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论文目录


第一篇、办公楼结构设计参考论文

办公楼论文目录

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The Design of Shijiazhuang Office

Building of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毕业设计成绩单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石家庄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一、研究现状

建筑业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业主要包括建筑产品的生产(即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其实,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这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态及各项经济指标。

首先,从城市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根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1.5个百分点。其次,从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合理,为了使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必将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而这将导致现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参照我们过去二十余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以及住房改造速度,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达到35平方米,即平均每户现有城镇居民还要增加10平方米多。因此,可以大胆断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房地产商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房地产业将处于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能源建设和能源调度工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未来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在内的能源建设仍将持续,水、电、气等的能源调度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并继续投入。同时,“十一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积极利用国际能源市场增加和保障供应,以保障“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此次毕业设计我做建筑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者规范了人们的部分公共行为方式,当然,技术的进步也给能源的消费提供了种种可能。在设计时自觉地利用再生能源,以及通过种种潜意识的设计, 影响人们的能源意识,引导人们的能源消费模式。然后再从建筑设备技术的角度考虑建筑的能耗特征。

办公楼主要是向着高效能化的水平发展。它的目标,是为提供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为顺利达到这一目的,建筑物必须受益于可以完成一系列目标综合设计思路。这些办公楼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有益健康,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节能环保。特别是通过运用工作周期分析,这些设计方案可以使建筑设计、系统选择、大楼建设这些先期投资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通过单项工程设计,使我们对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一次系统的总结、可以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了解我国有关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有关的技术规范和规定。

三、工程概况

石家庄位于114:26E 38:03N。勘察区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经常达

到34度。春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常有5、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4月份气温回升快;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雨,温度适中,气候宜人,深秋多东北风;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天气晴朗少云,降水少。

石家庄市总的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偏高,春温夏热秋凉冬冷,雨量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西部部分山区雨量偏多,日照偏少,春季天气多风。 总降水量为401.1-752.0毫米,时空分布不均。

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太行山大致以北东—南西向耸立于本区的西部。由西而东,依次排列着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形成了地势上十分明显的西高东低的特点。市区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形态较为单一,地形平坦,高差不大。

2.区域构造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勃海凹陷之间的。

四、对石家庄办公楼进行设计,内容主要有:

(一)建筑设计

1标准层单元平面图 比例1:1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

(2)确定门窗大小、位置,表示门的开启方式和方向。

(3)标出三道外部尺寸(总尺寸、轴线尺寸、墙段和门窗洞口尺寸)和必要的内部尺寸(内部墙段、门窗洞口、墙厚等细部尺寸)。

(4)标注楼面标高。

(5)标注定位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

(6)标注房间的名称,图名及比例

(7)标注其它特殊部位的做法

2 屋顶平面图

(1) 标注各转角部位定位轴线及间距

(2)标注四周的出檐尺寸及屋面各部分标高(标注结构层上表面)

(3)屋面排水方向,坡度及各坡面交线,天沟檐沟泛水出水口水斗等的位置。

(4)屋面上人孔或出入口及女儿墙等的位置尺寸

(5)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正立面,侧立面 比例1:100

(1)表明建筑外形,门窗,雨蓬外廊或阳台及雨水管的形式和位置

(2)标注三道尺寸

(3)总高:从室外地坪至屋顶最高处

(4)各层间尺寸,门窗高度尺寸,必要部位的标高,如门廊、雨蓬等的位置

(5)注明外墙材料及做法,饰面分格线立面细部详图索引号

(6)立面名称及比例

4剖面

(1)确定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层情况,以及主要构件的相互关系。

(2)表示出楼梯的踏步、平台以及固定设备。

(3)标注室内外地面、各楼层面、屋面、平台面、门窗洞口顶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儿墙顶面等处的标高。

(4)标注建筑总高、各层层高以及门窗洞口和窗间墙等细部尺寸。

(5)标注主要轴线以及编号、详图索引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5详图:4~6个 比例1:50

选择有代表性的节点,表示清楚各部分的构造关系,标注有关细部尺寸、标高、轴线编号以及做法说明等。

6门窗明细表和设计说明

(1)门窗明细表的内容有编号、名称、洞口尺寸(宽×高)、数量等

(2)设计说明:包括建筑名称,建筑规模,设计标准, 施工说明,建筑耐久年限,建

筑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重点交待屋面防水和墙体构造、用料及施工的有关说明,内外装饰做法等。

