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一件蕴含道理的议论故事结尾要说明道理650字一件蕴含道理的议论故事结尾要说明道理650字

一件蕴含道理的议论故事结尾要说明道理650字


篇一:《第五单元学会说点道理》

学会说点儿道理

——第三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的

1、学会说点儿道理,写“一事一议”、就事说理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重点难点

1、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2、观点的明确,精当的议论。

学法指导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前准备:学生摘抄哲理句,教师制作课件

写作指导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画龙点睛的故事吗?

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却不点眼睛,说点了会飞掉,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画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那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 。

这个故事是人们仰慕张僧繇的绘画才能而编造出来的。现在常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记叙文中在关键的地方插入一些的议论——说点儿道理,往往能够点明文章的主旨。

二 、要点点拨

1、什么叫道理?

故事一:

一名老兵倾所有积蓄开了家面店。开张数月,生意极差,每天都在亏钱。邻居劝他:“只卖馄饨面是做不了生意的,要多买几样。

他嚷道:“我就只会煮馄饨面,爱吃不吃随便!”他随便,人也随便。 面店不久就关了。

◆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山不转,路要转;路不转,人要转”。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

故事二:

有两个空布袋,想能够站起来,便一同去请教上帝。

上帝说,要想站起来,一种是,肚里有货;另一种是,让别人看上你,一手把你提起来。

于是,一个空布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高高兴兴地往布袋里装东西,等袋里的东西装满时,袋子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

另一只空布袋想,往袋里装东西,多辛苦啊,还不如等人把自己提起来。于是,它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等有人看上它。它等啊等啊,终于有一个人在它的身边停了下来,用手把空布袋提起来。空布袋兴奋极了,心想,我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站起来了。

那人见布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便随手把它扔了。

空布袋沮丧着脸,耷拉着脑袋,又去见上帝,问自己为什么最终还是站不起来。

上帝回答说:要想真正站起来,还得自己肚里有货。

◆ 人要学会自立自强

◆ 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故事三:

一日,师父问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种天气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 “当然是下大雨。”弟子回答说。“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湿人们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而不是大雨。”师父说。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湿衣服的怎么会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

“因为天一下大雨,人们很快就会警觉,带了伞的便会撑开伞来挡雨,没带伞的便会跑到房檐下避雨。但如果下毛毛雨,人们难以感觉,或是感觉到了,也无所谓,认为这点小雨不足以打湿衣服,于是仍我行我素地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觉间,便淋湿了整个衣服。”师父说,

弟子终于明白了,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是因为人们放松了对毛毛雨的警惕。

◆ 小的毛病不注意往往会酿成大祸。

◆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2、如何提炼:

事(物)→特点→精神(人)

腊梅→严寒、独开→不怕困难、顽强抗争,不怕孤独、独自奋斗

小草→ →

3、“文中怎样说点儿道理”探究

(1)用在文章的开头。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可以起到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例:

《烂了的味道》:

“感情的升华或许总要以物质的消融为代价。只有烂在心底的滋味才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就好像一次, 母亲在大雪中等我回家, 纯白一色的天地间, 母亲立着, 像个雪人, 那天的雪花里就有一种烂苹果的甜甜的清香。”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先议后叙的写法,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用在文章中间,既点明事件(或物象)蕴含的道理(或哲理),又起到过渡的作用。如张晓风的《行道树》: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例如:

《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章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3)用在文章的末尾,揭示文章的主旨。这是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的一般形式是写一个事件,然后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揭示这一事件所包含的意义、道理以及对生活的启示等。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又如: 《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蜡烛》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

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子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形式:先叙后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4)在事物的描摹中寄寓情感和哲理。

《紫藤萝瀑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陋室铭》

作者明写陋室,实际上是写自己和自己同样的读书人,表达一种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的情怀。

三、例文导学

闪 亮 的 一 刻

蓝山县民族中学126班 冯 明

“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题记

校运会结束了,有许多开心的时刻,也有不少失落的时刻,但记忆中全场闪亮的时刻却只有一个,让我们随着时间的倒流,回到过去,见证那似奇迹但非奇迹的闪亮的一刻吧。 那是一个普通的62.5×4米接力比赛,也是最重要的班级比赛。女子组的接力赛就要开始了,发令枪鸣响之前,我站在俩位老师的中间,偷听着两位老师的预测——带眼镜的数学老师说中间跑道的129班会赢,英语老师则猜测左边跑道的127班会赢。我无法断言,只能静观其变。

“啪”, 比赛开始了!在一片杂乱的加油声中,129班的第一位女生率先冲到了最前面,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就在她交棒的时候,糟糕的事情出现了。接棒的同学不留神,没把接力棒接住,接力棒滚的远远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哇!”了起来。尤其是129班的拉拉队,“唉”,哀叹之声让人揪心。看来,129班的失败不可避免了。

可是,不对,你看!129班第二棒的选手没有受到突如其来的状况影响,而是麻利地捡起了接力棒就跑,虽然落后了半个跑道,但她仍在拼命地跑。我好像受到了她的鼓励,着急得不得了,赶紧扯了喉咙帮他们喊“加油” 、“加油”。

