候是玩游戏。 她给我布置的作业,时多时少,不过多少不是她高兴或不高兴来决定的,而是用我的表现来决定的,得了10次A星就能换免写一次作业。有一次作业是做英文PPT,当时我在想:这我又不会做,这可怎么办啊!当我把PPT打开的时候,里面全都是一些字和一些我不认识的东西,后来我把每个东西都看了一遍,我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我就开始制作英文PPT了。我先在百度上找到了背景,然后写PPT,写的过程中我刚开始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我经过研究,我终于知道该写什么了。过了30分钟后我就做好了。我觉得我写的肯定不好,因为我是第一次写。可到了上课的时候,姐姐却说:很好,虽然还有地方需要改正,但是对于你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让我很高兴。每个课程学完了,就会有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听力,听力都包含:对话,写的听力。第二个部分是:笔试,笔试就是笔头测试。这个考试,如果考得好,就有小礼物,如果考得不好就没有小礼物了。考到90100就有一块橡皮,考到8589就有一把尺子,考到8084就有一块小橡皮。我的姐姐在英语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我和姐姐的故事。

篇七:《姐姐的故事》

姐姐

人们的心里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很多的错觉或幻景,对这样的错觉或幻景又不去过多的了解!就成了这样的认为:人们都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无形的力量,把它称为一种无形的爱(母爱或慈爱)。姐弟之间的那种力量又算什么呢?亲情如何哪?一时半会还真的很那说呀。都说无父母的孩子早成熟,实际不然。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由于受同学的欺负,老师的瞧不起,很显然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因而在无数的打击之下,就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得多,可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这样的孩子始终存在着一颗“童龄心”,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很快想到解决的渠道。

那是一个夏季乡村的傍晚,一个小男孩在学校里求知。他家离学校大概有五十多里路吧,记得那年他是上六年级,他的小姐姐是在上初三,两个人都是毕业班(八几年至九几年,小学毕业对乡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学校又是每个月放一次假,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吃饭自然成了一个大难题:他们的吃饭是从家里背干粮,背的干粮多了会发霉,而背的少了又不够吃,几乎都是背很多的干粮,父母最多再给十元的大钞就算是很好的家庭了。而对于无父母的孩子呢?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肚子饿了就硬扛着,一天吃一顿就混过去了;对于女孩或木木的男孩来说这样可以过,而那些天生顽皮的孩子呢?而我偏偏又是个顽皮而又经常惹姐姐生气的弟弟,学习上经常让老师批评的学生。{姐姐和我的故事}.

某月的中旬,从星期一就没吃的干粮了。记得小姐姐星期一给了

我一元钱让我自己买饭吃,自己却去看书了,看到姐姐那渺小的背影,离我越来越远,我就去教室了,时间在飞速地跑着,无形的知识让我忘记了没有吃东西,却感觉不到饿而已。到下了午那一元钱还在我的手里硬攥着,到了晚上姐姐来找我问我吃什么,我说什么也不想吃,就把那一元钱给姐姐。被姐姐狠狠地骂了一顿,可我没有哭,我只是低下了头,因为我知道姐姐一天也没有吃东西了。姐姐叫着我一起到街上买了两个烧饼,一人一个吃着回宿舍去了(学校在晚上要查人数)。第二天,时间过得真慢呀!肚子对我太不了解了,那是一个劲地叫着。午饭铃刚响,姐姐匆匆忙忙给我送来一袋五毛钱方便面和五毛钱,自己留了一袋,就去教室了看书了,让我下午自己买着吃,不要管她。看着姐姐的背影在我的视线里渐渐远去,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时间还是一分一秒地跳着,无数的问题在脑海里穿梭而过,已经到睡觉的时间了(麻烦的老师还要查宿舍)。躺在床上,这下烦人的肚子开始打滚了,那袋方便面对它就像不起作用一样。旁边的同学还一个劲地说话,真的要把人烦死了,什么时间睡着的是不记得了,只知道肚子再一次把我叫起来。

