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若见怜时


篇一:《欢若见怜时》

欢若见怜时

汉字真的太奇妙,一个“情”便能够让人在转瞬之间,心中婉转千徊,识尽悲欢、冷暖、酸甜的滋味,钟情者“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伤情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苦情者“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久情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衷情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重情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汤显祖本人是经历了怎样的刻骨的爱恋,是爱而不成?还是爱而成殇?还是终老与爱无缘,才为我们道出那样深刻的“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们今天虽然已经无法去探究汤显祖在穷尽心血说出他想要说的那几个字之后,心里刹那掠过的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幽喜,还是沧海桑田的苍凉,亦惑是“何人江边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旷世孤独,只是这几个字说得太触目惊心,太心摇神旌,太妩媚感人,一下子切中的是爱情的主脉,让后来的人觉得再没有什麽话好说的了。也让此前的关于爱的诠释显得有些苍白。

情,就是这样的不可遏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而当它一旦来临的时候,它可能无能为力,无坚不摧,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直至爱到无命也不知惊。

《华山畿》里说的就是这样的女子,《华山畿》乃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古今乐录》曰:“《懊侬歌》者,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宋少帝更制新歌三十六曲。”,它说的是宋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前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

这个女子是什麽样子的,诗中并没有交代,于是我可以把她想象成一身素衣,全身上下溢着的应该是一种茉莉初开的那种皎洁和芬芳,面若桃花,行似弱柳拂风,双目清澈,莲步微动,若流风之回雪,若轻云之蔽月,南徐士子才会悦之无因吧?“悦之无因”实在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

士子回家后就病了,其母焦虑,士子就告知了母亲的原委,母亲就帮他到华山畿一带去寻访,果然见到了这个女子,女子听说之后就解下了身上的围裙,古时候,男女之间最浪漫的事情,是采花送给心上的人,那花可以是菊花,可以是芙蓉,可以是梅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美好诗句,采了菊花的女子轻叹“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采了芙蓉的女子坐在兰浆桂棹的小舟里,神思悠忽地唱:“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了梅花的时候也可以忧伤“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而如果他们之间肯以自己穿过的衣服相赠,那实在是一份最深重的情意了,差不多就是以身相许,所以就有“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这个女子对那个有过一面之缘的南徐士子印象很好,甚至差不多也心折过士子的儒雅斯文,不然不会那么轻易地解下自己身上的围裙相赠的,并托他的母亲暗中放置在士子的床席之下,那母亲照办了,士子虽病体渐愈,然与那女子终不得见,思之日深,一日翻动床席的时候,看到了那条围裙,竟抱这那围裙不肯舍去,并试图吐下那围裙,结果被噎死了,临终之前,托付他的母亲:“葬时车载,从华山度。”

他的母亲听从了儿子的意思,等载着儿子棺椁的牛车走到了那女子门前的时候,牛再也不往前走了,怎么打它也不行。女子终于被惊动,她走出来,看到车上的南徐士子的棺椁,并不悲伤失措,只淡淡地说:“等我一会儿!”

她回到家里,沐浴更衣,细细地打扮自己,从容地在镜前最后理一理妆容,对着镜中如空山新月的清丽的身影凄然一笑,就转身出去了,来到士子的棺椁前,轻抚着士子的棺椁,用了婉转忧伤的懊侬曲调唱起了《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那棺木应声而开,女子跳入棺中,无论家人如何叩打棺椁,再不出来,两家无奈,

只好把两人合葬,并把他们的合葬之墓称为“神女冢”。这首诗也成为后来《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最初雏形。

从“悦之无因”到“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的生死相随,“情不知所起”,却如此地“一往而深”。两个本就是素不相识的人,只因为一念情起,不舍,不弃,不悔,不放,不离,不分,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甚至,不需要誓言,不需要山盟,你明白着我,我明白着你,你活着,我便等着你,你死了,我便追随你而去,没有犹疑,没有悔恨,有的只是为爱赴死的从容淡定。

在爱情面前,女子的执著和痴顽,真的让人叹息、敬佩,男子有更广阔的天空,而在女子的世界里,爱情是她们从少女时代一直到乌发如银时精心经营的最伟大的事业,女子一生中,如果没有爱,便会枯萎,凋零,有了爱,她们的生命才会鲜活美丽,所以,对于爱,她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亦惑对她们来说,爱情与生命本就是一体的。

于是,我想到了那首《欢闻变歌》,这是一首南朝民歌:“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全诗只有四句,歃血为盟,牛羊祭天,对于爱的誓言不可谓不真挚,不隆重,头上三尺有神灵,敢于向先民们膜拜的神灵发誓的爱情是再无丝毫的动摇的,尤其是后两句“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变成了灰土,身体可以腐化,而爱情却不会改变。

又想到汉乐府民歌里的《上邪》里的句子,一个女子对着上天剖白自己的心迹:“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大山失去了棱角,滔滔江水终于枯竭,严冬响起了轰轰的雷声,夏天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天地又相合到了一起,我才敢和您分开!

