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囗防风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囗防风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囗防风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第一篇:《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排毒解毒 止痛镇痛 祛湿 止痒

禁忌人群: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防风。

适宜体质:特秉质

详细信息

目录

防风的食物介绍防风的保存秘诀防风的选购技巧

防风的食物介绍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防风为多年生草本,生于草原、丘陵和多石砾山坡上。防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当、山东等地。一般于栽种第2年的冬季采收,生长不良者可于3至4年后采收。防风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和泥土,晒至九成干,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防风的保存秘诀

防风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防风的选购技巧

防风以叶多、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第二篇:《防风的功效和药理作用》

防风的功效和药理作用

防风的功效:

1.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 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防风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防风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1.1.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体重18-21g小鼠24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1ml含2g生药)40g/kg和同体积水。1小时后ip0.5%醋酸0.2ml/20g,观察20分钟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果防风组小鼠扭体反应数为11.4±

1.8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9.2±2.4次(P<0.05)。

1.2.对小鼠痛阈的影响:

采用热板法测定痛阈,其条件是热板温度为55±0.5℃。取体重18-20g雌性小鼠,经预测反应潜伏期后挑选其反应潜伏期不超过30s的小鼠20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生药40g/kg及同体积水,测定给药前后小鼠反应潜伏期,结果见表2,防风组小鼠的反应潜伏期在服药后60s及90s均明显延长,(P<0.05)。

1.3.电刺激鼠尾法:

电刺激鼠尾法表明,防冈乙醇浸剂给小白鼠ig21.18g/kg及sc42.36g/kg,均有一定镇痛作用,给药后镇痛率分别为46.4%和56.7%,60分钟后的镇痛率则分别39.O%与53.3%。

2、镇静作用:

2.1.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的影响:

取体重20-28g小鼠40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40g/kg和同体积水后1小时,ip戊巴比妥钠35mg/kg,记录15分钟内动物入睡数,以翻正反射消失1分钟以上为入睡指标。结果防风组入睡小鼠(17只,85%)比对照组(17只,35%)明显增加(P<0.01)。

2.2.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取体重20-22g小鼠24只均分二组,分别po防风水煎剂相当40g/kg和同体积水后50分钟,记录10分钟内小鼠活动次数。结果防风组为226.3±35.9、对照组为326.7±27.7,可见防风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1)。

2.3.抗炎作用:

取体重24g-26g雄性小鼠20只均分二组,剂量同上,l小时后,

用巴豆油合剂25ul涂右耳致炎,4小时处死小鼠,称重并观察炎症反应程度。结果防风组的肿胀程度(13.9±0.9mg)明显低于对照组(18.4±1.2mg)(P<0.05)。{囗防风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2.4.体外抑菌试验:

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二种霉菌(产黄青霉、杂色曲霉)等有抑菌作用,而对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福氏及志贺氏痢疾杆菌无抑菌作用。

3、抗过敏作用:

3.1.对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取体重25-28g雄性小鼠20只均分二组,用5%DNCB丙酮溶液0.01ml背部皮肤致敏,次日再致敏一次,5天开始给药,防风组小鼠每日po防风20g/kg,对照组服用同体积水,连续给药7天,在末次给药后用1%DNCB丙酮0.02ml涂右耳,20小时处死小鼠取左右耳片(直径8mm)称重,以二耳片重量之差表示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程度。结果防风组为2.90±0.45mg,明显低于对照组4.88±0.78mg(P<0.05),说明防风有抑制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3.2.对致敏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的影响: 取体重250g-350g豚鼠10只,于每只豚鼠腹腔注射5%卵蛋白1ml,同时二后腿各注射0.4ml致敏,4周后进行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试验。结果,气管收缩(2.8±0.5mm),比对照试验(7.8±0.7mm)明显降低。回肠收缩试验结果,10段回肠收缩高

