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生活


第一篇:《盲人生活注意事项》

与盲人相处的注意事项

2010-05-03 22:05:17

分类:盲人服务技巧

<1>住的方面

1.外出活动,应于初至旅馆登记入住时,协助盲友至其房间了解室内摆设。尤其需了解浴室的状况与热水龙头的位置。此外,须为盲友解说饭店各楼层所设之服务,如:洗衣、咖啡厅、美容院等。而每日活动结束各自回房间前,应与盲友沟通其自由活动时间之行程

2.如果您与盲友同住或工作时,应把门全开或紧闭,且不要把东西搁在走道上。

3.当您遇到盲友、进入房间看有盲友在室内、或离开盲友时,请告诉盲友一声。

4.当您陪伴盲友到陌生的场合时,请将室内的环境及在场的人物小声地说明。

5.千万不要随便整理或移动盲人的日常用品或行李。

<2>食的方面

1.当您和盲友用餐时,请小声向他说明筷子、汤匙、碗等餐具的位置及盲人的生活。

菜的位置。

2.为盲友倒水盛汤时,只需倒七分满,而且需注意温度不应过高。若是热水、热汤(茶 / 咖啡),应提醒盲友注意。

3.将茶水交给盲友时,可将水杯先放在固定位置,再引导盲友的手去碰触杯缘。不便放置定位时,应引导盲友的手接下水杯。

4.与盲友共餐时,应主动告知桌上或餐盘中有哪些菜肴,再询问盲友需要什么菜。有如刺、骨等尖锐的食物,应提醒盲友注意。

5.为盲友盛饭时,只需盛六、七分满即可,以便于盲友进餐。

6.软性、流质、颗粒状的菜肴应放入碗中;有骨头、需去皮等菜肴放置碟中。

<3>行的方面

1.应主动为盲友介绍路况、景象,使盲友了解周围情况。

2.可于上下楼梯的第一阶与最后一阶告知盲友。转角狭窄处应放慢行走速度。落差特别高或阶梯宽度特别窄处,应提醒盲友,并以盲友步幅作为引导标准。

3.上下车时,您可先上车,再照顾盲友上车,并安排盲友就位。而某些地区的电扶梯、地铁、缆车等的开关门速度较快,故应特别小心上下。

4.外出活动时,尽量勿让盲友独处。若您真需单独行动,请照会领队或其它人代为照顾。

5.路上有障碍物时,请以盲友的步幅作为衡量标准,告知盲友如何通过。而低于盲友身高之障碍物,应向盲友描述高度,并以手护住盲友头部,协助其低头通过。

6.过马路时,应注意车速、车向及交通标志。如遇狭窄路段,需以手臂向后摆,示意盲友跟随引导者身后行走。盲人的生活。

7.当您看到盲人独自行动、乘车、运动时,请不要在他的旁边喊叫。 明眼人与盲人相处的实用技巧

2010-05-03 22:05:16

分类:盲人服务技巧

对明眼人来说,与盲人的日常相处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明眼朋友们在内心都希望能更好地提供帮助,那么如果你记住以下这些小窍门,你热诚的帮助会变得更加适时和适度,你的盲人亲友将能更多的从你的帮助中受益。

1. 盲人在辨不清方向时会短时间流露出迷惑的神情,此时你最好先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有时过分急于提供的帮助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 盲人不一定特别需要保护剩余视力,他们的眼睛不会由于正常使用而受伤害。