电铃不停地想起,我不记得是什么时间了,小姐姐来找我,让我晚上给大姐打个电话,让小学老师家叔叔下来时帮忙带点干粮。晚自习下了,我急急忙忙去了电话亭,只能把电话打到家里的那个乡政府托人给我大姐捎个话,(恰好大姐去乡政府的一个同事家里串门,大姐很少去同事家里玩的,乡政府离我大姐的小学还有一里多路)。他说你大姐在这里,等会我去叫了下好了,从她说话的语气里可以听得

出来,她是跑过来着过来的。问我怎没了?我告诉了她小学老师家叔叔下来时,给帮忙带些干粮,从电话那头听得出,她是十分着急,于是急急忙忙挂了电话就回小学去了。

虽然他是我的大姐,可她当时年龄仅有16岁,母亲在我还不记事的幼年里就早早离开了我们姐弟,而父亲在我刚上小学的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大队里的公务事情,也离开了我们姐弟,大姐就被安排到小学帮灶了,每个月仅有八十元钱,二姐在县上的中学里上高中,她的吃饭只能买着吃,每学期才能回家一次。在成长的记忆里,听他的小学老师告诉我:我大姐当时在班里学习是前一二名的好学生,后来你母亲的事就让她退学了;略知母亲是受当时社会的压迫而去逝,姐姐们也不告诉我太多关于母亲的事情;而父亲是由于大队里拉大电,父亲看到大家都那么热,又是从几十里的村子里来的老百姓,抽午饭的时间,给他们摘了一筐子的梨和一桶自制的饮料送了过去。谁知刚好碰上了政府的人员,他们让我父亲帮帮忙好了,我父亲也没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谁知让我父亲抬电线杆。在经过一个小路时,翩翩让我父亲走靠悬崖的一边,由于杂草太多太密,我父亲根本没注意到杂草下面是空的,就这样父亲也走了。大姐对我们三个说:你们谁不上学都不可以,就算我砸锅卖铁,我都要供你们三个上学。

第二起来,还是照旧重复着学校的规律。不过不一样的是今天下下起了雨,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画着,夹杂着雨声如同谱写的歌曲一样。转眼间就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那是十一点整,这下的雨格外的大了,从窗外看去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倾盆而下。准备回宿舍喝点开水,刚走出教学楼门口,模模糊糊看见校门口站着一个人(校门口离教学楼有一百多米)。虽然模糊但很熟悉这个人身影,她在等什么人呢?我就想向门口走去,由于雨太大看不清楚,刚走了五十来米吧。那不是大姐吗?我飞奔而去,大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却用油纸把背的干粮抱得紧紧的,依然没有被雨水淋湿。而她的裤子已经被雨水湿透了,身上还有许多的泥,那显然是走路滑到了粘上去的泥,她把带来的两袋干粮通过大门的中间孔隙递给我,让我赶快回宿舍,不要感冒了,说下午学校的饭还要做。转身就往回赶,站在校门口的我,久久地望着大姐离去的背影,我掉下了眼泪;雨依然在下,

我却感觉不到下雨了。因为从家到我上学的地方要翻两座山,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不知什么时候小姐姐早已来了,她说:去我宿舍吧!今天多吃点,都知道吃完了还会饿肚子,每个人还是一个饽饽,吃了就去教室了。

每个星期六下午四点,都是学生们向往的日子,这下可以回家了了,就可以好好吃顿饱饭了。肚子依然在叫着,回家的路自然也就短了许多。吃过晚饭都喜欢去我小学老师那里玩会,我和老师在聊天中说道:我打电话的事情,那天没有蒸馒头,而馒头也卖光了。你大姐是用发酵粉蒸的馒头,由于第二天还要给学生蒸馒头,她一直忙到晚上三四点才把馒头正好,又准备学生的午餐,整整一夜都没睡,快到九点的时候,她让我和其她几个老师帮她把那天的学生午餐卖的。我问她有什么事情,她说你们没吃的了,匆匆忙忙就去了你们学校,怕你们挨饿;下午回来时已经是两点多了,全身湿漉漉的像个落汤鸡了,我让她休息下,我帮她把学生的馒头馏上、汤烧了,你一会只做下菜好了。她说老师你还要上课,就又匆忙给学生做下午饭。那天她下午睡得很早,好像感冒了,但她说没有。这次上学校,大姐给小姐姐了二十元钱,背了两大布袋干粮和几瓶自己做的菜,足可以吃半个月了。大姐说;“在学校不要和弟弟饿肚子,学习很重要,但要注意身体”,就这样匆忙去学校了。