执著,让女子在爱的旅途中,不迷失方向。沉勇,让女子在爱的天平上敢于添加生命的砝码,虽然,在广袤的宇宙里,不过影外之影,渺小卑微得不值一提,但谁又能够否认,在浩渺辽阔的空间里已没有了那些女子的身影,但她们真情地走过了。痕迹在我们的心里,一点一滴,一如当初那般的震撼。

欢若见怜时,我愿意以生命回馈你,只是,我不知道,我卑微的生命是否值得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相怜?

篇二:《欢若见怜时》

月光透过如蝇翼般薄的纱窗进来,这并不需要房间主人的同意,于是,它开始将自己的气息渗透进房间,沿着窗台,一点一点的延至我的书桌。月色虽然尚好,可惜与我那台灯所散发出的光而言,就显得微弱了。它本来就来得轻而柔,按理说我是不会发现这位客人的。那是因为尽管我是握着笔的,但我的心思早就不在那空白信纸上。柔美的月光,能听听我这迷途人的倾诉么?

这还源自那个梦,在梦里,一切都是朦胧得带着雾气。隐约着看见一个接一个的山头,如果能用笔来勾勒一下那必定是莲花的样子。凭感觉那应该是华山,一直都想去华山看百尺岭和朝阳峰看看。这难道是周公先让我圆圆心愿。可是近一看,呀!玉女墩,仿佛那首《华山畿》也适时闪现。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又好像有人在低诉着那个故事,声音是苍凉平淡的,似乎在期盼着有人能停下来听。我知道他要讲什么,那个故事怎么能忘记呢?一出小梁祝。但还是想再听听,故事讲的是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赶往云阳,途径一客舍,见一女子,心中甚为欢喜。回家后却患上了相思病,他的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偷偷前往客舍,告诉女子事情原委,女子将自己围兜交给士子的母亲,让她将自己的围兜放于士子的枕下,并嘱咐不要说出真相。果然士子病好,渐渐的士子知道了真相,抱着围兜吞食而死,死前嘱咐母亲让自己的棺木经过客舍门口。棺木行至门口,却半步也不肯再向前,这时女子听见了,洗沐更衣而出,吟唱了这首诗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木应声而开,女子入棺。无论家人怎么叩棺木都没有回应,于是两家求合葬。故事说完后,隐约着听到了,一声叹息。我也在惊疑中醒来。

月光已经延伸到我那只握着笔的手上来,而我却陷入了更深的沉思。欢若见怜,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个欢字。还记得诗文中对这个字的注释是对情人的称呼。可是在这个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之间过对方一面,能算情人吗?梁山伯与祝英台好歹也有一段同窗时光,柳梦梅和杜丽娘也有一段梦中奇缘。而他们莫说交谈,就连名字也未曾交代过。同样是悲剧,梁祝化在歌曲中,戏曲中,绵延了千年。不禁一问,怎么没听过关于华山畿的作品呢?因为无法演绎这个欢字。欢本来就是让人觉得愉悦的,白蛇在收于金钵欢,看了看许仙和孩子,也就心甘情愿的被压于雷锋塔下。无论当时白蛇是多么的不舍难过,可是在心底某处却是欢喜的,至少他们父子能平安度日。我大胆假设,也许某一秒钟,白蛇有笑过。一个选择同死同穴,一个选择独自付出,都是因为欢。无法比较什么,只是略有同感。

月光像是玩腻了的孩童,开始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本来延至我手的光慢慢的退向窗台的边沿。至于我,倒也不再纠缠于表层的华山畿。其实读这个故事时我会想到刘兰芝,看了看,两者好一点儿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可每每读到两家求合葬这句时,总觉得已经共通了。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兰芝投水而死,焦仲卿自挂东南枝。欢若见怜,碑冢间比翼连理枝。你为我而死,我还为谁活着呢?这是又会想起那句老套的情话,直教人生死相许。华山畿的故事,不是停留于表层的爱,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于精神上的爱。也许这是一种人性对爱情的另一种向往,不是海枯石烂,不是百转千回,而是刚巧就是对方的生死相依。不用觉得这故事离奇,也不要质疑什么真实性,这是一种来自遥远时代的安慰。现在社会的爱情正在物质中浸泡,无论多大的雨水,也无法洗涤这物欲横流,活在这儿,是逃不掉现实的枷锁的。

月光终于像迷途的浪子一样离开,回到属于它的地方去,我也不再思考什么了,现世安稳,但不是用来发呆妄想的,故事总归是故事,只有读的人信了,才是真实的。而我恰恰是那个把故事当真的人,于是有了这一出灯下妄想。收拾收拾这渐渐迷路的心,是该写点什么了。提笔开始写:欢若见怜时。

篇三:《古代情诗现在篇》

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华山畿 《南朝乐府民歌》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闺情 (唐)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曲 (唐)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曲 (唐)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相见欢 (五代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卜算子 答施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篇四:《古代文学必背文章》

古代文学必背文章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

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

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

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

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

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

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

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

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

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欢若见怜时}.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欢若见怜时}.

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饮酒•其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杂诗其二(白日沦西河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读山海经其二(精卫衔微木)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曹操

蒿里行 短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 碣石篇 龟虽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七哀诗三首·其一 王粲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赠白马王彪·并序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欢若见怜时}.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咏怀诗 阮籍 (夜中不能寐)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悼亡诗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欢若见怜时}.

左思 郁郁涧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