(二)结构设计:

1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1)结构方案的确定

(2)基础类型的确定

(3)结构布置,包括平面尺寸、柱网尺寸、变形缝等

2主要结构基本尺寸确定及截面几何特征

(1)框架梁、柱材料及截面尺寸

(2)楼板材料及截面尺寸

(3)施工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3主要结构计算

包括一层楼盖的梁、板计算及配筋,一榀框架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和基础计算。

4绘制结构施工图

(1)基础(桩位)平面图(1:100)

(2)基础大样(柱配筋,承台配筋)图

(3)任选一层楼盖或屋盖结构平面图(1:100)

(4)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图

(5)图纸目录,结构设计说明

5结构设计计算书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方法:

1建筑设计:办公楼充分考虑安全、经济、适用三要素;各房间面积分配合理;以实践和观察为出发点,对交通、采光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思路:

1查阅收集资料,进行建筑方案设计;

2分析建筑图,进行结构布置;

3进行结构设计;

4绘制结构施工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六、参考资料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M].崔艳秋.姜丽荣.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M].陕西省建筑设计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编写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建筑设计资料集[J]第二版.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4

[5] 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方案选[J]. 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方案选编委会.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 优秀住宅设计作品选[J].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七、进度计划

第 1 周:参观工程,收集资料;

第2—4周:毕业设计实习,开题报告;

第二篇、办公空间论文参考目录

办公楼论文目录

楚义芳.CBD与城市发展

闫小培,姚一民,陈浩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办公活动的时空差异 分析

田文祝.多伦多市战后办公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

张景秋,蔡晶.北京城市办公业发展与城市变化阶段分析[

唐晓莲.广州写字楼发展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6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

侯学钢,宁越敏.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办公楼分布相关研究的动态 分析

[J].国外城市规划,1998

9.李翠敏,吕迅.上海办公楼区位研究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戴军,李翠敏,白光润.上海市中心城区办公区区位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5

11.陆葵菲.高档写字楼集中营:天河北崛起的前因后果[J] 房地产导刊,

12. 戴德胜,姚迪,刘博敏.公司总部办公选址因子分析——以北京市 总部办公分布为例

13. 胡华颖.城市空间发展——广州城市内部空间分析

14. 梅洪元,陈剑飞.新世纪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的影响[J]

15. 阎小培,许学强.广州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发展

16. 陈莹.北京写字楼市场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17. 郭明卓.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90年代大都市生活的缩影

18. 毕波,吴晓雷.城市楼宇经济空间布局的研究与思考

19. 张润朋.广州中心区写字楼功能与空间分布研究——以天河中心区 为例

20. 王琰.城市办公楼布局研究——以上海为例

1. 2. 3. 4. 5. 6. 7. 8.

第三篇、办公楼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全套)

办公楼论文目录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 镇江某设计院办公楼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学 号: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 IV

第一章 设计资料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第三章 结构方案选取 ................................................................................................ 3

3.1 竖向承重体系选取 ............................................................................................ 3

3.2水平向承重体系选取......................................................................................... 3

第四章 工程做法 ........................................................................................................ 4

4.1 设计依据: ........................................................................................................ 4

4.2 各部分工程构造 ................................................................................................ 4

第五章 荷载计算 ........................................................................................................ 5

5.1 确定计算简图 .................................................................................................... 5

5.2 梁、柱截面尺寸 ................................................................................................ 5

5.3 恒荷载计算 ........................................................................................................ 7

第六章 框架内力计算 ..............................................................................................15

6.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5

6.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2

6.3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28

第七章 框架内力组合 ..............................................................................................38

第八章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44

第九章 现浇楼面板设计 ..........................................................................................63

9.1 求支座中点最大的弯矩 ..................................................................................63

9.2 A区格 .............................................................................................................63

9.3 H区格 .............................................................................................................64

第十章 基础设计 ......................................................................................................67 10.1 荷载计算 ........................................................................................................67 10.2 确定基础底面积 ............................................................................................67 10.3 基础结构设计 ................................................................................................68

十一章 楼梯设计 ......................................................................................................73 11.1 梯段板计算 ....................................................................................................73 11.2 休息平台板计算 ............................................................................................74 11.3 梯段梁计算 ....................................................................................................75