度为31.8±4.3mm比对照组10段回肠收缩高度(42.4±5.2mm)明显降低。

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取体重23-25g小鼠24只分2组,每日ig给药1次,连服4天,在末次给药后同时ip5%鸡红细胞液0.5ml再处死,计算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5、解热作用:{囗防风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将家兔用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制成动物致热模型。Ip关防风水煎液2g/kg,以安替匹林和生理盐水作对照。防风水煎液在1-2小时内解热作用明显

第三篇:《防风的研究综述》

防风的研究综述

1. 防风一药,顾名思义,是治风止痛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

一般说来,具有解表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升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上升,浮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发散而向外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气味】防风的性质是微温性的,带有甜味并伴有辛味。

【防风的归经】防风归的是肺、肝经与膀胱经以及脾经。

【防风的功效】防风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用于祛风,也可以用去祛除湿气。

【防风的应用】

1、防风对偶感风寒与头痛发热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防风微温而且不燥。

2、防风能够用于治疗风湿类的痹痛以及外感风湿的症状。

3、防风还能用于治疗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痉挛抽搐以及牙关闭紧的症状。

【防风的用法】防风一般可以用于入汤剂。

【防风的用量】防风的用量一般在3到9克之间。

注意事项

防风性质比较甘缓并且不峻,所以对于风寒和风热的症状都能够应用,这是辛温解表药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防风】的功效

发表者:高晓冬 1118人已访问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胜湿。

【功效特点】本品为风中之润剂,风寒风热表证均可应用,又因其性善升浮走表,为祛风胜湿之要药,临证与荆芥同用,荆芥偏入血分,防风偏入气分,相须为用,加强祛风胜湿疗效。

【功效主治】

1.发散风寒:本品辛甘微温,甘缓不峻,能疏散风邪,用于各种感冒。

2.祛风胜湿:本品辛可行散祛风,温可祛寒胜湿,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背痛项强,有祛风胜湿之功。

3.祛风解痉:本品味辛祛风胜湿,甘可缓急,故可祛风解痉,用于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引起的咬牙吊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临证常与全蝎相须而用。

【鉴别应用】荆芥与防风,均有散风解表作用,其药力缓和,微温而不燥,发散而不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用之。但防风祛风力强,又能胜湿止痛,祛风止痉,用于风湿痹痛的效果较荆芥好,而荆芥发汗力强,又能散邪消疮,治疮疡初起而有表证之功较防风强,解表发汗,两者常同用,荆芥炒炭又可止血。

【配伍应用】

1.配荆芥:祛风解表,止泻止血。荆芥辛温,功善祛风解表止痉,二药合用,其祛风解表之力增强,二者性均平和,故可用于风寒、风热、风湿为患的外感,可祛风、散寒、胜湿。二者烧用皆可止血、止泻。荆芥偏人血分,防风偏入气分,气血同治,相须为用,加强祛风疗效,故亦可用于风寒湿痹证。

2.配羌活:祛风胜湿止痛。羌活辛温雄烈,散肌表之风邪,利周身关节之痛,其气厚味薄,善行气分之邪;防风可通行一身,防御外风,功善祛风胜湿。二者同用,能上达于周身,有疏风胜湿止痛之效,善治风湿在表在上、偏正头痛、身重关节疼痛偏于游走性者。

3.配防己:祛风、胜湿、止痛。防己利水止痛,为治湿痹之药;防风为风药主药,性温且能胜湿。二者配伍,既能祛风胜湿,又能利水止痛,一散一利,相得益彰,用治风湿热痹,全身关节疼痛。

4.配全蝎:祛风止痉。全蝎祛风镇痉,通经止痛,引药达病所;防风善主一切风病。全蝎得防风,其祛风之力增强;防风得全蝎,则可达病所。二者合用,甘缓止疼之力倍增,故用于中风、惊痫抽搐、破伤风等。

