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蒲公英


第一篇:《大班散文欣赏《蒲公英》》

大班散文欣赏《蒲公英》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 杨志群

【设计意图】散文《蒲公英》篇幅短小,易于幼儿理解与朗诵。散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形象地比喻成“球、柳絮、雪花”,并借助“飞扬、轻盈”等优美词汇,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充分渲染出来,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情感。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汇,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在成人的逐步引导下,能够由浅入深地感知并体验到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文学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师:散文中讲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谁来说一说,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结合PPT课件,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诵散文。

师: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4、交流与分享:集体推敲“蒲公英”的有趣之处。

师: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有趣在哪里呢?谁你来说一说! ①比喻句1:理解“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

师: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凋谢以后,花托上长出来了什么?看上去象什么?

(评析:在理解第一句比喻句的时候,教师可以随即出示生活中的“蒲公英”球冠照片,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作者把蒲公英“球冠”比喻成“球”的含义。) ②比喻句2:理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

师:田野的风吹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评析:教师此时可以通过两张特征小图帮助幼儿理解“飞扬、比柳絮还要轻”的含义,让幼儿生动、形象、直观地感知并感受蒲公英的种子在飞扬状态中姿态的轻柔、优美。如果幼儿对“柳絮”缺乏认知经验,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段关于“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柳絮”的雪白、轻盈,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比柳絮还要轻”的句子含义。)

③比喻句3:理解“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师:蒲公英的种子,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并体验蒲公英的种子“从天空中轻盈地降落”的姿态,帮助幼儿理解、加深对“轻盈、降落”这两个词汇的理解。)

三、完整视听欣赏,进一步体验散文《蒲公英》的意境美。

1、摘句练习,感悟散文中的优美词句。

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请你仔细地听一听,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这些“好听的话”!

(评析: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需求,进行摘句口语练习,帮助幼儿积累散文中的优美语句。)

2、完整朗诵,体验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师:《蒲公英》这篇散文虽然很短,但是听起来非常优美。请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师:原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蒲公英,看起来真的很美、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吗?蒲公英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

师:瞧,画面中的蒲公英轻盈地降落下来了,它会落在哪里呢?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还可以把它画出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活动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优美、又充满童趣的散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欣赏散文,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处“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特别是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的PPT课件,形象、直观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飞扬、轻盈”的姿态,帮助幼儿深入体验、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表演蒲公英“飞扬、降落”等动态,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种身体动作展示“飞扬”的姿态,非常具有创意,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原则,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这些优美词汇的语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轻柔、恬静的意境之美。

附作品: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开着许多小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第二篇:《散文教案《蒲公英》》

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让幼儿{散文~蒲公英}.

学说比喻句。然后继续讨论:为什 么说花托上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似的

球?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分析:大班幼儿的理解力较强,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表现手法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作好铺垫。同时,让幼儿了解优美词汇,培

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应该是循序

——分析:启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花?你觉得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渐进的。 么很优美呢?帮助幼儿归纳出散文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特点。{散文~蒲公英}.

5.提出问题,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话。要求幼儿运用恰

这些问题用于调动幼春天除了蒲公英开花外,还有哪些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儿已有经验,扩展幼儿想象,为仿编活动

花也开放了?阳光照在上面,花怎么作好准备。 样?春风吹过,它会怎样?像什么?

——分析: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春雨打在花上,花儿会怎么样? 手摸上去、蜜蜂飞来呢? 6.师幼共同朗诵散文。 二、讲述其他植物的特征 1.带领幼儿观察,观察后谈话: “你看到什么花儿也开放了,它们开着什么样的小花朵?”

2.在观察谈话的基础上,提出 绘画要求,请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

——分析:幼儿语言的获得依赖于环境,

的花,在绘画中表现出它们的特征。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

三、创编散文。

1.提醒幼儿将自己的画拿出来,结果,观察活动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整理经验的好时机。

——分析:了解画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放在桌上。教师问:“你画 的什么

花?它开在什么地方?”让幼儿逐一换关系,让幼儿逐一谈谈自己的画面,使

他们获得分享经验的机会。

发言。

2.继续讨论:散文里说青草地

上开着许多野花,我最喜欢雾公英, 你该怎么说?教师根据幼儿绘画内

容,引导幼儿模仿原散文的语言描 述自己喜爱的花。 3.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你喜欢

的这种花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让

幼儿根据自己画面讲出:××花开

着××颜色的花。

4.启发幼儿想象:蒲公英是多

么有趣,你们喜爱的花可以怎么说? 可以让幼儿学说×××多么××”的句式,将。有趣”更换成“美丽” 可爱,等形容词。 5.进一步拓展话题:你画的时

候,花儿好像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 胆想象,运用比喻句描述。

6.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绘画转化为一 篇新的散文,按照原散文的思路进——分析:散文的长短可因人而异,允许

幼儿有更丰富的想象,不严格按照教师规

行仿编。××上开着××花,我最定的结构仿编。 喜欢××花。××花开着×色的花。多么××的××花。春风吹来,×x{散文~蒲公英}.

第三篇:《五年级散文诗歌一株小小蒲公英_200字》

五年级散文诗歌:一株小小蒲公英_200字

我在一片荒野之中

看到了一株小小的蒲公英。

它是那么的顽强、

那么的可爱,

碧绿的枝上张放着金黄的生命之花。

任谁看到了,都会不用自主的爱上它。

我爱它,想让它搬家。

搬到我那阳光充足的阳台上的花盆上、

搬到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小心翼翼的摘下它,

可只是摘走了它全部的枝丫,

留下了一个根,

孤独的埋在那里。

我叹叹气,

小心翼翼地在根上撒了些细土,

然后回家。

一个月后,{散文~蒲公英}.

我再次来到那片荒地,

只见蒲公英根所在的地方,

抽出了几根嫩芽,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还有一个害羞的花苞。

它已不是一个孤独的根,

而是一个顽强生命力的支柱!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四篇:《蒲公英的故事》

第五篇:《文学活动:蒲公英(大班)》

文学活动:蒲公英(大班)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2、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1、 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 录音机、配乐磁带、水彩笔、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散文~蒲公英}.

1、活动导入

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教师朗诵作品,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教师朗诵作品,并提问:“蒲公英是在什么季节开花?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

3、教师再次朗诵作品,并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作品

要求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再次朗诵作品,并提问:“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提问:“田野的风吹来,它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轻”一句) “飞着飞着,它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帮助幼儿理解“轻盈地降落”,可请幼儿用动作表演出来。)

4、通过讨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教师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然后讨论:“为什么说花托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球似的球?”“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觉得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很优美?”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特点。

5、再次欣赏作品

幼儿听录音一遍,再次完整欣赏作品。

6、多种方式学习有感情地朗诵作品。{散文~蒲公英}.

附作品:

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

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花朵凋谢后,花托上能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发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朵朵雪花轻盈地降落下来。

第六篇:《22-阅读精选22-散文阅读-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刘湛秋)》

阅读精选22:

【散文阅读】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刘湛秋)

①童年时,我就喜欢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它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碰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抚摸,马上就欢开了。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灿烂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是一体的,它的花瓣不会脱落,更不会摧残。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然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更是匆忙地来到人间。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所有白色的花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贞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而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如果只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地煞风景。所以我常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安静地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⑾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⑿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谊、爱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