参考文献 ....................................................................................................................77

致 谢 ..........................................................................................................................78

镇江某设计院办公楼设计

摘 要

本工程为镇江某设计院办公楼设计,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四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为7度,近震,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办公楼论文目录

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

本设计对一榀框架,从结构选型入手,计算分析了该框架的荷载,利用弯矩分配法和D

值法分别对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水平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进行了计算,通过内力组合,得出框架的控制内力,最后完成框架各构件的配筋计算并绘制了该框架的施工图。设计书中同时选算了框架的一个基础、楼梯,给出了基础、楼梯的配筋计算并绘制了施工图。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

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结构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计算配筋。

The office building’s Design of a Designing Institute of

Zhenjiang

Abstract

This works for the city of zhenjiang office building, a framework structure for a four-storey

main, in the region earthquake intensity of 7 degrees near Lan site classification as Class Ⅱvenues.Floor roof were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practical, security, economic, aesthetic," the design principles.

Wit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serious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d architectural detail and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The instruction booklet introduce a load of frame, First of all, selecte the type of structure,办公楼论文目录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framework of the load, by the stratification and method D calculate respectively the internal forces of frame on the act of vertical load and wind loads . Through the 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conclude the control framework drawn forces, Finally , finishe the reinforcing bar calculation about the ponents of framework , and paint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rawing. The booklet also design a foundation and stairs, and conclude the reinforcing bar calculation of the stairs and the base, and plete their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blueprint.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design process, in strict pli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standard, reference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of the various ponents of a 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In short, application, security, economic and user-friendly design is the principle. Design reasonable and workabl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is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reinforcement.

第四篇、办公楼

办公楼论文目录

题目:胜利中学教学楼(方案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结构计算书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6月12日

胜利中学教学楼设计

摘要

本论文为东营某教学楼设计。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各层层高均为3.9米,建筑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建筑设计阶段包括总体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楼梯、楼盖、基础等构造设计,完成有关施工图及建筑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阶段包括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及结构构件截面设计等工作,还要完成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其中,内力计算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以及重力荷载下的内力作用;柱和板的设计均采用弹性理论设计;梁设计采用塑性理论设计;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计算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配筋计算;结构施工图

Victory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in Dongying city. This building uses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and the layer is 5, every floor building store height 3.9m.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stage has consisted of the overall concept design, the plane design, the vertical surface design, the section plane design, as well as structure designs and so on floor, staircase and foundation, has plet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xplanation and the related construction drawing.

The structure design stage consisted of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calculation diagram, load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ternal forces bination of control sections and structural section design etc, and has pleted th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rawing.Dead load, live load,wind load earthquake action,and Gravity loadare included .The design of column and plate are all designed by elastic theory. The design of beams is based on plastic analysis. Slab stair chose the plate stairs and strip foundation are selected in Cross-strip foundation. In the seismic design,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strong shear and weak bending, strong joint week member” is obeyed. And the cross-sectio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seismic design;reinforce count;th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rawing

目录

第一章 结构设计说明 ................................................................................................................................. 1

1.1 工程概况 .......................................................................................................................................... 1 1.2设计资料 ........................................................................................................................................... 1

1.2.1 设计标高 ............................................................................................................................... 1 1.2.2 气象资料 ............................................................................................................................... 1 1.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 1 1.2.4 抗震设防烈度 ....................................................................................................................... 1 1.2.5 建筑做法 ............................................................................................................................... 1 1.2.6 活荷载 ................................................................................................................................... 3 1.2.7 建筑材料 ............................................................................................................................... 3

第二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 4

2.1 结构选型和布置 .............................................................................................................................. 4

2.1.1 结构选型 ............................................................................................................................... 4 2.1.2 结构布置 ............................................................................................................................... 4 2.1.3 初步确定截面尺寸 ............................................................................................................... 4

第一章结构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山东省东营市拟建某中学教学楼一幢。要求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符合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工程建筑面积约为5000m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初步确定平面总尺寸约为58.8m×19.5m,建筑层数为地上五层,层高均为3.9m。

1.2设计资料

1.2.1设计标高办公楼论文目录

室内设计标高0.000 室内外高差450mm 1.2.2气象资料

主导风向:冬季:西北

夏季:东南

基本风压:0.55kN/m2 基本雪压:0.35kN/m2

最大冻深:1.2m

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地基容许承载力设计值:80kPa 最高地下水位:自然地面下1.5m 地下水性质:无侵蚀性 自然地面标高:绝对标高4.5m