129班第三棒的选手身材高大,腿特别的长。就快接棒了,为了快跑她急忙把校服裤拉起来小许。只见她拿了接力棒屏住呼吸就埋头急追,她的头发完全被风吹起来,身穿黑色校服的她犹如驰骋的黑马一般,在跑道上奔驰着!啊,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近了,近了,追上了,追上了,这位女孩竟把刚刚失误产生的差距追了回来。场外的同学爆发了她们最热烈的掌声,摄影的老师及时的捕住了这闪亮的一刻。

最后一棒,也许是信心更足了,129班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们甚至反超对手十几米的距离,当那个最后的胜利者跑向终点的时候,同学们不禁为之拍掌,为之欢呼,甚至为之大声的尖叫。

比赛结束了,129班的选手们把接力棒高高的甩向天空,阳光斜照在那浸满汗水的接力棒上,在蔚蓝的天空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他们全班都兴奋地聚集在一起,她们欢呼,她们雀跃,她们拼搏后幸福的笑容,点亮了全场的眼神,她们拼搏后欢呼的那一刻,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刻!

我从未见过这样精彩的比赛,遭遇了掉棒的打击,遭遇了落后的影响,它们竟然还能扭转劣势,反败为胜。这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坚强啊,这是一个多么强大的集体啊。在一个集体里,只有每一个人都这样积极向上,每一个人都这样竭尽所能,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创辉煌,才能让自己的集体在群星中格外璀璨,一枝独秀。

这是一个似奇迹却又不是奇迹的闪亮的一刻。这个闪亮的一刻将会使我牢记一生,感动一生。因为它让我知道:有实力的人,会冷静地把逆境化为动力的源泉。其以逆化顺,不会在意落后多少,而是从现在起抓住机会,努力拼搏。

爱拼才会赢!这闪亮的一刻,实在令我佩服!

仰起头,看天高云淡,秋阳格外灿烂,我加快了脚步向教室走去。

那些卑微的母亲

(网络下载)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

篇二:《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218.56.1.* 1楼

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下面所编选的文章都充满了人生智慧,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它能使你从兴味盎然的故事中有所启发。

1、落在主球上的苍蝇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的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来了,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苍蝇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并且超过了他,最后夺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准世界冠军!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其实,路易斯•福克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击你的球,不要理他。当你的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它肯定不撵自走,飞得无影无踪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苍蝇”:当你几经奔波,终于找到了份工作,可以放手大干充分施展你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你的工资比别人少了几块钱;当你领导的一项改革计划被社会实践证明是有益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人群里有几声闲言碎语;当你和你的妻子携手建起了美好的家园甜甜蜜蜜共度人生的时候,你们之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龃龉„„于是,有人为那几块钱而耿耿于怀忧忧不乐,甚至想到消极怠工想到辞职不干;有人放下了该干的事情把精力用于对付闲言碎语;有人为一点小小的龃龉而纠缠不清甚至越闹越大„„这些人的心态和做法跟路易斯•福克斯没有什么两样,盯住芝麻忘了西瓜,事情的结果肯定不妙。

于是我想,重温一下路易斯•福克斯的教训是有益的。当苍蝇落在你的主球上的时候,不要理它,一门心思击你的球吧!当你的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就会不用你赶自己飞走的。

2、永抱“必胜”之心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的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谈,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无独有偶,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在年轻的时候,他因一场大病导致四肢瘫痪。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动的只有左眼。可是,他还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助手每一次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的,有时不一定准确,他们需要查词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像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艰难!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3

2007-02-18 17:23 回复

218.56.1.* 2楼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艰难而没有做下去的勇气。波德莱尔说过:“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桥,一只眼睛就可以出一本书,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3、妙用劣势

杨格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苹果园的经营者,是一位创新意识很强的人。每年的收获季节,杨格将上好的苹果装箱发往各地时,苹果箱上都印有与众不同的广告:“如果您对收到的苹果不满意,请您函告本人。苹果不必退回,货款照退不误。”这种广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上高原苹果味道佳美,很少污染,深受顾客的青睐,每年都吸引大批买主。

可是,有一年高原上突然下了一场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桠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这时候,苹果已经订出了9000吨。面对这伤痕累累、创伤严重的满园苹果,怎样才能避免惨重损失,走出绝境呢?

杨格来到苹果园,心事重重地踱着步子,踩得落叶沙沙作响。他俯下身来拾起一个打落在地的苹果,揩了揩粘上的泥,咬了一口,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击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扑鼻,酣浓爽口。一个绝妙的主意油然而生。他果断命令手下集中力量,立即把苹果发

运出去,同时在每一个苹果箱里都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这批苹果个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出产的苹果的特有的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

收到苹果的买主们半信半疑,尝了带有疤痕的苹果,发现味道特棒,真是高原苹果特有的味道。从此,人们更青睐高原苹果,甚至还专门要求提供带疤痕的苹果。

同善用物者无弃物一样,善用人者无废人。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黑暗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