这次小姐姐要模拟考试,只能我一个回家了。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看到大姐还在做饭,就先去了老师那里:老师告诉我她是在给向政府来的人做饭。在上个月,乡政府的灶合了过来,你大姐现在

要做两个灶上的饭,每天都忙到很晚,你还是赶快回去给她帮忙吧。我刚进门就闻到酒气熏人,大姐在那里擀面,锅里还在烧着菜。她的额头上全是汗珠,我又一次掉下了眼泪,不知怎么也就不饿了,就帮大姐打起了下手,直到十一点他们才回政府去。姐姐和我凑合着吃了点就休息了,当我醒来时,姐姐把我要带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好了,依然如此给了二十元钱,说到学校给你小姐姐,剩下你乱花了。我又一次去了老师那里,老师说:下乡的人就喜欢吃你大姐做的面条,不管你大姐多忙都得给他们擀面。

这次我从家去学校,想了很多,上学有用吗?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好了,从那我没心思学习了,想过很多赚钱的方式。

转眼间,前任的小学校长回来看望姐姐那个小学的所有孩子们,他还托关系把我大姐调到他的县上小学在后勤部工作,我自然也就要转学了,转到他那座小学学习。我的数学很好,刚去考试就在班里是个佼佼者,还被数学老师给训了一顿,那时的我很不服气;而语文就不好了,多数都在中偏下,经常被语文老师(冯秋琴)批评。

就因为这,让大姐很难看!大姐只比我大十几岁,而我又是个男孩子。姐姐的付出,让我终生难以报答。

篇八:《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_我与姐姐》

姐姐名字叫海棠,比我大不到两岁。小时候,也许就因为姐姐与我年龄相仿、个头等高,我从来都大咧咧直呼其名“海棠”!即使有求于她,她趁机威逼利诱让我“叫姐姐!”时,“姐姐”二字我也讷讷难以出口,对此,她总觉得自己吃了亏,心里一直颇不畅快。

据上辈人讲,姐姐是人见人夸的乖女孩,我则整个一坏小孩。比如说照相时,她准能按照大人的旨意甜甜地笑着,我却比褒姒还不爱笑,而且不肯受任何摆布。又比如玩玩具,她一定能将它们完壁归赵,而任何玩具到了我手里,不出几分钟便会四分五裂。母亲说之所以让我4岁就上学,让我与姐姐同一个班级读书,就是因为没有玩伴的我时常闯进课堂对姐姐胡作非为,而她每回都只是无可奈何地哭泣„„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很是怀疑。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老师和姐姐曾经是压在我头上的“三座大山”,姐姐对我更是无恶不作:她会悄悄地把我辛苦种植的玉米苗连根拔掉,会偷偷地把我的“百宝箱”摔得粉身碎骨,诸如此类的“罪行”不胜枚举。告状更是她整治我的第一法宝,我生性偏执又倔强,不肯为自己辩白、求饶,因此没少挨打受骂,透过泪水朦胧的双眼,我总能看到姐姐那一脸的幸灾乐祸。

5岁的弟弟倒肯说句公道话。别人问他:“小家伙,你两个姐姐哪个更好?”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没一个好东西。大姐阴着坏,二姐阳着坏。大姐更坏。”当时,姐姐对弟弟的“忘恩负义”恨得咬牙切齿,我则对弟弟的仗义执言感激不尽。

姐姐有理由认为弟弟忘恩负义。为照看弟弟,姐姐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