场地类别:Ⅱ类 1.2.4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1.2.5建筑做法 (1)屋面构造做法

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第五篇、本科毕业论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

办公楼论文目录

嘉杰中心办公楼设计

作 者 姓 名: 高嘉伟

指 导 教 师: 李艺 副教授

单 位 名 称: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土木工程

东 北 大 学

2009年6月

Jiajie Central Office Building Design

by Gao Jiawei

Supervisor:Asssociate Professor Li Yi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June 2009

第六篇、公司办公楼毕业设计

办公楼论文目录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设 计

题 目:公司办公楼结构设计

入 学 年 月_ _2014年10月

姓 名__ ____

学 号_ _

专 业___土木工程____

联 系 方 式__ _

学 习 中 心___ ___

指 导 教 师___ ___

完成时间2016年_9_月_22_日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2

1绪 论……………………………………………………………..2

1.1 工程背景……………………………………………………...….……2

1.1.1 设计资料……….………………………………..…………………2

1.1.2 材料 ……………….………………………………………….……3

1.2 工程特点..……………..……………………….…………….…….…3

1.3 本章小结..……………..……………………….…………….…….…3 2 结构设计……………………………………………………..……….4

2.1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4

2.1.1工程概况………………………..……………………………….…4

2.1.2设计资料…………………………..………………………….……4

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5

2.1.4荷载计算…………………………..………………………….……7

2.2 板的计算……………………………………………...……...…9

2.2.1 设计资料…………………………………………………..………9

2.2.2 楼面板………………………………………..…………..………9

2.2.3 屋面板………………………………………..…………..………12

2.3 楼梯设计……………………………………………...……...…15办公楼论文目录

2.3.1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15

2.3.2 设计资料…………………………………………………..………15

2.3.3 梯段板计算………………………………………………..………16

2.3.4 平台板计算………………………………………………..………16

2.3.5 平台梁计算………………………………………………..………17

2.4 基础设计…………………………………………………………..18

2.4.1 设计资料………………………………………………..………18

2.4.2基础截面确定…………………………………………..………18

2.4.3基础梁内力计算………………………………………..………18

3.结 论……………………………………….………………..………22

参考文献……………………………….………………...………..23

致 谢………………………………………..…………………..….....24

评审表………………………………..…………………..….....25

摘 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接着进行荷载计算(恒载及活荷载),计算配筋并绘图,后进行了板的计算。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办公楼的基础设计。

关键词

框架 结构设计

荷载 1

正 文

1.绪 论

1.1 工程背景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高新开发区,为地上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960.96 m2,总建筑面积约为5874.56m2;层高3.6m,平面尺寸为18.3m×52.0m。采用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6m。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

1.1.1.1 自然条件

1、气温: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3℃。

2、年降水量:680mm,最大冻土深度300mm。

3、场区地势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Ⅱ类场地。

4、平均风速:夏季为2.8m/s,主导风向:南风;冬季为3.5m/s,主导风向:东北风。

5、雪载荷:0.2 kN/ m2。

6、地下水位:常年地下水位较深,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

1.1.1.2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新近沉积层(第一层),粉质粘土,厚度0.5—1.0米,岩性特点,团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

粉质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硬塑状态,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3.0米, qsk=35—40kPa。

粉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米, qsk=30—35kPa。

粉质粘土层(第四层),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40—60kPa,qpk=1500—2000kPa。

不考虑地下水。

1.1.1.3 地基土指标

自然容重1.90g/cm2,液限25.5%,塑性指数9.1,空隙比0.683,计算强度150kp/m2。

1.1.1.4 地震设防烈度

7度

第七篇、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办公楼论文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总体概述 ................................................... 3

1.1 编制依据和引用规范、标准 ...................................... 3

1.2 工程概况 ...................................................... 4

1.3 总体设想 ...................................................... 5

1.4 方案针对性 .................................................... 5

第二章 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 6

2.1 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方案 .......................................... 6