【应用注意事项】

1.本品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畏萆薜。

2.阴虚火旺及血虚发痉者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防风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全面的丰硕成果。目前虽然在防风的复方药理作用方面研究甚多,但临床应用还是多以古文献所载为依据。防风的分子生物学水平、 微量鉴定及其临床功效还有待于进一步地详细研究。随着我国现代中医中药学的快速发展,让其与先进的科技手段相结合, 其药理作用会更加明确, 其各种制剂将会更广、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之中。因此,对防风的上述各种有效成分有待于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让其要药功效可以广泛应用, 这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防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 ,因此人们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中药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并筛选出活性成分应用于临床的成功例子也不少, 然而 ,中药大多数来源于天然界,成分众多, 且大多配伍在复方中才能发挥药效 ,发挥药效的物质大多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成分,而可能是某一类或某几类成分的协同作用。针对中药的某一确切药效,采用现代的提取 、 纯化 、 分离、鉴定、 分析等化学手段与技术 , 并结合药效学的筛选,研究单位药或复方中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掌握其中所含化合物的类型、结构、性质、含量及其对应的药效作用,可以真正揭示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

第四篇:《中药功效与作用》

荆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缓解妇女产后血晕。荆芥有助于发汗,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睡觉前煎服一剂荆芥,发一阵汗,睡觉过后会感觉浑身轻快很多。镇痰、祛痰。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怯风、凉血。荆芥微温不烈,药性缓和,能很好的去除风寒症状。荆芥有辛散作用,常与薄荷通用,可以治疗麻疹透发不畅。

防风:(解表:发散风寒药)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1、主要用于感冒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疼、恶寒等。常与荆芥相须为用,或与紫苏配伍,均可增强祛散风寒的作用。若属风热壅盛,目赤肿痛之证,亦可用本品与荆芥、薄荷、黄芩等配伍,以祛风清热。 2、用于感风湿或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川芎等配伍,以增强祛风除湿和止痛的功效,如羌活胜湿汤。 3、可用于破伤风。常与天南星、天麻等配伍,内服或外敷,取其祛风止痉,如玉真散。使用注意: 痉病不因外风影响者慎用。

防风的功效: 1.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 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桂枝 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 常配合麻黄治疗无汗的风寒感冒,有助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疗有汗的风寒感冒,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症块等证;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桂枝还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效能。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苏子、桑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等;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用量一般为一至三钱。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

1

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川芎的作用主要如下 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当归头和当归尾偏於活血、破血; 当归身偏於补血、养血; 全当归既可补血又可活血。 当归须偏於活血通络。 注:破血,活血法之一,即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祛瘀滞、散症结的方法

熟地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3、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4.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 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性味功能] 甘、涩,平。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 [主治用法] 治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外用可敛疮口。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患处。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酸枣仁的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

2

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柏子仁功效与作用静心安神、滋阴固肾、润肠通便。主治心阴血亏、-肾阴不足、阴虚肠燥引起的失眠健忘、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大便秘结等症。 柏子仁含脂肪油,并含少量挥发油、皂甙、植物甾醇、维生素A样物质及蛋白质等。柏子仁的水及乙醇提取物均有改善记忆作用;其醇提物有镇静作用;所含大量脂肪油而有润肠通便作用。 柏子仁去油制霜用,宜于心神不宁而大便溏泻者。有研究表明,柏子仁霜的镇静催眠作用明显强于生柏子仁。功能主治【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主要功效】:1.补心养血: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等,如(<证治准绳>养心汤)。2.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少的肠燥便秘等,如(<世医得效方>五仁丸)。3.盗汗自汗:用于阴虚多汗等症,如<柏仁丸>【用法用量】:煎服6-15克。禁忌1.该品易走油变化,不宜曝晒。2.便溏及痰多者不宜用。宜:心神失养,惊悸恍惚,心慌,失眠,遗精,盗汗者宜食;老年人慢性便秘者宜食。忌:大便溏薄者忌食;痰多者亦忌食。【制法】:柏子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柏子仁霜:取净柏子仁,照制霜法(附录Ⅱ D)制霜。柏子仁基本形态(9张) 合欢皮为豆科(Legumin0sae)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呈卷曲筒状或半筒状,长40~80cm,厚 合欢皮0.1~0.3cm。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性味甘、平。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有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疠、筋骨折伤之效。功效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台皮、合欢木皮,合欢皮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合欢皮有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的作用,溃疡病及胃炎患者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