3. 避免过分保护,鼓励盲人在最大程度上*自己生活和为自己生活。

4. 进入或离开房间或某个区域时告知你的盲人同伴,因为他们一旦发现自己在自言自语而没有听众时,会感到很尴尬,突然意识到身边有人而缺乏准备时,又会感到被吓了一跳。

5. 避免用手指着东西说"在这儿"或"在那儿",尽量使用"在你左边"或"在你右边"等更明确的方向定位语言。

6. 习惯用有凹凸感笔迹的纸条或录音带给盲人留言。

7. 习惯于接受盲人用手触摸固定物体这一他们特有的获得信息的方式。

8. 不要在与盲人谈话时故意忌讳用"看"、"瞧"及"让我给你看"等语汇,否则会使谈话显得不自然和不舒服。

9. 在盲人家里时, 记住将东西放回原位,如果你随手放置,盲人主人日后会很难找到它们。

10. 带领盲人走路时,让他们握住你的手臂并紧随你身后,不要将它们推到你前面。

11. 与盲人说话时直接对他们本人说,不要通过他们的明眼同伴来对他们说,盲人有足够的为自己说话的能力。

盲人服务注意事项。。摘录的

2010-04-26 00:04:25

分类:盲人服务技巧

为盲人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字体【大 中 小】

正常人信息获取量的80~90%都来自于眼睛,盲人在生活中却由于视力的缺陷而损失掉了许多信息,而 整日代之以或是完全的黑暗,或是眼前白茫茫一片,有的没有了视野只能看到眼前直对着的东西,有的只能用眼角的一点点余光看到一些模糊的东西,有的人看的是 影子、轮廓、稍微的一点色差等等,还有的人只是一只眼睛在左边或右边偏上、偏下的位置看到一点点东西、有一点点光感等。每个人的情况几乎没什么可比性,而 致盲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有遗传:小眼球症、先天白内障、发育不全等;有疾病: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落等;还有感染、外伤等等。记住每个人的不 同,咱们就不会在服务当中疏忽了每个人的不同需要。

盲人的心理特点是:因为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他们的内心活动非常活跃、丰富、细腻,抽象思维也比较发达,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较强,所以给我们的感觉 是他们特别能说。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内心感觉是很孤独的。他们的社会交往圈子较小,因为怕给家人增加负担,在家里又不愿多谈自己的痛苦,内心压力比较大。由 于看不见,造成他们不敢与别人交往,他们反映最多的是因为看不见别人的表情、位置而不敢说话。因为视力的残障,他们所承受的内心创伤是很大的,尤其是半路 致残的人。所以内心非常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对待他们的反应和态度。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因为他们对外界的感知最多的是靠听 觉、触觉,不像我们,走到哪很自然地就把需要的信息尽收眼底了。他们只要离开自己家,就会随时产生恐惧感,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引发的是高度的紧张和焦 虑。我们有机会可以戴上眼罩试试,我想不用一天,只要一个小时,我们就会变得焦虑、烦躁、恐惧起来。而他们成年累月是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可想而知他们的痛 苦有多大。盲人的生活。

我们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所以我们的服务方式也就是特殊的。它要求我们具有“流动”性,不光是流动,还要主动。盲人看不到,他到了陌生环境中,便失去 了安全感。他无论对所到地方有多熟,也不可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熟悉。盲人家里的东西都是有固定位置的,而外界的变数比较多,家里的人就那么多,也很熟悉每 个人的行踪,可我们工作人员却是不固定的。当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什么地方站着什么人他是无法知道的。我们服务时,要先向他们报出自己的姓名,然后问他们要 做什么、到什么地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认识的人就先呼其名问候一下,然后再介绍自己。有的时候,我们因为盲人的强记而以为他们只要听到过我们的声音,就 会凭声音牢记住我们

第二篇:《体验盲人的生活》

体验盲人的生活

我们正常人是用眼睛去看世界,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而盲人却是

用手去触摸世界,用心去感受生活。如果没有这次盲人生活的体验,

我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是多么坚强、多么努力地在生活着。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周末要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星期六一大早,