2.2 工程材料进场方案 .............................................. 6

2.3 施工机械选择方案 .............................................. 7

2.4 质量保证体系 .................................................. 7

2.5 技术保证措施 .................................................. 8

2.6 材料保证措施 ................................................. 11

2.7 创优工程保证措施 ............................................. 11

2.8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 13

2.9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13

2.10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 16

2.11 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19

2.12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 22

2.13 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3

2.14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 27

第三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29

3.1 施工平面布置综述 ............................................. 29

3.2 施工道路和场地 ............................................... 29

3.3 临时用房 ..................................................... 29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 30

24.1 工期保证总措施 ............................................... 30

4.2 基础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30

4.3 主体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30

4.4 装饰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31

4.5 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 31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消防措施 ......................... 32

5.1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 32

5.2 施工机械机具安全及消防措施 .................................. 32

5.3 施工用水文明措施 ............................................. 32

5.4 安全管理 .................................................... 32

5.5文明施工 ..................................................... 33

参考文献 ......................................................... 34

致谢 ............................................................. 35

施工组织平面图 ................................................... 36

施工进度计划表 ................................................... 37

摘 要

金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公楼,该工程总高五层,一层层高5.2米,二、

三、四层层高3.6米,局部五层层高2.5米,平屋顶。用于工程办公。本工程为桩基础,耐久年限50年。框架结构。

关键词:办公楼 桩基础 框架结构

第一章 总体概述

1.1 编制依据和引用规范、标准

1.1.1 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标前会议纪要”;

(2)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

(3)本工程现场条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本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计划投入本工程的各类资源;

(6)本公司已认证的GB/T19001-ISO2000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支持性文件;

1.1.2 应用规范、标准

(1)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地基基础: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砼结构工程: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HJ85-92);

砌体结构工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及设备安装工程: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家用燃气燃烧器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9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其他: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对材料的质量和试验要求:

《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砼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其他: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管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1.2 工程概况

1.2.1 基本概况

(1)工程名称:昆山市金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公楼

(2)建筑面积:4700m2

(3)工程地点:曹新路152号

(4)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结构

1.2.2 设计概况

(1)基础形式:本工程为桩基础,承台底标高-5.45m,承台厚度750-1200mm,其下为100mm厚C10素砼,沉桩方式采用静压,桩端持力层土层为72层土,桩端进入持力层1000mm。

(2)结构形式:本工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

(3)墙体结构:±0.00以上:外墙砖为240厚陶砾砼砌块,内墙采用200厚陶砾砼砌块。±0.00以下采用M5.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4)楼地面做法:

水磨石地面: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钢条分格。 卫生间地面:素土夯实,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60厚C10砼随捣随抹,20厚1:3水泥砂浆粉光抹平,聚氨酯三度涂膜防水层厚1.5-1.8,40厚C20细石砼,刷素水泥浆一道,10厚1:2干硬性水泥浆一道,1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8-10厚地砖干水泥擦缝。

卫生间楼面:现浇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聚氨酯三度涂膜防水层厚1.8,四周卷起150高20-30厚C20细石砼层,坡向地漏,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防滑地砖,防滑地砖,干水泥擦缝。

水磨石楼面:现浇板,40厚C20细石砼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1:2白石子磨光打蜡,铜条分格。

停车地面:砼地面:路基碾压密实>98%(环刀取样),200厚碎砖灌M2.5混合砂浆,60厚碎石,60厚C30砼面层压实。

(5)屋面做法:

屋面防水为II级防水,屋面做法:现浇钢筋砼楼板找坡,坡度1%,30厚挤塑保温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0厚1:3石灰砂浆隔离层,40厚C30细石砼内配Φ4双向钢筋,中距200,粉平压光,4厚SBS防水卷材面层。

(6)室内墙面做法

水泥砂浆墙面(包括所有柱面)(基层):15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0厚1:2水泥

砂浆抹面。

各层卫生间,空调机房,设备用房,配电间瓷砖墙面: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6厚1:0.1:2.5水泥石灰膏砂浆结合层,200*300花式釉面砖白水泥擦缝。

(7)平顶做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刷素水泥浆一道,6厚1:3水泥砂浆打底,6厚1:

2.5水泥砂浆粉面。

(8)外墙装饰: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8厚1:2.5水泥砂浆粉面。

(9)门窗做法:本工程采用彩铝窗,玻璃木门,木门,甲级防火门,电动卷帘门。

(10)涂料、油漆:木件表面油漆工程质量要求为普通, 一般露明木件表面刷调和漆。预埋木砖应满浸防腐油,与墙(混凝土)接触的木材面需刷防腐漆。

(11)其余做法:

a、雨水管采用PVC水落管,规格为Φ110,色彩同墙面主要材料色彩,除图纸注明外,雨水管向较低屋面的雨水口设45°弯头,并设砼承水板。

b、屋面、女儿墙、水泥护脚线、排水沟、落水、散水、洞口及挑出构件、滴水线等均按图纸标注及相应的标准图集采用。

1.3 总体设想

1.3.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质量和进度目标要求,在组织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规定,制订针对性的工地文明施工措施,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江苏省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防护规定,成立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创安全达标工地。

1.3.2 科学、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确保各类资源配置,确保本工程按本投标函承诺工期竣工交付。

1.4 方案针对性

1.4.1 本工程的水磨石分顶工程工作量相对较大,为此必须要做好水磨石面层专顶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重点要强调水磨石污水排放的专项处理措施。确保环境达标。

1.4.2 本工程采用了建设部推广应用的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新技术,要做好新技术的应用工作,必须要完善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案要针对GBF管的固定、水电预留管线、洞的设置、钢筋的绑扎以及砼的浇灌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措施。

1.4.3 施工之前要制定专项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努力使施工噪声降低到最小程度。

1.4.4 本工程陶砾砼空心砌块用量较大,内外粉刷阶段应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以防出现裂缝。

第八篇、毕业论文目录及总结(刘杨)

办公楼论文目录

目 录

一.实习时间……………………………………………………..2

二.实习公司………………………………………………..2

三.实习目的……………………………………………………..2

四.工程概括……………………………………………………. 2

五.实习过程……………………………………………………….2

六.实习收获……………………………………………………. 6

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实践报告

姓名:

一、实习时间:2015年3月1日-2015年5月16日

二、实习公司: 四川洲桥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三、实习目的

毕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践,使我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我的知识面,并使我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四、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四川泰和园林工程公司发包,又由四川洲桥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监理公司为四川丛信监理有限公司,由材料储配中心和路灯监控中心两栋办公楼组成。材料储配中心工程概况:1、主楼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为4540.5平方米,屋面形式为平坡结合屋面;2、此工程为二类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98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领土框架结构,抗震防裂度为7度,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路灯监控中心工程概况:1、主楼地上地上七层,建筑面积为4250.7平方米,屋面形式为平坡结合屋面;2、此工程为二类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为121米,面防水等结构形式为钢筋混领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

实习岗位:施工员

五、实习过程

我去的时候现场就已经开工了,对基础梁柱模板进行最后一次调整,由业主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于正月初十、十一将混凝土浇筑完毕。由于梁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95%才能拆除底模(其养护期大约两周左右),自混凝土浇筑后,半个

月的时间都处于轻松状态。虽然现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其他的一些琐事还是没有间断过。生活区的改善,现场的清理,食堂的卫生等等。混凝土浇筑第六天便开始拆基础梁柱的侧模,这是自混凝土浇筑后最大的工作,拆除的模板要进行清理,取钉,堆放整齐,这个工序大约进行了一周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强度越来越接近规定值。期间我做了一些资料,从混凝土浇筑到模板拆除到现浇结构外观检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工程资料的一些基本做法、先后顺序以及资料里所涉及到概念。在不知不觉中我在慢慢进步,这使我感到欣慰,而且我基本上能够看懂钢筋图,和图纸上所说明的内容。

同时我也渐渐将他们的管理制度进行消化,一项工程只有管理的好,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道工序,才能保证建筑成品的质量。总体来说,我项目部在现场负责人的带领下,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并打响了一个口号“抓安全、求质量、保工期”。工地召开的每一次会议都在不断的强调安全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大小工程的高度重视,成为施工现场继续下去的第一保障。本工程的建设单位是合肥市市政管理处,所以甲方施加给施工单位有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工期上,由于雪灾,导致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手架的安装是施工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满堂脚手架相邻两根立管的间距根据计算得来是70毫米,外脚手架相邻两根立管的间距在1.3米至1.4米,不得超过1.5米,钢管伸出扣件外不少于10公分;外脚手架里排横向钢管距柱边的距离不能够大于20公分;相邻两根钢管同一平面内扣件错开50公分。为此我单位指定了一套脚手架施工方案,对脚手架这一块作了详细的报告,并请专人审查。

