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无一失的成语故事


万无一失

拼音wàn wú yī shī

基本解释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万无一失的典故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成败在于决断,现在行动可以万无一失。韩信没听蒯通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万无一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圆颅方趾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经史子集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十全大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反老还童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