我刚刚睡醒,就叫妈妈用眼罩蒙上了我的眼睛,开始了我的体验生活。

我坐在床上,眼前一片漆黑,接过妈妈递来的T恤,磨蹭半天,两袖

子找着了,再往头上一套,穿好了,“挺简单的嘛!”我心里正得意,

就听见妈妈在一旁:“反了,反了!”,妈妈笑着说。我一摸脖子,哦,

我把前后穿反了,有纽扣的前面套在了背上。唉!真丢人!我又摸摸

索索地穿好了裤子。起床了,我的鞋呢?我心里一惊,昨晚把鞋放哪

了?我用脚在床前蒿来蒿去,没找着,只好趴在地板上用手在地上摸

来摸去,好半天才把两只鞋找齐了,穿好。

这下我该去卫生间漱口洗脸了。我习惯性地往前跑,“哎哟!”没

想到一下撞到了卧室的门框上,我摸摸被撞疼的脑袋,眼前的一片漆

黑让我发晕,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慢慢来,我现在是盲人”,我扶着

墙,举步维艰,就像不会走路的一岁不到的小孩,慢慢的、小心翼翼

的„„终于到了,平日里短短的路程,今天竟然走了那么漫长,几乎

是一小步一小步挪动到卫生间的。

现在我该漱口洗脸了,我在洗漱台上摸到了我的牙刷和牙膏,我

左手拿牙刷,右手拿牙膏,我打开牙膏盖,感觉将牙膏口和牙刷对准

了,再小心翼翼的挤出牙膏,顿时只觉得手背上凉凉的,哦!我将牙

膏挤在了我的手背上了,我草草的漱了口,随便将毛巾沾了点水檫了

檫脸,顺手将毛巾往墙上一挂,刚想往外走,就听见妈妈在一旁说:“怎

么把毛巾扔地上了?”我摘下了眼罩,眼前一亮,唉!光明多舒服呀!

再一看洗手间:我洗脸的毛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躺在了地上;牙膏

没盖上盖和牙刷没有放在漱口杯里,而是随意地被放在了洗漱台上,

水溅得洗漱台上湿漉漉的。我顿时懊恼极了,平日里,这些是多么平

常的小事呀!现在我却弄得一团糟。

盲人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我不禁想起街上很多盲人按摩院,

盲人师傅们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改变自己

的生活和人生。然而,我在网上、电视上和报纸上看见很多健康的人

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去自杀,他们真该像这些盲人们学习:努力生活!

永不放弃!自强不息!我相信:经过这次体验后我能够战胜很多困难,

自信!自强!

第三篇:《盲人生活日记》

天桥下的琴声——一位街头卖艺盲人的生活写照(图)

(2005-03-23 07:30:21)

荆楚网(湖北日报)见习记者张磊

我做好饭等你回来

自食其力何其不易盲人的生活。

奏响生活的强音

霓虹闪烁,胡琴悠悠。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人行天桥下,一曲《江河水》回荡在如潮的人流中。

万恒扬老汉的二胡很特别,上端绑着一个大铁罐,用来装行人给的零币。弓子上,马尾散乱,随风飘动。

“叮当”,一位好心人投了一元钱;“多谢”,声音沧桑而响亮。

寒风习习,万老汉扣上了外衣的扣子。他把口袋里的零币一股脑儿抖了出来,一共有十四块六毛钱,万老汉笑了。

该收工了。他摸索着将行头一一装进布袋,二胡、喇叭、伞、椅子、生活用品,五个布袋挎上了肩。“叮、叮、叮”,万老汉用铁棍探着路,向公共汽车站走去。

万恒扬老汉自幼失明,62岁了,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样。他成年以后一直在精武路一家街道福利工厂做工,后来工厂垮了,除少量补助外,没有其他收入。拉二胡竟成了他下半辈子谋生的重要手段。

两个小时后,万老汉回到了位于精武路的家。老伴林贞娥正在用抹布擦着柜子,突然,她把头偏了一下,脸上随即露出笑容。听到老伴上楼的声音,她赶忙把菜放进了微波炉,又准备了一大壶温水。