我自己接触面也渐渐变的很广了,钢管、模板等材料的收料,现场的施工放线,简单的抄平、轴线、标高。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我和办公室里的同事会带上图纸对钢筋进行检查,而且每次都有收获,能检查出很多问题;当然每次模板安装完毕我们也会按照模板的尺寸规则对模板进行检查并随时让木工工人进行整修(不过他们没有什么人听我的,呵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细致,同时也能学会很多知识。做的最多的还是资料,虽然我对做资料还没有一个具体且完整的构思,但是目前这项工程的90%的资料都是我在做的,基本的框架还是比较清楚了。

工程质量的控制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但可以依据“全面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管理的理论与对施工全过程一般性的分析,确定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控制工作人员的质量。在装饰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人是主要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人的素质好坏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就是工作的质量,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质量必须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要通过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树立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控制上自觉行动,质量人人关心,人人重视质量,同时实行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这样工作质量才能提高,从而达到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控制工程原材料质量。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是工程所用原材料,也是质量控制的基本因素之一。原材物料的优质,足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特别重要的工作。质量控制采用操作使用人员把关,装饰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检验数量,检验质量,检验品种,检规格,即“三把关,四检验”制度。

3.控制施工设备质量。施工设备不直接用在工程实体,对工程质量无直接影响,但不能忽略其间接影响。所以在方案确定中,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适用的、先进的、可靠的设备,对工程质量的保障提高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带计量的装饰装修设备,定期要进行检查维护,保障其额定的性能,从而满足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4.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最基本的内容是施工控制,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并解决的施工质量问题,把施工质量控制下来,确保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的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指施工不象工业产品制作那样可事先确定,而不稳定性是因人员工作所致。共同操作的人员多,交叉施工及施工工程量大的问题,使的施工具有相互搭接的连续的特征,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一工作实施全面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控制管理方法。

5.控制成品保护质量。多工种交叉作业和施工周期长的存在,确定了施工成品保护相当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只是产品完成过程的一个

工序,对已完成的工作的保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按照操作要求和规范保护好已完成的工作程。

总之,质量控制不同于企业质量控制,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就要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相应的权利;质量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提高全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为前提狠抓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目标计划和规范的执行,要严格操作规程

路灯监控中心主体结构上到第三层的时候,一层顶梁板模板便开始拆除了,模板拆除时应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尽量避免破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拆除后的模板要堆放整齐,及时清运,因为模板上有很多钉子。 一楼模板拆除后,首先检查现浇结构表面是否出现问题,如有发现要及时整改。然后便进行基础部位的砌体结构,基础梁上有砖砌体,此工序完成后就是墙体和二次浇筑,砌墙前需要进行植筋,因为墙体每五十公分有一道钢筋,用于墙体加固,二次浇筑部位也有钢筋,少数构造柱也需要植筋。关于墙体这一部分国家规范中有详细的介绍,只是我们办公室的这一本图籍不见了,后来也没买到,一直就无缘得见了。

这段时间感觉自己进步很慢,有时候很矛盾的心理,也有急的时候。其实我是很想好好学的,甚至想快速的学会。可是发现自己真的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希望这段迷茫的时间早日过去。

我们最大的难题应该是屋顶的施工了,这两栋楼都是坡屋顶,施工难度相当大,模板钢筋用量下料等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计算,特别是模板的制作与支设,是一个相当耗时的工序。我们现场负责人就要求各班组长和施工员认真仔细的研究图纸,然后共同探讨将剩下的部分完成掉。设计院的图纸设计在坡屋面这部分也有很多漏洞和矛盾。坡屋面部位有很多的线条和细部构造,工程繁琐,模板支设计算和钢筋下料都很精细。材料储配中心D到K轴只有三层,第三层就是坡屋面,木工班,支设模板大约用了20天,因为是从施工缝处交叉作业,A到C轴有五层,才没有影响工程进度。坡屋面的脚手架搭设也很繁琐,很多部位需要双扣件,蝴蝶扣也需要用两个,还有剪刀撑、斜撑更是不可缺少,在这部分施工的时候,我们的现场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带我们这些小辈一起上去检查,并随时解释给我们听,让我们受益非浅。

坡屋面的施工方式跟前面的不一样,最后一层梁板混凝土是分开浇筑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