没等万老汉敲门,林婆婆已经把门打开了。接过水壶,万老汉仰着脖子“咕噜噜”地喝了起来。在江汉路拉二胡的时候,不管多渴,他都忍着不喝水。因为上厕所要东拐西拐的,来去得花一个多小时。

屋子不大,但干净整洁,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对盲人夫妇的家。林婆婆今年64岁了,也是自幼失明,去年又患了风湿,腿脚有些不便,这个家就靠万老汉一个人撑着。

虽然行走不便,但再难林婆婆总要把饭菜为老伴准备好,她知道他在外面挣钱不容易。每次回家,万老汉感到最幸福的就是吃一口老伴做的热乎饭。

其实,万老汉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上厕所麻烦,搭公汽就更难了。两眼一抹 黑,车来了不知道,知道车来了又找不到门,上了车挤来挤去还容易摔倒。到了车站,往往是错过几班车才能赶上。从江汉路到精武路没有直达车,中间还要转一 班,两个小时到家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由于双目失明,老两口在屋子里走动的时候总是摸着墙,日长月久,洁白的墙壁上已经摸出了一道黑乎乎的痕迹。

吃饭的时候,万老汉用刚买的二手音响放起了二胡独奏,嘴里也跟着哼了起来,竟忘了吃饭,被老伴拍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天天与二胡为伴,万老汉早已经离不开它了。每次出门都要连续拉好几个小时的二胡,对二胡的损坏很大,拉坏的二胡都挂满了墙,二胡弦也装满了柜。

在万老汉家里,感觉不到一点寒酸,各种家具都齐全。床边,过年时买的水果还没有吃完。不仅有收音机、电话等日常用品,还有音响、微波炉等家电。

提到这些用品,万老汉掩饰不住几分自豪:这辈子最满意的就是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第四篇:《偏见·生活》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是带着偏见生活的,自然,也包括我。那回,我和同学吵架,我把她许多缺点都翻了出来,几乎什么也没拉下。当时,我觉得这个人真的很过分!后来,我们俩和好了。而且跟以前一样的要好,我可以一下把她的优点说完,同样,一个也没拉下。当时,我觉这个人还挺不错,挺完美的。后来,我仔细想过了一下。我跟她好的时候,她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我都认为她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我跟她吵架的时候,她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我从天堂骂到地狱。

由此看出,人都是带着偏见生活,看待他人的。我曾经听一个人说过:喜欢一个人,就是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讨厌一个人,就是拿放大镜看他的缺点。

当你觉得这个人不错的时候,这个人怎么看都是不错。当你觉得这个人很讨厌的时候,这个人怎么看都很过分!所以,基本上,人都是带着偏见生活的。谁都不能说,我不会带着偏见看人。说道底,人在生活中是自私的,所以,才会产生“偏见”这个问题。当然,一下子让你放下偏见,是不可能。只是希望,能够慢慢地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偏见……

第五篇:《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那么,人们会倍加珍惜现在的今天。

勇敢的去抓住可以抓住的每一寸阳光。

人们会用自己最积极地态度去欢送那仅剩的光亮。

因为,明天没有太阳。

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那么,花儿会倍加珍惜现在的今天,

尽力的允吸阳光的滋润,不放过他的任何一点,

花儿也会是自己在今天把最最的美丽呈现。

因为,明天没有太阳。

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那么,天空会倍加珍惜现在的今天,

倾尽全力去显现光亮,因为它将最后装点世界。

它会尽力忍住眼泪,给人们留下一个温暖的晴天。

因为,明天没有太阳。

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那么,太阳会倍加珍惜现在的今天,

它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呈现给人们,

因为,人们是它最好的观众,它要在最后回报这么世界。

因为,明天没有太阳。

如果,明天没有太阳。

那么,黑暗之神将哈哈大笑,它要侵蚀这个地球,

所以,明天在我醒来之时,一定要有太阳。

在我睁开眼那一瞬,便又一束光,射入我的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